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2 / 2)

作品:《穿成炮灰女配后和反派HE了

端王忙道:“那是应该的!”

端王听顾泽之愿意留下,终于放下心来。

尤其看着顾泽之如今行事有度的样子,他心里也是引以为傲:泽之长大了,无论为人还是以处事,都更成熟了!

他是为人父者,当然希望儿子们全都好好的,希望经历过这次的风波之后,世子和泽之之间的关系能够缓和。

毕竟兄弟之间打断骨头连着筋,还是应该齐心协力。

而且,泽之现在有了宸郡王的爵位,自然不会再争这端王的爵位了,他们兄弟之间最大的矛盾也就没有了。

除此之外,端王多少也有一点不可言说的私心。

顾泽之留下了,说不定王妃也愿意回来了。

这样,他们一家又可以回到过去。

想到这里,端王精神大振,之前因为顾晨之的病而生的抑郁也一扫而空,觉得未来一片光明。

这牙齿和嘴唇也难免磕磕碰碰的,他们一家人虽然有些龃龉,可也终会过去的。

“泽之,明天开始,你多往军营走走。”

“算起来,你离开军中也有几年了,得先熟悉一下。”

端王谆谆教诲道,又说顾泽之有什么麻烦,尽管与自己说云云,简直快把他当一个垂髫小儿了。

顾泽之都一一应了,一副温文儒雅、耐心十足的样子。

秦氿就跟在父子俩身后,只微微落后了顾泽之半步,乖顺柔婉。

端王朝秦氿看了一眼,心里多少有些意外。

其实他本来以为她会反对留在西疆,毕竟,在京城的郡王府由她当家,她的娘家也在京城,又有卫皇后给她撑腰,但是在端王府里,她总是比世子妃要低一筹的。

方才,端王都在琢磨着怎么说服她陪着顾泽之一起留下。

结果,秦氿二话不说就应了,不吵不闹,一副以夫为天的样子。

端王越看她越觉得她贤惠大度,识大体,觉得是自己从前对她有偏见。

也幸好王妃坚持这门亲事,王妃果然是目光如炬,有识人之明!

端王看着秦氿愈发慈爱。

端王对着秦氿笑,秦氿也就回以浅笑,虽然她完全不知道端王在想些什么,反正笑就对了。

端王笑着又道:“泽之,你随本王去一趟书房。”

闻言,秦氿很识趣地立刻道:“泽之,那我先回去了。”

她对着顾泽之甜甜一笑,就转过身,往朝晖苑的方向去了。

而顾泽之则随端王一起去了外院的外书房。

此时才午后,平日里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可今日的王府却显得尤为静谧。

那些下人们说起话来全都是压着嗓门。

世子咳血的事已经传遍了整个王府,虽然大夫都说世子的病无大碍,只要静养,可是世子咳了那么多血,不少下人也是看在眼里的,难免就心思浮动起来。

从前世子在王府的地位稳若泰山,王妃又与王爷义绝,王府的下人们自是都倒向世子与世子妃。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万一世子有个不测,那么未来的新世子肯定会是三爷,那么三夫人就会是王府新的女主人。

此前,那些下人怕被世子妃迁怒,都对朝晖苑那边避之唯恐不及,因此朝晖苑伺候的人也都是早前王妃留下的人。

此刻,一些下人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可谁又能想到世子的身体会突然急转直下地衰败到这个地步呢?

王府内,人心浮动,暗流汹涌。

“王爷,三爷,喝茶。”

外书房的大丫鬟给父子俩奉上热茶,就立刻退下了。

端王浅啜了口热茶后,理了理思绪才道:“本王一早就接到了豫州那边的飞鸽传书,说城内戒备更森严了,已经不许豫州以外的人进城。”

自从端王知道豫王很快就会动手后,就借着商队的名义,悄悄派了些探子过去豫州,这几天陆续收到了一点消息,只不过,这些探子一时间也不可能扎根豫州,探听到的也只是一些表面上的讯息。

“这两个月,已经有好几批兵械甲盔从豫州各地送入苏合城。”

“前几日苏合城中还送出了百余车粮草,瞧着是要北上。”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豫王的野心已经摆在了台面上。

顾泽之断言道:“一个月内,豫州必动。”

端王沉默了,面露沉思。

这一天,一直到黄昏,顾泽之才回了朝晖苑。

缩在一把高背大椅上的秦氿又在看话本子,抬起头来,对着他嫣然一笑,“你回来啦!”

顾泽之走了过去,俯首亲了下她的面颊,低声道:“我们暂时不回京城了。”

他的气息吹在她白玉般的右耳垂上,耳垂上戴着一个小巧的珍珠耳珰,在烛光下闪着莹莹光芒,映得她明眸生辉。

秦氿“嗯”了一声,也仰起头在他脸上同样的位置亲了一下。

她根本无所谓,反正待哪儿都一样,她一向随遇而安。

顾泽之以修长的手指轻抚她的面颊,又道:“短则半年,长则一年。”

来西疆之前,顾泽之本来的打算是早早搞定了顾晨之,稳定了西疆后,就带秦氿回京城去。

但是,回洛安城以后,他发现其实还可以有更以逸待劳的方式,所以他又临时调整了计划。

秦氿乐呵呵地又“嗯”了一声,被他带着薄茧的手指弄得有些痒。

她忍不住笑得露出了唇畔的一对梨涡,梨涡浅浅,衬得正值芳华的小姑娘越发娇艳。

她笑嘻嘻地说道:“这王府还挺好玩的!”

