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572章 英雄的祖国(3 / 5)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耶律德光果断退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从战术角度上看,双方基本是平手,甚至辽军还略微占了上风;但从战略角度上看,辽军已经败了。

耶律德光在赵延寿、杨光远等人的误导下,对中原形势做出了严重的误判,他认为后晋是座摇摇欲坠的破房子,只需在门口踹上一脚,便会轰然倒塌,于是采取了闪击战的策略。没想不出一个月,就陷入到了战争的泥淖。

闪击战的战略目标已经失败,耶律德光事先根本没有充分的调研,更没有制定B计划。一个优秀的统帅,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的。见招拆招的是将军,全国一盘棋的才是元帅。

2,后晋即将完成战略合围。

虽然刘知远并没有如约投入到山东战场,杜重威、马全节也因此受到牵制,但马全节依然调派一支偏师,配合澶魏主战场,切割契丹的后路。就在耶律德光退兵的时候,马全节攻克了泰州(今河北省保定市,非江苏泰州),俘虏两千人,缴获全部粮草物资。

当时两国的边境线在河北地区呈现出反“S”形,即后晋控制的易州凸进辽国版图,而辽国的泰州、莫州、瀛洲则凸进后晋版图,两相咬合、犬牙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