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从百户官开始 / 章节正文阅读

从百户官开始 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余万大军(2 / 3)

作品:《从百户官开始

    这会儿林方圆陡然之间说到鞑靼人会支持安化王称帝,这性质可就大大不同了。

    要知道安化王造反那也只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而已,虽是造反,却也不敢称帝。

    但是如果安化王真的得到了鞑靼人的支持的话,那么他未必就不敢称帝啊,一旦称帝,那性质可就变了。

    都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大明王朝只有一个天子,然而一旦安化王造反称帝,必然会造成极坏的影响,甚至会动摇民心。

    单单是安化王自己,绝对不敢称帝,然而如果是鞑靼人支持,安化王十之八九是要称帝的。

    一想到这点,在场所有人都是官场中人,他们比谁都清楚一旦安化王称帝,后果将会如何。

    李武、卢明等武将脸上皆是露出怒色,纷纷抬头看向杨一清。

    至于说以林方圆为首的一众文臣也一样看向杨一清。

    杨一清脸上满是凝重之色道:“本督最担心的就是这点,无论是安化王造反还是鞑靼人入寇,其实都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造反可以平定,鞑靼入寇可以驱逐,可是一旦让两者合流,不管是想要平定安化王还是驱逐鞑靼,其难度都将增加十倍之多。”

    卢明皱眉道:“该死的,安化王他不会真的同鞑靼人相勾结吧……”

    这话就是卢明自己都不信,不然的话他说话的时候也不会这么的没底气了。

    李武忽然之间道:“朝廷不是已经派了威武大将军平叛了吗,这会儿若是不出意外,威武大将军应该带人进入了宁夏才对。”

    说着李武看向杨一清道:“总督大人难道没有威武大将军的消息吗?”

    杨一清缓缓摇了摇头道:“前几日的确是收到了大将军的消息,只是已经有数日没有消息传来了。”

    林方圆身为文臣,在先前由李桓所主导的那一番大清洗当中,其前任便是被李桓给砍了脑袋,而他也是被中枢抽调调派而来,牧守一方。

    林方圆既然是自京师而来,对李桓并没有太多的好感,尤其是得知天子竟然将平叛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李桓这么一个没有多少统兵经验的人手中,林方圆就更加的对李桓厌恶了。

    因此在听了李武还有杨一清的话对话之后,林方圆冷哼一声道:“依林某之见,陛下就是不该将如此重任交给李桓手上,若是因为他李桓而导致安化王造反称帝,势大难治的话,本官定要狠狠的弹劾他一本。”

    对于林方圆的话,在场一众人皆是不觉得奇怪,要是林方圆为李桓说什么好话的话,那才是怪事呢。

    看了林方圆一眼,杨一清不禁道:“林知府就算是对威武大将军没有信心,也该对朝廷诸公有信心才对。”

    林方圆冷笑一声道:“若非是陛下一意孤行的话,朝廷诸公有怎么可能会答应让李桓统军平叛。”

    说话之间,林方圆冷笑道:“不是本官看不起他这位威武大将军,他要是能够平定叛乱,林某愿亲自向其赔礼道歉。”

    “对,林大人所言甚是,国之大事在戎在祀,他李桓不过是小小军户出身,又有何能……”

    一名官员当即附和林方圆,只是还没有等到其将话说完,就听得杨一清冷喝一声道:“够了,威武大将军再怎么说也是朝廷重臣,背后非议朝廷重臣,岂是君子所为。”

    那官员见到杨一清一脸怒色,不禁悻悻的闭嘴,可是看其神色,显然心中很是不忿。

    杨一清见状也是心中一叹,他如何不清楚,就是因为李桓杀了太多的贪官污吏,尤其是动辄抄家灭族,只让许多官员对李桓观感极差,他这位三边总督都不止一次听说过有许多官员私底下诅咒李桓不得好死。

    轻咳一声,李武这会儿开口道:“总督大人,如今鞑靼人摆明了要南下庆阳府,那么我等是否调集兵马,争取将鞑靼人封堵在庆阳府。”

    杨一清正要开口,忽然之间外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众人不禁抬头向着大厅入口处看去,就见一名信使飞奔而来,满身的风尘仆仆,人还未至便道:“八百里加急军报。”

    杨一清豁然起身,目光盯着那信使沉声道:“快快将信函呈上来。”

    李武大步上前自那信使手中接过信函,检查了一番连忙将之呈给杨一清。

    杨一清深吸一口气将那火漆密封的信函打开,目光一扫顿时面露惊愕之色。

    在杨一清打开信函的时候,一众人的目光便落在了杨一清手中那信函上面,虽然看不到信函上的内容,可是杨一清的神色变化却是看在众人的眼中。

    杨一清先是惊愕,然后竟然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了几分笑意,这不禁让一众人暗暗猜测,这信函之中到底是什么内容,竟让这些时日脸上没有露出过笑容的杨一清面露笑意。

    这信函不用说自然是李桓派人送来的捷报,就是杨一清都没有想到李桓的速度竟然会这么快。

    短短几日之间便平定了安化王叛乱,甚至还全歼了鞑靼人先锋人马数千人,如果说不是知道李桓不可能拿这种事情开玩笑的话,杨一清都要怀疑这信函内容的真实性了。

    想到安化王叛乱被平定,安化王身死,其一脉上上下下被押送京师,这让原本还担心鞑靼人会支持安化王造反称帝分裂大明的杨一清长出一口气。

    毕竟杨一清身为文臣出身,他比许多人都清楚有时候大义名分的重要性,哪怕是那大义名分得之不正,也能够造成极坏的影响。

    现在可好,安化王身死,安化王一脉被进入押送京师,彻底的断绝了鞑靼人推安化王出来给大明制造麻烦的可能。

    “哈哈哈哈,好,实在是太好了!威武大将军当真是没有让人失望。”

    杨一清这话一出,顿时全场为之愕然,尤其是林方圆等一众文官满脸错愕的看着一脸喜色的杨一清,他们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同李桓打过交道的李武等人一部分将领则是面露笑意,虽然不清楚那信函的内容,可是只看杨一清的反应,他们多少也能够猜到,可能那信函之中就是李桓打了胜仗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