“昨天我去花园散步的时候,二嫂一看到我,大老远就调转方向跑了。”

“我从花园出来时,恰好又遇上四弟妹,四弟妹不小心掉了块帕子,我好心提醒她,可是她走得比兔子好快。”

秦氿说得乐不可支,摸摸自己的脸,她长得挺和气的啊。

她默默地傻乐了一阵,随手拉住顾泽之腰侧的一个金鱼络子,兴致勃勃地问:“你说,我是不是应该更嚣张一点呢?”

秦氿觉得她要是不“努力”一点,那也实在不符合其他人对她的期待了!

顾泽之抱着她纤细的腰身,挑了下眉,笑道:“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我娶你可不是让你受委屈的。”

这一辈子,他都要让她过得肆意张扬!

他的声音还是那般温和,如潺潺流水,却又透着与之截然相反的霸道。

秦氿愉悦地弯了弯唇,仰首看着他,笑眯眯地问道:“父王让我‘帮着’世子妃主持中馈,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顾泽之只给了简明扼要的五个字:

“气她就行了。”

“噗嗤!”

秦氿实在是绷不住,笑得在他怀里打滚。

好一会儿,她才缓过劲来,正色道:“好!这个我最拿手了。”

她笑得只狡黠的小狐狸,随意地把玩着顾泽之腰侧的金鱼络子。

这个金鱼络子是她编的,他时常佩戴在身上。

准确地说,应该是他总会把她亲手做的东西戴在身上,有时候是她给他绣的发带和帕子;有时候是她缝制的香囊;有时候是她给他做的鞋;有时候是拿错她的东西,比如这个金鱼络子。

说句实话,她还挺喜欢他这种小心思的。

秦氿又亲了他一下,算是奖励,顺便讨赏:“我这么厉害,你不赏我点什么吗?”

“什么?”

顾泽之很配合地与她耍花枪。

“给我刻……”秦氿本想说让他给她刻个小印,但话到嘴边又觉得她又不是男子,很少会配小印,于是又改了口,“刻枚玉佩好了。”

顾泽之应得十分爽快。

“不着急,你慢慢来好了。”

秦氿好声好气地哄他。

她觉得他的小习惯挺不错的,她也可以学起来,以后也把他给她做的东西每天挑一样戴在身上。

想着,秦氿又暗自傻乐了起来,觉得她这两天除了耍威风以外,还可以分出一点精力好好想想还能让顾泽之给她做些什么呢?

秦氿的好心情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次日一早,她笑眯眯地出现在了王府内院的正堂真趣堂。

世子妃平日里都是在正堂料理中馈,会见内院的管事嬷嬷、媳妇子,今天也不例外。

“世子妃,”秦氿笑眯眯地对着世子妃微微颔首,算是打了招呼,随即就开门见山地说道,“父王让我来帮世子妃管理内务,世子妃可千万别跟我客气。”

这句话其实不仅仅是说给世子妃听的,也同时是说给在场的这些嬷嬷与媳妇子听的。

本来昨日世子爷咳血的事已经闹得王府人心浮动,不少人都在心里揣测连连,短短一个晚晚上,各种流言就在王府中传得沸沸扬扬。

直到这一刻,整个王府的下人们都知道,王府要变天了。

世子妃面沉如水,她昨晚几乎一夜没睡,虽然施了脂粉掩饰,却还是遮不住眼窝处的青影,整个人显得特别憔悴。

听秦氿这么一说,世子妃的脸色又沉了三分。

对此,秦氿视而不见,笑眯眯地劝慰道:“世子妃要照顾世子,就别太辛劳了。”

“我年轻,夫君的身体好,没什么旁的事让我分心,就让我来替世子妃分忧好了。”

秦氿故意在“年轻”,“夫君的身体好”、“分忧”这些字上加重音量,字字句句都在戳世子妃的心。

“三弟妹倒是有心了。”

世子妃讥诮地嘲讽道。

“哪里哪里!世子妃,父王昨日特别叮嘱过的,王府的中馈交给我就是了,世子妃赶紧回去吧,世子这病……”说着,秦氿忧心忡忡地长叹了一口气,眉头紧锁,一副“担心世子撑不了几日”的样子。

她放柔了语调,再劝道:“世子妃,世子的身边离不得人的。”

在场的管事嬷嬷们神情微妙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有人唏嘘地心道:看来传言果然不假,世子爷果然是性命垂危了。

也有人想得更多,世子爷得了咳血症,就算是治好了,这怕是以后也会体弱,以后还能上战场吗?

王爷还瞧得上世子吗?

王爷这回留下了三爷,又把中馈交给三夫人,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听三夫人的意思,世子爷指不定什么时候会走,所以她才会劝世子妃陪着世子爷,也免得见不到世子爷最后一面。

“你……你说什么?”

世子妃气得胸膛起伏不已,眼睛简直要喷出火来。

这个秦氿好生阴毒,她是在咒世子爷去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