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季汉当兴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二十四章 探望秦宓(2 / 2)

作品:《季汉当兴

「东吴岂能这样,那张惠恕德行、文采俱为上乘,实是难得的清茂名士,就因多说了些称赞大汉的话就不见容于他孙权,天下哪有这般道理?」秦宓怒道。

杨清劝慰道:「先生勿要动气,免得伤了身体。惠恕先生这个人性格太直,于清浊太明、善恶太分,其实不太适合官场。如今他在家乡闭门读书作文,说不定对他自己反而是件好事呢。」

秦宓想了想,也觉有理,遂转怒为喜:「哈哈,还是明之你会宽慰人啊。」

说罢收敛起了笑容,正色道:「匡儿,汝等暂且出去,为父要与明之单独说话。」秦匡应下,领着侍女出了房门,只留下杨清二人在内。

杨清心知秦宓定有要事言说,坐直了身子问道:「先生,这是?」

秦宓握着杨清的手说道:「明之,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怕是撑不了多久了,你我相交数年,今日欲以心腹之言告之。」

「先生,请说。」杨清见他如此做派,哽咽地说道。

秦宓道:「昔日第一次在夏侯府见到明之,就知君并非凡人,果然数年之间你已名震大汉、位至显要,吾没有看错人啊。」

「若无先生举荐,焉有小子今日?」回忆起往事,杨清也不禁心生感慨。

秦宓笑道:「你文武全才,就算没有我,也终有一飞冲天的时候啊。现下诸葛丞相又如此看重于你,他日必将成为我大汉的股肱之臣。」

喘了口气,又道:「我膝下数子皆不成器,唯有长子秦匡勉强成才,待我去后,还望明之多多看顾我儿,不求他***显爵,只愿他能支起我秦家一门的门楣。」

「先生放心,清自当尽力。再说伯正兄才学不凡,定不会坠了秦家的名声的。」杨清拱手应道。

「好、好,有你这番话,我就能放心了。」

托付好了后事,秦宓松了口气,精神又好了许多,杨清陪着他说了会儿话后,就起身告辞而去。

他才出房门,就见秦匡正引着一二十多岁的青年文士从廊下过来。

「参军出来了?」秦匡打了个招呼。

杨清道:「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过几日再来看望子敕先生。」看向那青年文士,问道:「伯正兄,这位是?」

「好叫参军得知,这位先生姓谯名周,字允南,现为益州劝学从事。允南是家父的学生,今日也是过来看望家父。」

说完,又对谯周道:「允南,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丞相参军、安汉将军杨君侯。」

「周见过杨参军。」谯周赶紧躬身行礼。

杨清打量了这位原本历史上力劝刘禅投降的大学者一眼,见他身材中等,面容白皙,双眼有神,气质卓然,倒是令人心生好感,全然看不出后来屡言降魏的屈膝模样。

此人后来虽为一代大儒,但杨清不喜其为人,于是点了点头,还了一礼后便扬长而去。

「这位杨参军倒是有些架子。」谯周不满地说道。

他有心与杨清这位炙手可热的政坛新星认识认识,本想再说上几句话,不料人家根本就不搭理他,径直走了。

秦匡开释道:「许是杨参军有急事吧,毕竟他呆了快一个时辰了。」说完,邀着谯周进屋:「允南,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