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卧虎藏龙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回 银镫销夜小姐恨鸾音 宝刀生光女侠歼狐首(1 / 2)

作品:《卧虎藏龙

少时,天色已黑,此时鼓楼西坡上的玉正堂公馆,戒备得十分严密。

玉大人已返回玉宅,他本来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曾做过很多显赫的官职,建立过许多功勋,两位公子又都在外省做知府,所以他是世代的簪缨、当时的显贵。今天竟为一个市井无赖刘泰保所辱,他的心中实在不大痛快。他带着仆从回到宅门前,就见宅前的高坡上有五六名官人,大门前也站着两个,全都亮出来腰刀,在手中捧着,一见大人回来了,都一齐肃立。玉大人下了马,走进了门,跟班的两个仆人贵来和禄来,都在身后紧随。

向来玉大人下了衙门便先到内宅去更衣,今天可不然了,他顺着穿廊先到了客厅之内。客厅内此时是空寂无人,厅中陈设的又都是些花梨紫檀的器具和古瓶铜鼎等等,十分黑暗,什么东西也看不清。贵来赶紧点上两支蜡烛,烛台也是古铜的,烛光摇摇燃起,这大厅内的一个角落就有了光明。玉大人走到东壁,吩咐道:“拿灯来!”贵来、禄来二人就每人捧着一只烛台,赶紧走到东壁,分别站在大人的左右。玉大人却仰面向壁间去看,壁间悬挂着一副对联,对联上写的是:“朗月麟门德慈永庇,春风虎帐功业长垂。”上款是“麟轩姻伯大人钧赏”,下款是“姻愚侄鲁君佩谨书”。下面盖着两颗朱红的方形图章,阳文的是名戳,阴文的却是某科的“探花”。这对联的笔法写得极为浑厚,字体是“八分”的隶书。

玉大人从身边取出来一张纸片来,这纸片就是今天在大堂上那市井无赖刘泰保交出来的字柬,上面也是隶书,写着是“三天之内,汝二人如不离京,必有大难。”玉大人看看这字柬,又看看那对联,简直觉着字体毫无两样,分明为一人所书。玉大人脸上立时现出惊讶的样子,他捻着花白的胡子发怔了半天,心说:怪事事!鲁君佩是我最喜爱的人,他常到我宅中来,我早就有意将女儿娇龙许配于他。他是新中的进士第三名,翰林院的编修,是位少年才子,他父亲也做过工部侍郎,难道他还会做飞贼吗?岂有此理!岂有此理!玉大人把纸片收起来,微皱着眉,又出了客厅,顺着廊子慢慢地走,直往内宅去。早有仆人站在屏门向内传达了,说:“大人回来啦!”

此时内宅里各屋中都已点上了灯,那北房玉太太的屋中早有人推开了门,挑起了软帘。两个仆妇迎出来,都说:“大人回来了!”平日玉大人从未正眼看过仆妇,所以他宅里的十几个仆妇的面貌他全都认不清。今天他却与往日不同,见了这两个仆妇,他就用眼去盯。

走进屋里,太太由里间迎出来,也问说:“大人回来了?”玉大人点了点头,便到里间的木床上坐下。一个仆妇献上茶来,另一个仆妇送来水烟袋。玉太太就问:“大人用过饭了吗?”

玉大人点点头,说:“我在铁府用过了。”

玉太太已看出大人脸上的忧烦之色,但是不敢多问。玉大人抽了两口水烟,便微微一使眼色,旁边的仆妇赶紧退出。这屋中的灯光照着老夫妇的影子,玉大人就向他的夫人低声说了今天那件怪案,并取出那张纸片给夫人看。

玉太太也很为惊讶,说:“鲁君佩绝不能与此案有关吧?”

玉大人说:“当然不能有关。他是一位翰林,身体又那么胖,怎能做飞贼?”喝了一口茶,又悄声说:“只是那刘泰保说,他已探出贼人碧眼狐狸耿六娘是藏在我家做仆妇,年纪有五十多岁,猫着腰。还有她的徒弟,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厮,身材很细,大概也是咱们家里用的人。你想,咱们家里用的人太多,万一真有什么人潜伏其中,那岂不可怕?所以,今天我就派人看守了宅子,不许人擅自出入。我想即时就把内外宅所有的男女仆人叫齐,只要稍有可疑,便给他们两个月的工钱,叫他们立时走开!”

