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九零年代对照组(2)(3 / 5)

作品:《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一想到弟弟可能在骗她,马春芳坐不住了,摘下围裙,回里屋拿上洗得发白的帆布包,匆匆去客运站坐城乡巴士回娘家。

那厢,徐茵从家里出来,找到厂区门口的理发店。单间门面的小小理发店,这个点来理发的人倒是不少,徐茵又不想往返跑,干脆坐在角落排队等。

她双臂抱胸,倚靠在一把破旧的长沙发一角闭目养神,顺便梳理接收了但还没来得及完全消化的剧情。

上个小世界结束后,她再一次迎来二选一的任务抽奖。

之前没抽中的天灾囤货文依然坚挺地挂在抽奖仪上,但这次也依然没抽中它。

这次抽中的是年代种田文——一部以九十年代中期下岗潮、房改房为时代背景的年代文。

女主叫周娇,和原身是筒子楼的贴隔壁邻居,没下岗前,两家条件差不多——

父母都是铁矿厂的普通双职工,周娇跟原身同岁,今年初中毕业,下边都有一个七岁的弟弟。

下岗时,周娇的父亲周全才主动找厂领导表忠心:他不要这两万补偿金,相反愿意再借给厂里三万,只要让他们两口子继续在厂里上班。厂里要是同意的话,他再帮厂里留几个愿意贴钱保岗位的职工。

厂领导十分感动,答应跟他签了保岗协议。

在周父的游说下,陆续又有不少职工加入到这个掏钱保住铁饭碗的队伍中。但好景不长,时隔五年,铁矿厂终究因为该区域的铁矿挖空、不得不关闭。

周父因为当时跟厂里签了保岗协议,等同于拿五万块入股,最终领到了一笔二十万的遣散费。

周家有钱了,房改房时买下了筒子楼里朝向最好的一间房,并且还在闹市区盘了个铺面,两口子下海做起了生意。千禧年时,筒子楼这片拆迁,周家一个单间换了三套回迁房,一套自住,两套出租,光租金就够一家人吃穿不愁了。

周娇虽然和原身一样,初中毕业也没有再往上读,但她有主角的光环,在毕业那年的暑假救了个人,对方正是机械厂的厂长,给她在机械厂厂办安排了个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