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奴牙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17章 筑城(1 / 2)

作品:《大唐奴牙郎

筹划了十来日,周钧写好了奏疏,其中着重说明了西域情势的复杂,还有商线沿途的安排,又遣官驿送往了长安。

再一次寻来封常清和龙尧立,周钧就焉耆的扩城和筑防,在焉耆镇守府召开了一次扩大化的会议。

会上,封常清丈量并厘清土地,配合工造坊,给出了扩城的方案。

方案一,采用的是西域镇府中常见的分屯城。即以镇府所为中心,向四周建立数个稍小一些的屯城。这些小型屯城,外城墙周长从数百米到一公里不等,内部可屯集兵士和物资,又有商业和工坊,等于是一个个小型的军镇。

方案二,采用较为传统的内外城结构。将现有的屯城做为内城,再修建外城包裹住内城,最终形成城中有城的结构。

两种方案,各有利弊。

第一种方案,胜在修建便利,御守范围较广。不利之处在于城池之间,携守难度大。敌人倘若是大军压境,很容易就能各个击破。而且,在进行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时候,资源调度和人员往来也有许多麻烦。

第二种方案,胜在城市规划完整,可以集中兵力抵御外敌,资源人员调配便利,能够有效保护重要场所。缺点也很多,第一,修建外城,消耗建材多,持续工时长,人力要求高;第二,修建外城对于城市设计要求较高,例如上下水管网、道路平整、住宅规划、城防布置等等,都需要仔细规划。

焉耆镇府所在的城池,名为博格达沁城,在此城南方五百米处,另一处稍小的城池,名为泰克利城。

按照镇军使龙尧立的意见,是采用第一种方案,在镇守府的东西两向,各修建一座小型屯城。这样一来,就可以与主城和辅城相互配合,形成犄角之势。

周钧想了想,还是否定了这个意见。

理由是焉耆位于要冲之地,倘若被大军攻击,修建太多的屯城,反而会犯下贸然分兵的大忌,不如集中兵力在一座城池之中,重点防守一处。

周钧根据焉耆舆图,最后给出的决定是采用第二种方案,即在南北两座城池的外廓修建城墙,将博格达沁城和泰克利城包裹其中,形成一个『闾』字封口的结构。

听了周钧的话,会上的一众人议论纷纷,意见不一。

封常清和工造坊测算了一番,如果按照第二种方案,修建城墙将两座屯城包裹起来,其长度怕是要接近12公里。

12公里的城墙是什么概念?

外周12公里的城池,放在唐朝时的中原地区,已经算是中州以上府城的大小。

唐朝长安的城墙,东西长约9700余米,南北长约8600余米,周长约36公里,城墙的高度在6到7米。

它从汉朝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开始施工,经30多万人前后5次修建,至汉惠帝五年九月建成,总共用12年。隋朝和唐朝又在汉长安城的基础上,又是多次加固和扩建,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封常清估算了一番,按照夯土垒砌,再加固增筑的城墙灌注法,12公里长的城墙,即便把高度仅仅修到关所城防的米标准,再加上各种城防布置,最少也需要发动上万役夫,再用时一年半。

而且,不光是城墙、望楼、瓮城、女墙、覆道等等,还有上水、下水、道路等等工程,建城所用的人力、用时、钱帛和用度,不是焉耆镇所能承受的。

听了这话,龙尧立和一众焉耆镇官员的态度,大多都转向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