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李安的幻想告别,Le—be—wohl—(2 / 2)

作品:《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而对于懂的人,以此刻评委席上的十八人为例,他们对舞台上066号选手至此所演奏出的告别第一乐章的处理呈不同看法。

但无论褒贬,都没有人可以否定,相比二轮的暴风雨,这名066号选手今天所演奏的告别第一乐章结构异常清晰,纹理间可见正统德奥钢琴学院派的影子。

这里值得指出的是,该乐章是贝多芬在奏鸣曲创作上的革新。

首先在和声上,在58-60小节出现了一连串的曾三分解和弦,这在贝多芬晚期作品中都是不常见的。

其次,贝多芬在这一乐章摒弃了主题和副主题的在性格上强烈清晰的对,带之以主题界限间的模糊化,这些都反映了贝多芬晚期创作特征的演变,已经带有了一丝浪漫主义奏鸣曲的特点。

奥拓在大师课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和李安强调这一点,也或许是林幽幽把一句话反复重复了很多遍。

“不能让两个主题呈对立的状态出现在音乐里。”

总之在第一乐章的处理上,他不但通过奥拓的讲解找到了结构划分途径,更是在后面的练习中去极力发掘两个主体间可以产生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一定离不开‘Le—be—wohl—’,整部作品的动机。

直到今天中午,他从镜子里的人影口中听到了这句无声告别。

这给了他一个极大的提示,不禁让他联想到自己从睁眼看到八万那一刻,没有哪一个瞬间不是在告别,在向那个曾经的自己告别。

没有任何办法,他只能向那个曾经的自己告别。

思乡的夜总是短暂的。

-

呼吸间,李安的目光渐渐迷离,随着第一乐章的结束,他顿了顿手台指落。

音乐进入了第二乐章,充满感情的行板,标题缺席。

沙哑而带着淡淡忧郁的旋律线条在他的指下淳朴而简洁,几乎没有任何修饰,赤裸的暴露出了一个脆弱的灵魂。

c小调,2/4拍。

-

思乡的夜总是短暂的。

每一个清晨来临,每一口新的呼吸,他都在像是在对镜子里的人说‘Le—be—wohl—’

鲜活的生命体征和大脑意识驱使着他必须面对新的生活,新的自己。

在点点滴滴挥别过往的同时,经济和情感的债务曾一度压的他喘不过气,甚至令他陷入自我怀疑。

自己的每一步路走的到底对不对,自己的每一次下键究竟要去往何方。

就像此刻自己指下的第二乐章,主部主题音调又出现附点节奏,附点节奏与半音化的音乐语言营造出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气氛。

对于那个时代,代表着战火连天的社会。

而在这个时代,何尝又不是代表着挣扎中的青年一代。

那个曾经的自己似乎愈发不见踪影,像是彻底从他的新生中缺席。

梦想在生活面前的权重每况愈下,生活俨然已经在他心中走到梦想之前。

因为那个住进他心里默默用言行支持他的人。

音乐来到副题G大调,与之前的主题形成了音乐形象与性格上的对比。

李安脑海中已经填满了小米的音容笑貌,指下音色再度发生变化,音乐抒情而宽广,带着情人的人情味。

旋律记录着两人生活间的点点幸福时光。

然而回忆不过短短几处小节,最终再次回到忧郁不安的主题情绪之中。

“噹—噹—噹—”

只是生活不会停留在某一刻,就像音乐始终会向前发展。

渐渐地,旋律从忧郁到思考,从平静直接一跃到奔腾!!

舞台的色泽在自再度明亮起来!!!

“噹!!!”

一声惊雷般的承重和弦如同惊雷般炸开。

钢琴前的双手以一串暴风雨般的属七和弦将现场的气氛带入到最后的高潮。

接着如激流般的琶音段落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在等待结果中怅然失措的心跳活动。

她说:你是天生的舞台归属者。

梦想无大小,哪怕再多上一轮舞台,就一轮就足够了。

李安只要一轮!

钢琴前的他彻底爆发了!

从主部主题第11小节开始,轰鸣的低声部柱式和弦代表着他得知结果的内心狂喜,搭配着右手带有强烈律动感的旋律,预示着他打算放手大干一场。

不留遗憾。

而当主部主题移向低音声部再次出现时,音乐由强到弱,右手的织体逐渐冷静下来。

轻薄灵动转为八度,考验这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同时也考验着演奏者的思考能力。

李安用了一个中午哪怕到了现在这一刻他都在思考。

镜子里的那一声‘Le—be—wohl—’究竟是谁在对谁讲。

但音乐已经彻底进入了尾声,不容他再多做一分思考。

音乐来到82小节,李安保持着最后的冷静,右手的四分音符与左手的八分音符像是一只手弹出的那般连贯清晰。

皎洁剔透的音色在晕黄的灯光下宛如他挥洒在半空中的晶莹汗滴。

音乐带着无畏的勇气直冲曲终,再也没有任何新的音乐材料出现,呈示部原样再现,以八度在高昂的语调中最后升华!

“噹!噹!噹!!”

双手落定最后一甩,停留一秒,现场还未进入绝对的安静,之间李安已经起身,像是一个湿透的海绵,汗水顺着他的发梢甩向空中。

在安静空气中的余音挥散前的最后一秒,他深深的弯下了腰。

“bravo!!!”

不知道是谁先起身喊道,下一秒,如潮的掌声几欲将文化音乐厅的房顶掀翻。

李安起身望着台下为他欢呼呐喊的观众,咧了咧嘴。

上前一步,他在此弯下腰。

“哗———————————————”

又是一阵掌声袭来。

再起身,他长长的舒了口气,此刻眼前这一幕,他不知道在梦里见过多少次。

如今这个愿望以实现!

眺向观众席最远方,汗水划过眼睛,李安的视线在一片氤氲中仿佛生出了一个他最熟悉的身影。

‘Le—be—wohl—’

那个身影正笑着对他说,接着再掌声中朝他挥了挥手,然后潇洒的转身离去。

李安抬手摸了摸左眉,一片光滑。

‘Le—be—wohl—’

他回以微笑,接着转身下场。

第三乐章,标题重逢。

在结束后重逢,在重逢后告别。

至此,李安的第三轮舞台彻底落幕。

只留下现场的掌声,后台入口的五个高低不同的身影,以及舞台大屏幕上那一句寒酸的介绍,至少比起前两位选手那密密麻麻一片来说——

‘066号选手李安,曾毕业于蓉城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师从魏鸿锦教授。’

——

比赛继续。

文学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