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724章 诸马争槽2(3 / 4)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马希范规定除了原有的赋税之外,大县每年额外进贡稻米两千斛,中县一千斛,小县七百斛,可以用棉布绸缎等折价进贡。

繁重的赋税催生了流民的产生,农民们扶老携幼,背井离乡。曾经繁华的南楚,眨眼间流民遍地,一片萧条。

对于境内的流民问题,马希范的解决办法令人惊掉下巴。马希范表示:“人走了,土地还在;有土地在,还愁没有收成?”于是,马希范命令相关部门调查无主的田地,然后租给愿意移民到这里的农民耕种。

铁打的土地,流水的农民。谁种都是种,哪儿的黄土不埋人呀。

南楚的流民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安居,土地倒是也没有荒芜,但人民大规模地、频繁地迁移还是给生产劳作带来了不良影响,使得南楚的经济开始下滑。

马希范鼓励人民出钱买官。国君亲自当主播带货,官职买卖经济迅速在南楚兴起,有钱的商人把官府门前围得水泄不通,争先买官。

“我看行!”

马希范眼看卖官鬻爵的生意蒸蒸日上,灵光乍现,开启了卖官鬻爵的升级进阶版:地方官要想调回中央,必须行贿;犯罪分子也可通过花钱的方式免于刑罚,于是在南楚,法律成了穷人的专属待遇,只有交不起钱的穷人才会接受法律的制裁,有钱人合理合法地逍遥法外。

同时,为了拓展敲诈勒索业务,马希范设置“告密箱”,鼓励人民互相检举揭发,哪怕是诬告、诬陷,只要有人被投诉,官府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开展业务了。有人因此惨遭灭族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