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钢铁大亨 / 章节正文阅读

1140、亩产五吨的高粱(补昨日欠的第二章)(3 / 3)

作品:《明末钢铁大亨

既然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我们也改变不了什么。那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好了,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只要力所能及,不浪费米饭,人生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就好。

很多事情啊,不懂的不能乱说,等真懂了,就不想说了,更不想骂了。

试图改变人性,那是圣人做的事情。你我皆凡人,个人这么渺小,还不如脚踏实地的做些实事,人生不要虚度就好。

现代,邻省的那个厂区,今日非常热闹,科学院来了很多人。这些老专家平时都是很难请到的。

厂区去年流转的十万亩土地上,划出一部分作为试验田,种植了很多的新式作物。今日,他们来看的就是科学院提供的两种新式高粱。

这两种高粱的产量骇人听闻,一种亩产五吨。一种甜度高,但亩产低些,只有三吨。当然这是整个植株的重量,不是种子的产量。因为这种高粱是做青储饲料用的。

孙杏仰着小脸儿,看着高达米的高粱植株,有些发呆。

林淼用手在她面前晃了晃,说道:“杏子,快醒醒,哈喇子留到衣襟上啦。”

“哪有哈喇子,你好恶心。”孙杏这才从放空中醒过来。

这些高粱太震撼了。那个亩产三吨的高粱也有三米来高。

杨凡之所以弄这个,主要是因为,他需要大量的高营养的马料。他现在养着五万骑兵,而且都是阿拉伯马和印度马、顿河马。这些高头大马食量也很惊人。

这些特种高粱都是科学院在研究中的项目,还没有推向市场。本来人家是不愿理搭理一个民营的企业的。

不过在看到了孙杏拿出来的实验田里,大量的没有发现或者早已灭绝了的农产品植株照片时,连最重量级的农业专家都惊动了。

这可是植株杂交非常重要的物种资源啊。他们眼睛当时就直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