玉太太赶紧摆手说:“那使不得!刘泰保既是个市井无赖,就许是他倚仗铁贝勒的势力,有意向我们家里讹诈。”

玉大人摇头说:“不是讹诈!前夜德胜门外土城确实死了一个外县的捕役,那捕役带着女儿以卖艺为名,暗中访贼。听说他们常在咱们的门前卖艺,龙儿也常出去看。”

玉太太沉思了一会儿,就说:“咱们家里用的人虽多,可也是数得出来的。女仆中四个丫鬟都还很小。老妈子,我这屋中用的钱妈、史妈、薛妈,都已跟随我多年,在新疆时她们就是伺候我,还有庆妈、张妈,虽是新雇来的,可都是有来历,而且她们也都不老。伺候龙儿的胡妈、高师娘,你又都知道,跟咱们也都有五六年了,都是一点儿过错也没有。若说到猫着腰的老仆妇,只有冯妈,她的头发都白了,还有痰喘的毛病,她又是咱们大少爷的奶妈,自我嫁过来一年后,就雇了她来,她还能有什么靠不住的吗?”

玉大人默默不语,忽然想起了那个高师娘,五年以前的事情就在他的脑中翻起。在新疆时,他做过十多年赫赫的武职,那时只有女儿娇龙随侍。娇龙在六岁时便能读书写字,那时请了一位教书的老师,是云南的一个不第才子,名叫高云雁。这个人真是奇才,不但经史皆通,而且能书善画,对于兵书战术,尤为娴熟。他(玉大人)曾经过几次大战,全是因向那高云雁讨教,才得了大胜,建了奇功。所以高云雁不但是他家的教书先生,而且是营中的一位师爷。

那高云雁孤身一人,从不向人讲述他的家世,平生专好游览山水,每三年必要出游一次,每次须半年始归。在五年之前,忽然高云雁领来了一个妇人,说是他的妻子,夫妻就同住在衙门内。两年之后,忽然高云雁得病死了,遗下妻室,无家可归,便也在内宅帮助做些针线活计,一半是佣仆,一半是客,无论上下都呼她为“高师娘”。

当下玉大人想,只有这个高师娘有点可疑,但是可疑的应是她的丈夫。她本人虽是已有五十岁上下,但不猫腰,而且为人沉默寡言,规矩谨慎,四五年来终日在屋中剪裁缝纫,从未做过一件错事。

玉大人捻着胡子细想了想,觉得自己的宅中实在没有什么碧眼狐狸,而且外院的年轻仆人也全是些老仆人的子弟,没有外人,真叫他茫然,无从去寻找线索。

此时玉太太又在旁边进言说:“我劝大人对此事也不必动声色,门前宅内虽应当防范,可是也不应露出形迹来。一来,免得使贼人心虚,逼出来什么歹心;二来,倘若咱们家中本来没有什么歹人,自己先弄得风声鹤唳,叫外边的人知道了,必定要耻笑!”

玉大人点了点头,觉得太太说的话很对,抽了两口水烟,又说:“明天先把君佩叫来,拿这张字帖给他看看。”

玉太太笑着说:“依我看,何必叫他知道了此事又生气?古今天下还有过翰林做贼的吗?”

玉大人说:“他的字虽写得好,可又不是什么有名的书家,他的笔迹落在外面的又不多,怎会这贼人把他的字模仿得是一般不二?”

玉太太也有些惊疑,但又见大人是太兴奋了,遂又笑着说:“我们幸亏没把龙儿许配给他!”

玉太太一提到女儿的婚事,玉大人也就想到了另一件事情上,就赞叹说:“要说起来,鲁君佩真是一位少年才子,二十四岁就中探花,入翰林院,还真是少有。自从他家老太太拒了陈中堂的小姐,就属意在龙儿的身上。我想只要他们再来提说,咱们就答应了他。本来两家就是老亲,以后做了新亲,就来往得更近了。龙儿今年也十八岁了,难道还耽误着她吗?”

玉太太微微皱眉说:“龙儿她仿佛已知道了,可是我看她是不大乐意似的。本来,鲁君佩是个少年才子,可是长得相貌也太蠢!”

玉大人脸上现出怒色来,说:“女儿的婚事岂能由她自己做主!我想把她的婚姻订了,以后就不能叫她常出门,站在门前看踏软绳的,那成什么体统?”玉太太听了也不敢多言。玉大人又抽了一袋水烟,便走往自己的卧室更衣休息去了。

少时天将二鼓,玉宅的规矩,无论上下,除了值班守夜的人之外,一到二更天便都要熄灯休息。玉太太抽着短杆旱烟,在屋中坐着闷闷地思索,忽然旁边伺候的仆妇薛妈就说:“小姐来啦!”

