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59章 扑朔迷离的句号(3 / 5)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如今,67岁的李嗣源百病缠身,身体每况愈下,随时都有驾崩的危险。

李从荣终于等不及了,明宗版的“兴教门之变”上演了。

李嗣源起事时,长子李从审被元行钦所杀,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次子李从荣将有望成为皇位继承人。李嗣源也对李从荣寄予了厚望,登基后就委以重镇,先镇魏博、后镇河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六军诸卫事,还挑选了知名知识分子做他的幕僚。

然而李从荣这个人却为人轻佻,他给自己打造了一副“颇喜儒”的人设,做出礼贤下士、尊礼儒生的样子,每天都与诗人鬼混,还附庸风雅,经常吟诗作赋,据说他作诗千余篇,整理成册,名为《紫府集》,还骄傲地宣称他的诗作天下第一。

但他的这番精心包装却适得其反,文武群臣对他嗤之以鼻,连李嗣源也亲自点拨他,说你喜欢念书,这很好,但你将来是要当皇上的,书中的道理会有专业人士帮你解读,而且咱们是武将出身,写出来的所谓的诗词,水平其实是很低的,反倒被念书人耻笑,先帝庄宗不就喜欢作诗嘛,你瞧他写的,嘛玩意儿啊!

学渣就是学渣,装什么学霸呀,万一哪天被问知网,不就翻车坑爹了嘛。李嗣源对儿子谆谆教导,然而李从荣却听不进去。

李从荣之所以要打造一副学霸、诗人的人设,不单单是附庸风雅的个人爱好,事实上,他甚至非常讨厌儒生,他是一个性情残暴的武夫。而他披上“文化人”的外衣,多半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

按照封建礼法,嫡长子继承制,李从荣是无可争议的皇位继承人。但问题是,自唐末以来,没有一个皇帝是按照这个制度产生的。李从荣也未必能顺利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