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问鼎十国 / 章节正文阅读

问鼎十国 第四十六章 讲道理是为了打服(3 / 4)

作品:《问鼎十国

    窦仪沉声道:“陛下,可不能这么算了。无视他们如此胡来,会令四方效仿。这千里商道,人人皆胡搞乱来,有等同无。”

    罗幼度一脸认同,道:“你替朕修书一封,让河湟豪族好好护卫商道,莫要乱来。记住了,我们是礼仪之邦,得先礼后兵。语气要柔和,要跟他们讲道理,以德服人。”

    窦仪如他父亲一样是正人君子,行政才略了得,可弯弯绕绕的谋划,非他所长,惊讶道:“陛下,跟蛮夷讲道理,与对牛弹琴有何区别?此刻当严厉叱喝,兵锋威迫,展现我天朝之威,方能取得效果。”

    罗幼度指着窦仪,一脸无奈,“你呀,太方正了,得改……算了,朕也不指望你改了。”

    真要满朝都是赵普、卢多逊这样的,他也头痛。

    罗幼度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对方真要听了,朕拿什么理由去打他们?朕跟他讲道理,不是想说服他,是想打服他……”

    窦仪悟了,忙道:“臣这就去写!”

    罗幼度的诏书很快就出现在了河湟豪族的面前。

    陇右河湟大小部落无数,但要说拔尖的唯有四族。

    宗家族、当宗族、章迷族、邈川族。

    其中宗家族实力最为强劲,在湟州附近建了一座属于自己部族的城池取名为宗哥城。

    宗家族大首领叫温成逋,年富力强,一直有一统河湟的心思。

    看着手中“之乎者也”的诏书,他是一头雾水。

    在很多年前,吐蕃上下豪族皆以懂得汉文为荣,上层交流甚至公文皆以汉字为主。

    但随着吐蕃实力恐怖性提升,他们开始了排斥汉文化,甚至强制境内所有百姓不许说汉语用汉字,导致了凉陇之地不论汉人蕃人都说吐蕃语。

    最后而来的中原动荡,影响力远不如前,更没有人在乎汉语用汉文字了。

    换作以前,温成逋这样的吐蕃大首领不精通华夏文化甚至都没资格就任。

    现在嘛!

    温成逋能够识得百来个汉字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根本看不懂窦仪代笔的诏书。

    叫来精于族中汉文化的费林,温成逋让他翻译给自己听。

    费林神色拘谨,对于温成逋显然有些惧怕,带着些敬畏的语气将诏书内容读了一遍,几乎没有怎么翻译。

    窦仪即有响应号召之意,也有了解河湟胡化严重的情况。

    温成逋皱着眉头,说道:“你确定翻译无错?”

    诏书的用词过于柔和,以劝慰为主,没有半点强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