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浪潮生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子(1 / 2)

作品:《浪潮生

杨青羽本也不知去处,心里盘算燕家灭门案至此仍无头绪,几人一路循着线索而来也没查出真凶,此事自会久悬不决。加上不久前在孟家庄顾长空对众人的许诺以及向慕缺的答复更无下文,便想着要寻慕缺再无其他去处,先去孟家庄兴许会碰上,拿定主意,步子也加快不少。

刚到郴州便觉骑马太累,当即沿湘水乘船进了长沙。在长沙盘桓了两日,又差人送了一封信给孟折,孟折见信便知杨青羽来意,当即出门相会。

孟折到时,杨青羽已备好酒菜,正要招呼,见孟折手里捧着一个酒坛,朗声笑道:“那日喝我一口,今天还我一坛,孟二爷当真爽快。”

孟折嘴一抿,也笑道:“也不知你话里真假,要嫌少了,我再回去取。”

杨青羽摆手笑道:“大胡子不在,给你省下了。”

二人坐下即喝了几盏,孟折问道:“你这次来想知道些什么?”

见他直言,杨青羽也不作状:“我想知道你大哥带回去的是什么?”

孟折一笑:“这次你也算帮了我孟家,我不瞒你,他带回的是‘天玄令’。”

杨青羽面色不改,心里却暗自打鼓:竟有人会以“天玄令”来换“寒潭雪蟾”,“雪蟾”虽说也堪称得无双至宝,但又如何敢与能号令天下的“天玄令”相匹。

杨青羽疑窦丛生,也忘了作答。

孟折继又道:“不过,我爹已经答应把此物交给门主了!”

杨青羽一惊:“你爹真的肯将‘天玄令’交出来?”

见杨青羽一副讶然表情,孟折笑道:“‘天玄令’又叫‘阴阳轮’,我爹只有一半,他拿着也没用,我大哥也为此受了重伤,所以还是交出去的好。”

杨青羽喃喃念叨:“‘阴阳轮’?为什么叫‘阴阳轮’?”

当年杨青羽之父杨卓是因“天玄令”而死,夹谷重云对相关往事一直心有芥蒂,即便杨青羽问起,也是讳莫如深,不愿提及,所以杨青羽虽知其物为何,却不知何为其物。

孟折一边斟酒一边细道:“‘天玄令’乃祖师所著,分阴阳两面,由阴阳双尊分执,鬼谷门门下弟子众多,人才辈出,经商治世之杰不在少数,所以门内财物丰足。‘天玄令’一分为二,也是祖师有意为之,执阳面可号令天下门人,执阴面可调用天下财物,所以若有‘天玄令’,这天下就是一个人的天下了。”

杨青羽不由点头赞道:“这祖师爷当真是奇人,竟能想出此种法子,‘天玄令’在手,阴阳双尊才是权力所在,即便门主也无可奈何,也便不会因一人得失功过而致满门倾覆。”

孟折和道:“此话不假,这令牌消失多年,此番出现也不知是福是祸,好在门主德高望重,让他收管,该再好不过了。”

杨青羽突地狡黠一笑:“我猜你爹拿的是阳面吧!”

孟折知他故意这般说道,也不驳辩,微笑道:“你猜的不错,我看过,的确是阳面。”

杨青羽又问:“除了这些,两面令牌还有什么不同?”

孟折:“既被称作是轮,阴阳两面其实是一个样,只是内侧门令不同。”

杨青羽疑道:“门令?”

孟折点头道:“阳面令为‘凡后世来者,凡我门人,勿逞刀兵于民,无端起祸苍生者,群起共戮。阴面令为‘凡我门人,务以苍生为念,稼穑维艰,当拯之于水火,舍万民以虚物,留百世之芳名。”

杨青羽慨叹道:“一是为除恶治平,一是为济世安民,没想到一个江湖门派却跟朝廷一样心系百姓,无怪创派至今有那么多才子高士甘入此门。”

孟折道:“阴阳卜生死,天数定乾坤,那日燕家所谓的‘乾坤转’,也许说的就是‘天玄令’了。”

杨青羽暗忖:该是如此了,玄铁是宝刀、宝剑,玉蟾是雪蟾,样样都曾让人拼命争夺,现如今却齐齐出现,不知又要出多大乱子。

孟折舒口气,继道:“好在我大哥伤已渐好,眼下可安心应敌了。”

杨青羽不解:“以你孟家声望,江湖中还有谁敢为敌?”

孟折道:“当日众人来我孟家,有一人武功极高,竟能独斗阳尊和我父子三人,听家父说是二十年前的恩怨,算是宿敌了。”

杨青羽心下一沉,脱口道:“你说的是慕缺?”

孟折疑道:“你识得此人?”

杨青羽回想当日慕缺所为,显是前有仇隙,竟没料到是二十年前所结,无怪慕缺一直刻意隐藏二人甥舅之情。心里猜度,定是慕缺怕此途凶险,想一力而担。明了原委,即道:“那日我也在场,见过此人,只是不知他与你孟家如何会结下大仇?”

孟折自不知杨青羽与慕缺身份关联,也不隐瞒:“只听我爹说是当年家祖父受殷光照所惑,灭了慕家满门...灭门之仇,不共戴天,我孟家是难逃此劫了。”

杨青羽心里震恐,只觉热血冲顶,气不可遏,又怕被瞧出异样,强压心火,哑声道:“此话当真!此事真是孟家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