旗人家的规矩,凡是小姐、少爷、儿媳,每天晨昏必要到父母的房中请安两次。玉娇龙小姐的父亲是位武将,在早先戎马倥偬时便已免去了这项礼节。可是她一早起来晨妆甫毕和每晚临睡之前,还必须来给母亲问安行礼。

当下她见了母亲,行礼已毕,就笑着问说:“母亲!咱们家里今天是有什么事呀?高师娘要到菩萨庙去烧香,门前全都不叫她出去!”问完了话,就像小孩儿一般,扭着头笑着看她的母亲。她乌黑的发上戴着个珠子穿成的蝴蝶,在灯影里不住颤动着。她细条的身子上穿着葱心绿的上面绣着红花的缎子旗袍,袖头露出点儿银鼠里子,大襟上的第一个纽扣上佩着一串珠子,是翠玉琢成,垂着金穗子;两个金耳坠也在灯下发光。这位小姐真似一条美丽而神秘的金龙一般。玉太太便把仆妇屏去,低声把玉大人刚才所说的话,向女儿重述了一番。

玉娇龙小姐听了并不惊讶,只是微微凝着秀丽的双目,闭着樱桃一般的嘴唇,纳闷了一会儿,就说:“咱们家里没有什么可疑的人呀?”

玉太太点头说:“我也不信是咱们家里藏着什么歹人,可是,你父亲拿着一张贼人写的字帖,据说是鲁君佩的笔迹。”

玉娇龙小姐说:“鲁君佩本来就不是好人,父亲偏叫他常到咱们家里来!”

玉太太叹了一声,就说:“唉!你怎么这样说话?鲁家是咱们的老亲,君佩又是一位少年探花、翰林院学士。”

玉娇龙似乎生气地说:“那为什么他又当贼杀人呢?”

玉太太又叹息说:“他怎能是贼?人家的家世比咱们还好!这一定是贼人故意模仿他的笔迹。”

玉娇龙小姐暗暗地哼哼冷笑,说:“当贼的还用得着模仿别人的笔迹吗?”

玉太太皱了皱眉,又亲密地对女儿说:“我看你父亲的意思是决定了,鲁家若再提亲,他就要答应。据我看,鲁君佩虽然相貌差些,可是才真好……”

玉娇龙小姐不待她母亲把话说完,她那娇艳如花的脸儿上就突然升起了一种惨白的颜色,珠子般的眼泪在睫毛上沾着,她悲戚地摇了摇头。

玉太太见女儿这般情形,又不禁叹了一声,说:“事情可也不能立时就定规,你父亲这两天很是烦恼,也无心去办理这事,你就放心吧!别净为此事烦闷,慢慢地我想法子再劝阻你父亲,现在你歇着去吧!”

玉娇龙小姐虽然没说话,可是悲戚之色并不稍减。她就慢慢退身出了里间,转过身来,仆妇们齐都说:“小姐您歇着去吧!”玉娇龙小姐微微点了点头,轻移绣履,屋里的仆妇持着灯烛送出来,玉娇龙小姐就带着丫鬟绣香踏着画廊往西边那闺阁走去。

这时墙外的更声正交两下,天黑如墨,黯然无星,似将落雪。北风吹得甚紧,将那边仆妇手中的灯烛都刮灭了。玉娇龙小姐回到屋内,此时另一个丫鬟名叫吟絮的已将床上的香衾铺好,铜盆中的木炭埋上。绣香烘暖了手,才过来替小姐摘下耳边的坠子,摘下头上的花朵。吟絮捧着一碗茶献上来,细瓷的小茶碗放在个银碟子里,放在那嵌石的红木桌上。玉娇龙小姐仍然是纤眉不展,珠泪未干,低着头不语。一只雪白的长毛猫跳到小姐的身上,扬着头咪叫了一声。玉娇龙伸出那柔荑一般戴着金翠戒指的纤手,轻轻地抚摸着猫身上的白绒似的长毛,芳容才渐渐现出些喜悦,唇边也露出一个浅浅的笑窝。

两个一般儿高、年岁都在十四五、穿着一样的缎子衣裳的俏皮丫鬟吟絮、绣香也一齐笑了。绣香就说:“小姐,您可天天的愁什么呀?”吟絮说:“再有几天就到年下啦,今年小姐还带我们逛花灯去吗?”玉娇龙小姐说:“到时再说,我还未必活到了过年!”两个丫鬟一听这话,齐都咬住了下嘴唇,吧嗒嗒落下眼泪来。玉娇龙反倒噗哧笑了,说:“你们替我难受什么?我还没哭呢。你们睡去吧!”

