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顺手化缘(2 / 2)

作品:《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

顺带着也能够让自己也沾点好处,可谓是一举多得。啮

尤其是这一次海外之旅,亲临海外市场,面对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字眼,再一次触发了周东升那有限的记忆。

对于美股市场虽然是两眼一抹黑,但是那一星半点的认知,拿出来也足够换取可观的利益回报了。

听完周东升一番真知灼见之后,段老也是不由略微沉吟思索了片刻,虽说这套逻辑跟他自身的价值投资理念完全相悖。

但段老也是不得不承认,这套观点本身是能够逻辑自冾的,最起码论点上是立得住的,至于能不能经受得住市场的考验……

那自然就得交由时间检验了,但不得不说,这番话听下来,饶是对“投机”敬而远之的段老,对于这所谓的区块链,也萌生出了一丝兴趣来。

“这么说来,倒确实是有几分意思,只要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凝聚共识,确实是能够为其带来一定的价值。”

“只不过,市场的信心可不像国家信用那么稳固,往往都是大起大落,难以捉摸,也很难经得住试探……”啮

段老不由感慨道,随后话锋一转,“你对这个比特币的未来预期有多高?”

再怎么天花乱坠的理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际中去,与其听周东升怎么说,不如看其怎么做。

段老也想看看,这位年轻人的魄力……

“咳咳,说得有些口渴了,不如陆总你说一下?”说到这份上,周东升无所谓的耸了耸肩膀。

老神在在端起茶水,慢悠悠的喝了起来,虽说是在异国他乡,但是段老拿来招呼客人的茶叶,自然也是不逞多让。

更何况还是师娘泡的,周东升喝完赞叹了一嘴,“好茶!”

坐在一旁的刘昕微微一笑,随后眼神也看向一旁的陆四方,听完周东升一番话之后,她也有些许好奇。啮

这个数字货币,真有那么大潜力吗?

眼看自家老板把发言的机会给到自己,陆四方也是有些许激动,毕竟眼前的可是一尊活生生的大佛。

“目前我们成立的海外投资团队,第一个主要项目就是针对比特币的建仓,初步预计投入资金为1亿美刀,目前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资金的投入,以将近650美刀的成本价完成建仓……”

“按照目前的趋势看,最后的建仓成本或许会维持在700美刀附近,而今天的比特币市值是美刀……”

陆四方简明扼要的将情况说明了一下,段老沉稳的点了点头。

一亿美刀对于他来说,倒也不算是什么大手笔,但是对于周东升来说,却绝对不算小。

由此可见周东升所言不虚,确实是身体力行的验证自己的理论。啮

“如果我说我对比特币的未来预期超过上万美刀,不知道段老会不会觉得我是个疯子?”周东升突然冒出一句话来。

“一笔有可能带来数十倍回报的投资?光是听起来就十分诱人……”段老丝毫没有任何惊讶的神色,反而是感慨了一句。

随后似笑非笑的对周东升说道:“怎么?还想要试探一下我这个老头子的承受能力?就这么看不起我吗?”

“在结果还未揭晓得到验证之前,绝大多数实践者,难免都会成为别人口中的疯子……”

“当年在我创立小霸王将工厂扭亏为盈之前,很多人也觉得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而当我离开那个由我从无到有,变成年产值超过10亿的小霸王品牌之时,很多人同样觉得我疯了。”

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但是从段老口中说出来,并不像是炫耀,仿佛只是单纯回忆一段往事而已。啮

“你疯不疯我这个老头子不知道,但是我却明白一个道理,未来是年轻人的,我的未来已成定式,但是你却依旧还是一个未知数……”

“直到目前为止,我也不知道你的尽头在哪里,我也很好奇,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你走到什么样的高度之上。”

“这兴许是到了我这个年纪之后,人生的另外一大乐趣吧,看了大半辈子股票,依旧觉得还是人这一支潜力股最有意思……”

段老乐呵呵的说道,话说到这份上,自然也已经无需多言,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去验证就足够了。

反正归根结底,还是得看市场的反应,毕竟理想总是丰满的,而现实则分外骨感,如若无法凝聚市场共识……

周东升口中的那些美好畅想,最终都会变成空中楼阁。

段老都不急,那周东升自然更不可能急,权当是先给段老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只不过这来都来了,如果不“化缘”一番……啮

岂不是对不起自己这一番洋洋洒洒的高谈阔论?最起码也得打发一点咯不是?

“咳咳,既然段老您都这么说了,那不知道您老手中有没有闲置资金可以借我应应急,我的情况您老也是知道的,基本都在国内那一亩三分地上……”

“这海外市场的筹码,还是靠手底下那款游戏的海外营收,但毕竟这个游戏也不全是我的,我也得顾忌其他股东的看法……”

“所以您老……”周东升苍蝇搓手一般的搓弄着手指,化缘的意思可谓是明摆着的。

段勇平不由哑然失笑,就差直呼好家伙了,感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仅没有“不亦乐乎”,反倒是家里进贼了?

“哦?你的意思,是想让我当你的lp,你小子准备往私募方向发展,不过也是,以你小子的表现来看,愿意给你出钱的机构怕是大有人在……”

lp自然不是老婆的缩写,而是对于出资人身份的简称,而周东升的身份则是gp,管理出资人资本的管理者简称。啮

简单地说,一个出钱的,一个管钱的,出钱的拿利息,管钱的拿管理费,这基本就是私募机构运营的基本逻辑了。

相比起基本没有门槛,人人都可以买的公募基金而言,私募机构的门槛无疑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毕竟真正赚钱的生意,往往在大众都对其一无所知之前,就早已经被暗中瓜分完毕,而等到人尽皆知之时……

大抵就是各方资金已经准备好抬轿子,让散户进来高位接盘的时候。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