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农门福女的懒馋坏大嫂(42)(3 / 3)

作品:《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大人,您庄子在哪儿?不如让民妇去看看,兴许还有抢救的机会。”

陈县令:“……呃,在京城。”

徐茵:“……”

当姐没说。

且不说路远迢迢,即使近得很,京城是小姑子闯副本的地盘,她远离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主动撞上去。

陈县令倒是因此冒出了个绝佳的想法:对啊!崔氏夫妇擅长种田,手里又握有西域种子,何不把他们接去京城,去太子殿下的庄上种田呢?在他们擅长的领域,为太子殿下分忧解难,太子殿下肯定不吝赐他们黄金、田产,那可比做个普普通通的大洼村民强多了!

陈县令抚了抚胡子,回去修书一封,禀告太子此提议,太子殿下欣然同意,但以防他那些个觊觎他太子之位的兄弟觉察此事背后捣乱,让陈县令以妻族亲眷的名义接崔氏夫妇入京。

陈县令就来给徐茵送这个好消息了。

徐茵:听我说谢谢你——

她当场婉拒:“陈大人,民妇自幼出生乡里,习惯了乡下的生活,去了京城担心水土不服。”

陈县令劝说无果,又不能强逼,担心逼得太狠把人得罪了,搞得鸡飞蛋打,那还不如维持目前的现状。

这么一想,陈县令客客气气说了几句,就回去了。

徐茵心下纳闷,还以为要费不少口舌咧,没想到县令这么通情达理?看来大祈朝的皇帝总体还算个明君,否则底下的官员心里也不会装着老百姓了。

秋去秋来又一年。

徐茵家去年丰收的莲藕,分了一半给集体荷塘栽种,当然,不白给,算她工分的,年底莲藕卖得好,她能分不少钱。

除了给自家荷塘留了些种,剩下的,徐茵教藕粉加工坊的妇人们如何做藕粉,做出来的藕粉给县令和县令夫人送了一些,并附上几则食用方法。

字是小瑾同志写的。

经过一年多的识字课,记忆里超好的他,不仅认得了本朝的常用字,还学会如何书写。

徐茵请林溪云来家里开识字班,本就是为了让小瑾同志多识几个字,如今他把林溪云会的知识,学了个八九不离十,识字班自然也没必要开下去了。

但徐茵和里正商量后,在大小洼村建了个学堂,继续请林溪云当夫子给村里的孩童启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