两个丫鬟拭拭眼泪,刚要转身,忽听外屋有人问说:“小姐歇下了吗?”绣香赶紧打开软帘,向外边说:“还没睡呢,高师娘请进来吧!”外面那高师娘进来。

这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妇人,身材很高,长的是一张长脸,脸上已有了些皱纹,头发也有许多根全都苍白了。她穿的是灰布的棉衣裤,镶着白边,可知是个寡妇。手里却拿着一块红绸面儿白绸里子的东西,上面还绣着花朵。她含笑走进来,把这东西拿给玉娇龙看,问说:“这是小姐叫我做的兜肚,我看是裁长啦,应当去下一块。”

玉娇龙把那兜肚接到手里,略微看了看,就说:“不必去啦!高师娘你也去睡吧,我又不忙着要穿,明天再做吧!”高师娘点点头,就拿着兜肚走了。

这里玉娇龙微微笑着,用手抚摸着她的爱猫,向两个丫鬟努努嘴。两个丫鬟就都退出屋去,把房门关好,便一齐回她们的寝室睡觉去了。

小姐这闺阁一共是三间房子,靠北墙有一扇木门,里边还有个小小的套间,那是两个丫鬟住的地方,因为小姐好静,晚间不愿别人在她的屋里睡。她是最讨厌别人的鼾声和呓语的。这三间房子是两明一暗,外屋摆的是琴、棋、书、画。有个很大的后窗,临窗一张红木桌子,那是小姐每天读书习字之处。有时启开后窗,冬天可以看见一片雪景、茅亭假山;春天就可以看见十多株海棠树,并莳着几畦芍药。右边是个榆木的隔扇,上面嵌着满月形的玻璃窗,悬着红绸的夹软帘。里面还有两扇很严密的屋门,这就是小姐的卧室。

卧室靠后墙是装着楠木隔扇的卧榻,隔扇上嵌着许多小幅的字画。

字是正、草、隶、篆皆有,画是工笔、写意俱全,并有“意云轩主人”的很小的图章。丫鬟们都晓得,这全是小姐自己书画的。左边靠隔扇是一张小书案,上面陈设着端砚、徽墨、古瓷的笔架和水盂,并有一两件精致的小摆设。书案上还放着两卷书,是《史记》和《唐诗》,这是为小姐随时翻阅解闷的。此外并有一匣“朱丝栏”的信笺,小姐有时微微有些感触,就常常命丫鬟磨墨,她玉手执笔,填一阙词或做几首诗。右边是妆台,有檀木镶翡翠的镜奁,并摆着两只白银镂花的灯台。靠窗是红木的茶几和两把小椅子,茶几上并无什么茶具,只有一只玉瓶,里边插着一枝正在开的梅花。窗上是两扇大玻璃,里面挂着碧罗窗帷,外面遮着木板,这是下窗;上面还有窗棂,却是用白绫裱糊着。窗外就是走廊了。

此时窗外的寒风吹得那白绫不住颤动,屋里却很是静默的,只有玉娇龙小姐在小书案之旁坐着,纤手抚摸着在她的膝上熟睡了、浑身长白毛、只有鼻梁上有一块黑点儿的爱猫。半天,她才把猫抱起,亲了一下,叫着猫的名字小声说:“雪虎!”猫儿柔顺地叫她放在地下,咪咪叫了两声,跳到一个有棉垫子的椅上睡去了。

玉娇龙小姐懒懒地站起身来,走到妆台旁,向镜里看了看自己的芳颜,不禁又泛着一阵愁色,又向镜里微微一笑,这是一种冷笑。她俊秀的眼里冒出一股剑似的令人凛惧的寒光,但旋又恢复原状。她依然娇懒地拉开抽斗,取出一个很小很矮的银烛台,拿了一支小蜡,燃着了,便吹灭了那两支高烛。屋中立时发暗了,只有小烛台摇动着微光。她就手执烛台,轻轻走到外屋,将门户窗棂仔细检查了一遍,又回到屋里来,关上里间的屋门,将灯放在床里的一只小炕桌之上。

