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李勇的名声(3 / 4)

作品:《从三十而已开始的影视攻略

既然有市场,那肯定就会有人开始说,说的人多了,流传越广,又形成了一定的风尚。

所以根本都不需要他主动助推,自然而然就会在此流行起来。根据掌柜的说法,如今东京汴梁城里,大到教坊瓦市,小到茶楼酒馆,反正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谈论三国的故事。

说书先生无疑是最高兴的,因为李勇为了故事的流行,最开始免费的给钱塘那些说书人发册子——这也导致故事流传的过程中逐渐

“失真”,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版本来,有不少人因各种原因往里面加料。

现在东京比较通行的一个版本,跟李勇的

“原版”都相距很远了。无他,三国本是金戈铁马、男儿热血为主的故事,可是从五代十国混战过来的大宋百姓,实在是太渴望平静稳当的日子了,对于故事中的战乱反倒没有那么大的热情。

不过英雄故事从来少不了受众,再加上三国本就是江山美人,只是他们将美人的那一块增加了一些,倒也正符合这大宋潮流。

所以这个版本不像是原版,倒是更像是后世网络里面那种早期王霸之气一甩,各路小弟纷纷来投,然后再加上红颜知己、美人多娇。

嗯,有点儿像是三国、水浒和红楼的结合体。其实宋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是迎合了这种想法,只是矫枉过正罢了。

这就好像西汉开国之时,一度也是以黄老之学休养生息,并且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若非是有此铺垫,有文景两人积攒下来的家底,就以汉武刘彻那种霍霍的能力,可能都等不到刘病己出来给他兜底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三国的故事流传,成了许多商家揽客的手段,高家堡同样不例外。

虽说他们是以廉价着称,但地方确实也偏了点,而且毕竟不怎么盈利,也拿不出多少钱来修缮,所以设施都显得老旧,服务嘛也就那样,对于大部分来京不管是做生意、考试、寻求门路,还是别的什么事情的外地客人,绝对是比较次的选择。

这种情况下,能多一个招揽客人的方式自然是好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就算不谈李勇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