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鱼年[一六零](1 / 3)

作品:《庆鱼年GL:公主不为妾

庆鱼年[一六零]

兰莹听了周锦鱼这番说辞,她又有什么不明白的。

如今看来,周锦鱼对她的夫人忠心不二,是个世间少有的绝世好人。

兰莹只能转身离开了驿站,周锦鱼不肯碰她,她一方面感到庆幸的同时,内心又有些莫名的失落。

兰莹前脚一走,周锦鱼立刻关上了驿站的房门,那个姑娘方才的做派实在是太过吓人,心里想着,能如此坐怀不乱的恐怕也就只有自己了,难怪朝中凡是来过南陈的大人们回去之后都念念不忘,原来重点都在这儿啊。

第二日天一大早,周锦鱼便进了南陈皇宫,去见南陈皇帝安书礼。

周锦鱼道明来意,对安书礼说了她今日要在祭坛广邀修道之士,欲要为南陈修道之士证明。

安书礼听了周锦鱼说的,即刻吩咐下去,广贴告示,让京城的修道之士今日午时全部前往祭坛。

而周锦鱼则是先前往祭坛,半个时辰后,她登上了祭坛高处。

祭坛周围已经围满了围观的百姓,南陈百姓们多半信奉道教,但随着南陈向大晋朝投降之后,在天顺帝的授意之下,大晋朝派来的官员们对南陈天子安书礼说,道教祸国殃民,聚集民众,迟早会有反心。

安书礼无奈之下,只能对修道之士大加打压,这两年来,道观里的道士们大多都已经逃走,没有来得及逃走的,便身首异处。

百姓们敢怒不敢言,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忽然有一撮流民揭竿而起,开始作乱。

安书礼派人镇压,刚把这些人灭了去,另一波人又开始起来。

他们打着天子无道,打压道教,不遵从天意的旗号,到处攻城略地,其中造反的人中,便有许多皆是道士。

因此,周锦鱼让安书礼发的那张告示刚贴出来,围观的全部都是百姓,没有任何一个修道之人前来。

他们都以为这是朝廷的诡计,想要把他们一网打尽的轨迹。

因此,周锦鱼为了让他们放心,特意在周围没有设置多少兵力,除了必要的一些用来保护她的安危的,不过五百士兵。

周锦鱼对着人群中的众人,朗声说道:“今日,本官奉大晋朝天顺帝,及南陈君主安书礼之命,特意来此,光复道教往日之辉煌,为诸位修道之士正名,本官知道,在尔等当中,必有道家的诸位师兄弟隐匿其中,本官保证,自即日起,一切恢复如常,不再驱赶道士。”

此话一出,人群中议论了片刻,忽然有一人道:“别相信他的鬼话!他定然是想要骗道长们出来,好杀了他们!”

此话一出,百姓们纷纷点头认可。

周锦鱼丝毫不惧怕众人的质疑,只是看着众人道:“本官说话作数,今日所言若是有假,天打雷劈。”

有人隐在人群中又道:“呸!谁信你的狗屁发誓!”

周锦鱼估算了下时辰,此时距离午时三刻,已然快到了。

而她要等的人,此时还没有到。

他会来么?

周锦鱼原本是笃定了禄尘道长会来的,因为她的做法,无疑是代表朝廷,向他们做了次让步。

而这次让步,对彼此双方都是有利的。

可,如果禄尘道长不来,她又当如何是好?

周锦鱼想到这里,往人群中看去,她的目光在那些人的脸上一一划过。

忽然间,人群中忽然让出了一条路来。

而那条路的尽头,正有一仙风道骨的老者,正缓步走来。

老者身着一身黑色道袍,白发苍苍,看起来仿若一位仙人。

而他的身后,跟着的,正是她昨日在道观里见到的那位打扫庭院装作聋哑的老者。

百姓们不约而同的开始向那老道长行礼:“拜见禄尘道长。”

百姓们神情激动,显然对这位禄尘道长很是尊敬。

禄尘道长目不斜视,在人群中穿过,来到祭坛之下。

周锦鱼原本站在祭坛上,居高临下,但此时禄尘道长只是站在下面,目光平静如水的看着她,道:“贫道禄尘,如约前来。”

周锦鱼一跃跳下了祭坛,正好跳到禄尘道长前五步远,周锦鱼正了正身子,向禄尘道长行礼道:“弟子周锦鱼,拜见禄尘道长。”

“大人,不必多礼。”禄尘道长顿了顿,看向周锦鱼问道:“弟子?”

周锦鱼直起身来,笑着说道:“我是潜龙寺佛家弟子,佛道原本不分家,这样算来,我也算是道家的弟子了。”

禄尘道长显然不想和她多攀关系,只是道:“听大人昨日给贫道所留的话,是欲要光复道家?”

周锦鱼点了头:“正是。”

她说着,对禄尘道长做了个请的姿势,说道:“请道长随我一同上祭坛。”

禄尘道长虽然不解,却依旧点了头。

等二人一块上了祭坛,周锦鱼挥了挥手,立刻有下人递上来三炷香,周锦鱼点燃了香,递给了禄尘道长。

禄尘道长接过了香来,在周锦鱼的示意下,给天地敬了香火。

等做完了这些,周锦鱼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禄尘道长拜了三拜,口中嚷着:“师父在上,受弟子一拜。”

她这一跪,让围观的百姓和眼前的禄尘道长都跪懵了。

这位大人是想做什么啊?

他难不成是疯了么?

可周锦鱼才不管这些,她只是神情恭敬的看着禄尘道长,跪地扣头。

禄尘道长叹了口气,只能低声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周锦鱼跪着道:“为表我对道家之诚意,我周锦鱼,今日拜禄尘道长为师,入道门,为俗家弟子,今后必当对师父恭敬,对祖师爷日日香火供奉。”

她这话既是对禄尘道长说的,又是对围观的百姓们说的,更是对在围观的百姓们当中,隐匿着的那些修道之人说的。

禄尘道长立刻明白了周锦鱼的意思,沉思了片刻,他终于点了头道:“好,既然如此,贫道便收下你吧。”

周锦鱼拜禄尘道长为师的消息一经传扬出去,南陈上下尽是议论纷纷,再加上安书礼下令,重新在国库调银子拨款修建道宇,并且赦免了牢中一大部分关押的道士,让他们回归来处。

这一做法很快的便有了效果,原本在各地作乱的暴民听了这一消息后,再也没有了作乱的借口,而那些冥顽不灵的,周锦鱼向安书礼提议,杀一儆百!

在恩威并施之下,原本由天顺帝的一道诏令而引发的一场危机,瞬间消灭于无形。

周锦鱼作为这次平叛的第一功臣,果真没有浪费一兵一卒,便得到了她想要的结果。

当安书礼对周锦鱼大加赞赏,想要留她多呆些日子的时候,周锦鱼立刻提出要告辞。

如今国乱已除,还是以这样一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方法解决掉的,安书礼对这个大晋朝的驸马爷很是看好,虽然舍不得这样的人才走,不过周锦鱼归心似箭,他也便不再留。

周锦鱼到了晋江渡口的时候,韩相家的嫡长小姐兰莹来送她。

对于周锦鱼而言,她这辈子再次踏上南陈的机会怕是不会再有了。

而兰莹,不过是出现在她生命中的,一个路人罢了。

可兰莹却不那么想,有些人,虽然只出现在她的生命中一天,却在那一天之中,由那个人给她所带来的光彩,足以超过之前所遇到的所有人。

而周锦鱼,显然就是一个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