当她揭起幔帐时,一种麝香和温暖之气就溢散出来。她自己更换了寝衣,上了床,盖上闪缎的丝棉被,将乌云似的发辫掠在绣枕旁,伸着她那戴着翡翠镯子的皓腕,取出来一本书。这本书很小,可是很厚。书皮上有一行字,其中有个字是“哑”字,仿佛是一本很神秘的书。小烛台的光焰虽小,可是将这床幔以内照得通明。这位玉娇龙小姐就拥着香衾,将这本神秘的小书细细翻。

此时,更鼓连敲了三下,由前院敲到后院,由后院又敲往花园去了。

这一夜,玉宅里有许多人巡逻防夜,一点惊扰也没有。而在很远之处,一朵莲花刘泰保那里也是无事发生。刘泰保夫妇跟孙正礼、薛八、彭九、李成、梁七,全都一夜没有睡觉,钢刀都没离手。一到鸡鸣了,天亮了,孙正礼就把手中的钢刀当啷往地上一摔,打了刘泰保一拳,说:“你这小子骗我,他娘的哪里看见一根贼毛?”

刘泰保赶紧赔笑说:“大哥你别生气,这几天要是真没有贼,是我瞎造谣言,那我一朵莲花算是个什么东西啦?这不用说,一来是玉正堂把家宅看得太紧,二来是孙大哥的威名把贼给镇住了,所以贼才不敢来。我谢谢大哥跟众位啦!”遂向众人抱了抱拳。

薛八、彭九等人齐说:“没有什么的,今天晚间我们还来,省得我们在镖局聚赌了。只要你不嫌骚扰,我们替你防守半个月,管保贼人得自己逃开北京!”

刘泰保笑着说:“这不过是暂时的办法,我们净躲在家里求诸位来保护着,也不像话。虽然铁贝勒昨天已嘱咐我,不叫我再管闲事,可是你们的弟妹在会宁县的官差还没交代呢,她爸爸也不能白死。我再等五天,玉正堂如对此案仍旧没有办法,他家里还养着那大狐精与小狐精,那我就要另出妙计……可是现在我那条妙计还没有想出来。干脆吧,凭我刘泰保的计谋,再仰仗诸位的武艺,我非得有一天,叫两个狐精现露了原形,把那口宝剑放在桌上,咱们大家细看一遍,然后交还铁府,那时我才能甘心!”

众镖头齐都哈哈大笑,说:“好!我们帮着你露这次脸,出这口气!我们帮到底!”

孙正礼却说:“到临完我再看。你这小子若是冤我,我就揪下你的头!”

刘泰保笑着说:“好啦好啦,快到年底了,把我的头揪下来给孙大哥,你去给财神爷上供!”大家又一阵说笑。湘妹也一边打哈欠,一边娇声地笑着。

随后,孙正礼和那四个镖头就都出去了。刘泰保夫妇把他们送出门外,回到屋来,把刀枪都放在一块儿。两人对脸打着哈欠,这才关上屋门开始睡觉。及至醒来已是三点多钟,窗外却密密地落起雪来。蔡湘妹做好了饭,两人吃了。刘泰保又要到西大院去找秃头鹰,蔡湘妹就叫他顺便带回来衣裳材料。傍晚刘泰保才回来,做了晚饭正在吃,孙正礼又来了。待了一会儿,薛八、彭九、李成、梁七也全都来到。薛八带来了一副骨牌,他们就推了一夜牌九,这一夜,仍然没有贼人的踪影。

两三日后,什么事情也没发生,可是来这里帮助拿贼的人却越来越多。秃头鹰和李长寿他们连上房也不会,可是也都来了,因为这里已变成了赌场,弄得房东得禄天天向刘泰保交涉。可是刘泰保只是向他作大揖,说:“面子事儿!人家都是好心来替我们防贼熬夜,推个小牌九儿也不算什么,怎好把人家赶出去呢?”

得禄说:“什么叫替你我防贼?你不搬来,我们这儿什么事儿也没有!”

