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钢铁大亨 / 章节正文阅读

1505、傻眼的皇帝(3 / 3)

作品:《明末钢铁大亨

王承恩只好说道:「钱是内帑出的,奴婢亲自去兴禾钱庄办理的汇兑,当天就到了兵部了。后续是否发下去,还要问兵部。」

王承恩只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管不到兵部去,人家也没有向他汇报的义务。王承恩只能表示,自己一点没耽搁,钱当天就到了。

这时候,门外的小太监进来说道:「陛下,国舅求见。」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子,生母刘氏出身于世袭武官家庭。刘氏于万历中期应选入宫,她的父亲刘应元是和阳卫正千户。刘氏早薨。

崇祯帝登基后,为其生母「上尊谥曰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后,孝纯皇太后的两个弟弟,「刘效祖为新乐伯,继祖为锦衣卫都指挥同知」。侄子「文炳、文耀,俱升锦衣卫带俸指挥同知」。

刘继祖是崇祯二舅,实差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在锦衣卫和杨凡同级别。都是指挥使的副手。但锦衣卫真正主事的是领锦衣卫事指挥佥事骆养性。这次出征,二国舅职责所在,负责管理锦衣卫的骑兵部队,所以随从出征。

刘氏家族因为女儿生了崇祯,由此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显赫一时的外戚家族。据魏禧讲,刘氏「九世迁宛平,遂为京师人。传六世应元,取徐氏,生孝纯皇太后,为烈皇帝生母,后封瀛国太夫人者也,子效祖、继祖。」

刘家作为崇祯的至亲,能够和国朝休戚与共,还算表现不错。

崇祯初年,明王朝面临的内忧外患越来越严重。毕自严在《度支奏议》中详细记载了此期国家财政的困难状况。

身为外戚的刘家,因有岁禄米和养赡田的保障,依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如果不是国家过于困难,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在毕自严的多篇疏议中,都提到包括刘氏在内的外戚响应朝廷号召,在非常紧急之时捐资助饷、出力出钱,以解国家的燃眉之急。

这一次,崇祯出征,特意让二舅管着锦衣卫的骑兵,保卫自己的安全。刘继祖是此时行在的主要军队负责人。他求见,一定是为了今夜兵变之事。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