刘泰保笑着说:“那可不敢说!早先没闹过贼,以后可保不住不闹。

你不信我们就搬走,可是贼人要是再来,你预备下酒席请我们来防夜。

我们可都不管!”得禄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

刘泰保此时虽因案子没破,心里烦闷,可是别的事倒都很顺心。在这里住房不花钱,晚间他也加入赌团,凭他的精熟的赌术,简直没有一回不赢。

而且蔡湘妹这个娇滴滴的绳上女,已然做了他的媳妇,两人是非常恩爱。

不过就是蔡湘妹的心里还略微有点不痛快,因为她以前是连年漂泊江湖,帮助她父亲探案,没有一刻生活安定,而且她父亲管束得她又严。

如今父亲死了,虽然她很悲伤,可是反倒觉着自由了。尤其现在是新婚,眼前又快到了新年,她真是非常的快乐。就是,贼人既是不来了,这些守夜的朋友连宵聚赌,丈夫的心又仿佛不专一在她的身上,所以她总有点不痛快。

幸是这外院是南北房,守夜聚赌的人都在南屋里,她在北房还可以做做针线或睡觉;但是晚间睡了,白天又睡不着,可是白天她的丈夫一朵莲花又非休息不可,所以她在屋中觉着闷,就常到门首去,穿着一身红衣裳倚着新油漆的黑门儿。她看小孩儿们在雪地里打架,看卖年货的穿着胡同来来往往,都觉得很有趣味。并且附近的小门户里住的爱站门口的妇女,都渐渐与她熟识了,一见了面就彼此问:“您吃饭啦?”“您瞧今儿的天气倒还不太冷?”于是她认识了张家的三婶子、李家的二嫂子、马家的大姑娘、徐家的老太太,那些人也都认识了这个新媳妇,并且都知道她的丈夫就是铁府的教拳师傅,在街上出了名的一朵莲花。

这天是腊月十五,再有半个月就是年。晚饭后,孙正礼和那些赌徒又都来了。蔡湘妹帮助丈夫应酬了一阵,就坐在炕头发愁。刘泰保看出来了,见屋中没有人,就安慰他的媳妇,小声说:“你别发愁!过几天他们镖店里就开了赌啦,他们也就不能再来啦!咱们办点儿年货,好好过个年,灯节以后再想办法,那时俞秀莲也就来啦。你现在要觉得闷得慌,可以到里院找得禄的老太太聊天儿。”

蔡湘妹摇着身子说:“谁跟她们聊天?她们学来些府里的习气,我这样儿的,跟你又不是明媒正娶,人家从根儿上就看不上眼!”

刘泰保啧啧嘴儿,皱着眉说:“这可怎么办呢?我还得到那屋里应酬那几位大爷去。顶是孙大爷难应酬,他恨不得叫我做一回贼,叫他捉住才行!”

蔡湘妹说:“我要到李二嫂子家里去玩玩。”

刘泰保说:“那你就去吧!天还早,我跟你关门去。”

于是蔡湘妹站起身来,移近了灯,对着镜子又梳了梳头发,就很轻快地出了屋子。南屋里灯光摇摇,窗上人头乱动,有孙正礼的粗声说:“我看着你们推!谁敢在牌上生了病,我就给他一刀!”刘泰保给他媳妇开了门,这时天已黑了,蔡湘妹就往隔壁李二嫂子家里去了。

李家也只是夫妻二人,连个孩子都没有。李二是在铁贝勒府打杂,非得二更天后他不能回家。蔡湘妹今天也不是第一次来,李二嫂子对蔡湘妹、刘泰保和铁府的宝剑,以及碧眼狐狸的事全知道,所以蔡湘妹一到她家里,两人又把这件事谈了半天。李二嫂子就说她有个娘家哥哥,在西城鲁侍郎家当厨役。鲁家的少爷是位进士,现在要娶玉宅的三小姐做少奶奶了。可是鲁家少爷人才虽好,可太蠢,又高又胖,仿佛是庙里塑的哼哈二将似的,长得一点儿也不清秀。听说玉宅的三小姐又是个美人儿,大概不能够乐意,可是亲事就算定了,过年就要娶。蔡湘妹听她提到了玉宅的小姐,就心中一动,暗道:哼!叫她美!叫她不准我进她那宅门!该嫁个蠢女婿叫她一辈子伤心!

谈了一会儿闲话,同院住的妇女又来了一个,三个人就在一起抹纸牌。不知不觉李二就回来了,原来此时已将到三更时候了。蔡湘妹就笑着说:“二嫂子明天见吧!”李二嫂子把她送到门首,说:“慢慢儿走!”蔡湘妹很敏捷地走着,还回头笑声说:“您请回吧!”

此时天色昏暗,月光已被乌云遮住。这个花园大院是个很宽敞的地方,只稀稀的有几户人家,李家与刘泰保虽说是邻居,其实相隔着还有数十步之远。蔡湘妹迈动着莲足,还没有走到自家门首,忽觉眼前有一条黑影一闪。她不禁打了个寒战,就见那条黑影仿佛很高大,往自己住房的后面去了。蔡湘妹吓得紧跑几步,来到门前,她连叩门都顾不得了,就飞身上墙,飘然而下。南屋里却跳出来一条大汉,喊声“有贼”,手抡钢刀向她就砍。蔡湘妹疾忙躲开,惊叫着说:“孙大哥!是我!”

孙正礼这才收了刀。刘泰保也跑出屋来,一看是他的媳妇,就问说:“你怎么不拍门,可跳墙呢?”

蔡湘妹惊慌地说:“我看见一条黑影跑到咱们屋后头去啦!”

孙正礼说:“什么?好呀!”说着便飞身上房,手提钢刀四下张望。

刘泰保在下边说:“大哥你下房来!也许不是贼!”此时屋中的那些赌徒,也全都扔下了手中的骨牌,提着家伙出来了。

孙正礼顺着房跑,跳到墙外,四下寻找,口中并骂着说:“碧眼狐狸!

贼婆娘!你出来见见我五爪鹰!”话音刚落,就听嗖的一声风响。孙正礼赶紧低头,抡刀回身,当啷一声就把贼人的刀磕开。贼人一伏身,用地趟刀法来取他的下部。孙正礼跳跃到一旁,斜身一跃而上,抡刀直砍,贼人反刀法去迎。

这时刘泰保一些人各执刀枪跑出门来,贼人便虚晃一刀向大院跑去。孙正礼持刀紧追,他已看出这贼人确实是个妇人,身材很高,脖子上系着一个很高的皮领子,连面目都挡住了。跑到大院她并不走,孙正礼持刀追上去,二人又狠狠地杀了两合。刘泰保等众人也都追上去,团团地把贼人围住,齐声喊着:“拿!拿!拿!”

碧眼狐狸蹿耸跳跃,左拦右拒,手中的一口刀舞动如飞,并厉声说:“我与别人无仇,只要一朵莲花的性命!”

刘泰保却冷笑着,抡刀猛进,并叫着说:“哥儿们卖点儿力气,别放走了狐狸!”五口刀、两杆枪便从四下杀来。碧眼狐狸却如同疯了一般,抡刀乱砍,说话之间她就砍伤了三个人,现在只仗着孙正礼、刘泰保和蔡湘妹了。相战又五六合,碧眼狐狸回身就跑,孙正礼在后紧追,刘泰保又拾起一块砖头向贼人的后影去打,可是贼人跑得极快,一霎时跑到城墙根,就没有了踪影。孙正礼站住步,提刀大骂了几声,刘泰保夫妇赶到,这才把他劝了回去。

此时那些受伤的人都已搀到院里。原来除了铁骆驼梁七的左臂上受了一刀,鲜血已流满了身,闭着眼呻吟,躺在炕上,骨牌压在他的臂下都已染红。花牛儿李成、歪头彭九根本就没受伤,刚才是吓得趴下了;瞪眼薛八跟秃头鹰他们就没有上手。孙正礼提着刀出屋,又上了房。

这里刘泰保取出了刀创药给梁七敷上,望着他的媳妇蔡湘妹,却不住地皱眉,心说:这可怎么好?我请来的朋友多半是饭桶!我们两口子跟五爪鹰,三个人才能对付一个贼人。幸亏今天来的只是碧眼狐狸,倘若她那个徒弟再来了,再带来那口斩铜断铁的宝剑,那不就糟糕了吗?他愁眉不展地回头向秃头鹰说:“你出去把官厅的人找来吧!他要死了再报,那可就晚啦!”

秃头鹰却摇了摇秃头,张口就说:“我可不去!我还留着我这颗秃脑袋给人拜年呢!”

蔡湘妹一顿莲足,说:“我去!”

刘泰保却把她拦住,说:“你去还不如我去呢!”

正要走,孙正礼就进屋来,问说:“什么事?”

刘泰保说:“这件事得报官,不然梁七死了,也算一件命案。他们都怕碧眼狐狸,都不敢到大街上去,只好我跑一趟,把官人找来。”

孙正礼说:“我去,你们看家。”说着,孙正礼又转身出屋。

刘泰保夫妇都说:“孙大哥要小心!”

孙正礼愤愤地说:“我不怕!”他也不用开门,就飞身上墙,然后跳到墙外。

刘泰保不放心,也提刀出来,却听外面咕咚一声响,并有孙正礼的骂声:“好贼婆!……”刘泰保大惊,喊声:“不好!”随之跳到墙上,却见外面一人也跳将上来。刘泰保吓得哎哟一声,摔下墙来。贼人却抡刀自墙上跃下,寒光一道,向刘泰保砍来,狠狠地说:“我要的就是你的命!”刘泰保就地一滚,躲开了贼人的刀,反将刀横扫,向贼人的腿上去削。贼人一跳躲开了,弯腰抡刀,向刘泰保就劈。刘泰保又很快地滚开,贼人去追,此时忽听吧的一声,贼人的背上中了一镖,蔡湘妹挺枪向贼人就刺。碧眼狐狸返身抡刀相迎,刘泰保从身后滚来,又用刀去削贼人的腿。贼人忍痛跃起,一口刀前后翻飞。

此时屋中的几个人齐声大喊:“拿贼!”秃头鹰并抄起了湘妹卖艺用的那面铜锣,铛铛铛乱敲起来。外面的孙正礼也爬过墙来,虽然他已负伤,可是还奋勇抡刀而上。碧眼狐狸又一耸身就上了房,孙正礼就喊道:“追!”可是他已然蹿不上去了。刘泰保挺身站起,可是他也不敢上房。蔡湘妹又飞去一镖,却被贼人用刀磕落在地。

那贼人碧眼狐狸就趴在后厦,嘿嘿冷笑,说:“刘泰保!今天再饶你一次,以后你若再敢欺侮我,我就……”

刘泰保骂着说:“贼婆娘你滚下来!用不着你饶我,我刘太爷今天跟你拼啦!”

房上立时飞下一片瓦来,刘泰保赶紧躲开了。孙正礼气得怪叫,大骂,李成、彭九、薛八等人也都各持钢刀出来。蔡湘妹从李成手中要过来一口刀,气愤愤地一顿脚飞身上了房;刘泰保也随着上去,却见房上的碧眼狐狸已然逃走了。他们夫妻在屋顶上,孙正礼等人在院中又都波口大骂,骂了半天,却没有人还言。

刘泰保夫妇只得跳下房来。这时秃头鹰还在屋里敲锣呢,刘泰保就喊说:“别敲了!”屋中的人却没听见,锣声依然铛铛铛紧响。刘泰保气愤愤地走进屋去,却看不见人,一低头,才看见敲锣的人是蹲在桌子下了。

刘泰保踹了秃头鹰一脚,又摆摆手,秃头鹰坐在地下,这才不敲了。他探出头来问说:“贼走了吗?”刘泰保也没言语。

这时蔡湘妹和李成搀着孙正礼进了屋,孙正礼仍然气愤愤地大骂。

他的后腰上是一块刀划伤,虽然伤口不大,可是鲜血如注。他歪身躺在炕上,便起不来了。众人齐都皱着眉发着怔,湘妹倒是很得意,说:“刚才我那一镖一定是打着贼了,不然贼还不能走呢!”

刘泰保却摆着手,紧皱眉头说:“打了她一镖也不能弄死她,等她的伤好了,还是要来找咱们。这总不是长久的办法,咱们得另想个万全之策!”

孙正礼咬着牙说:“明天我去告御状!我告玉提督家里纵养贼人!”

刘泰保摇头,叹息,说:“没有准证据,又认不清贼人的模样,就是告了御状,咱们也占不了什么便宜!”又叹了一口气。

这时秃头鹰从桌底下钻出来,问说:“还报官不报啦?”

刘泰保也不理他,就走到炕前,向孙正礼问说:“孙大哥,你觉着伤势怎么样?”

孙正礼的脑门子往下流着黄豆大的汗珠,咬着牙说:“这算什么?

来!给我再上点儿刀创药,明天晚上我还来给你们防夜!”此时梁七在旁边呻吟得更紧,刘泰保夫妇就忙分着给两个受伤的人敷药。

少时里院的得禄也出来询问详情。刘泰保就把刚才的事告诉了他,得禄又害怕,又烦恼,并主张去报官。刘泰保却冷笑着,说:“刚才我也想去找官人,现在我却想找来也没用。这样的贼人窝藏在玉提督的家里,我不信他不知道,说不定碧眼狐狸还许是就正堂的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