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结束吧,问莫扎特的最后一句话(2 / 2)

作品:《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演完。

不但保全了所有人的体面....甚至其中还包括他的体面。

没得选。

李安已经彻底冷静下来。

如果在乐队响起前他能起身示意,或者在舞台上轻声喊一句,那没问题。

可音乐已经来到了这里。

他真的已经没得选了。

所以K271能不能弹。

能。

至少两个半乐章他是有把握的。

那就来吧。

K271。

收起所有情绪,李安的目光重新回到眼前。

哪怕是k271,不也还是他的决赛舞台吗。

他得对得起这一刻。

-

李安的一分半,也是现场所有人的一分半。

知道状况的,不知道状况的,大家都看见了。

钢琴前的演奏者长长叹了口气,然后重新挂上微笑抬手松了松袖口。

看到这一幕,王大立在后台松了口气,评委席正中央的赵韦林也松了口气。

他俩真怕李安忽然站起来打断乐队。

吴复生几名选手不能感同身受,可他们清楚此刻钢琴前的李安一定非常难受。

哪一个参赛者没有幻想过决赛这一刻!

无论结果如何,陈璇只想等到一会比赛结束给李安一个大抱抱。

林幽幽没什么可说的了,挺遗憾的,那就听听李安的K271吧,加油。

袁小鱼佩服这位同行的勇气。

秦勇虽然也很遗憾,但他必须要为李安选择接受而点赞。

他说句不合时宜的话,李安这个气运也是没谁了。

凡事总有两面性。

换一个角度,侯振涛几乎是在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为李安做铺垫。

如果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李安身上,他都忍不住会想这是不是剧本。

在他看来如此荒诞的一慕,其戏剧性已经超过比赛本身。

接下来就看李安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了。

随着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的动机再现,秦勇的目光重新聚焦在钢琴前。

作为一名曾指挥过K271的指挥,他清楚三小节之后钢琴将正式登场。

同样清楚的还有远在首尔正在观看线上直播的X老板,他和秦勇对于件事的看法一致。

一切就看李安接下来的表现了。

-

弦乐组慷慨激昂,管乐组奏出振奋人心的连续断音。

就在这时,一组颗粒感饱满的颤音划破天际降落到舞台中央。

颤音。

又是一个长达十二拍的颤音。

像是命中注定,李安必须在本场决赛舞台的最后一个曲目演奏一个超长的长音来唤起舞台的生命里。

不同于演奏云湘回忆第一个颤音所做的构思,K271的第一个颤音没有任何构思,只能凭借感觉和状态弹。

莫扎特的颤音要自由,要灵动。

于是他只用两个手指的指尖快速触键。

琉璃般的清脆颤音从扬起的响板传向舞台的四面八方。

也传到了侯振涛的耳中。

侯振涛像是得到了莫大鼓舞,整个人一瞬精气神翻倍。

在身后的颤音即将结束时,他手中的指挥棒一个横打示意所有声部收音。

接下来的四小节是钢琴的独奏。

乐队收到指令将各自的声音收的干干净净,只留下轻巧的钢琴旋律如风一般飘向观众席。

李安演奏过的莫扎特作品虽然算不上多,但也不少了,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练习积累,他领悟到的莫扎特大调快板的精髓就是两个字——要稳。

无论旋律多么欢快,无论音乐动机如何振奋,都必须要建立字一个稳的前提下。

速度处理对于每一个莫扎特演奏者都是难题,在节奏与韵律感的双重加持下,速度选择几乎变成了诠释莫扎特前的首要解决问题。

第一乐章在他平稳的控速下,来到左手连续三连音部分。

李安左手翻腕间整个手型都降低了半指高度,力求通过快速的指肚触键来保证三连音的丰满以及均衡的前进速度。

一个合适的前进速度就像一汪清泉般鲜活流动,但还缺少幅度和色泽。

在与乐队的对答中完成了第一乐章,李安迎来了他的第二乐章。

同样的,悲壮的弦乐将整个大厅带进了一片灰色弥天的沉重当中。

然而李安并不试图用明亮的琴声打散这样的氛围感。

莫扎特的音乐是平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演奏者一定要在乐队与钢琴之间找一个可以争锋相对的点,然后再解题。

在李安看来这样的平衡过于肤浅。

莫扎特的平衡是复杂的,甚至是矛盾的。

若是简单地把莫扎特归纳为几个特征,那无疑是一种诋毁。

演奏者只要稍一大意,便会为了刻意追求平衡而滑向古希腊式的飘逸优雅,或是光和爱谱写的辉煌。

所以演奏莫扎特,在李安看来必须要在自由和固定中随时切换。

流水不争先。

波澜动远空。

沿着第二乐章的浓郁悲怆,李安选择将这种情绪继续扩大。

几乎达到了在音色上的过渡雕琢,他用极其细腻的触键把副部主题中的每一个音符都放大了一般。

增强的感情色彩在颗粒感硕大的陈说渐渐散发出色泽斑斓的诗意。

“噹——”

忽然,令人无比陶醉的曼妙音律中出现了一个极其刺耳的不和谐音。

然而钢琴前的李安淡定自若的继续弹奏下去,像是根本没有被这样一个错音所影响。

一直将第二乐章弹完。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乐章结尾处他又错了一个音。

此刻已无伤大雅。

音乐一进入第三乐章,整个音乐厅便在乐团激昂澎湃的演奏中进入了最后的高潮一般。

李安双手火力全开,开始了最后的跑动。

台下安娜西塔亚听到如此动静的第三乐章不由感到一丝惊讶,这名选手正在模仿她的处理。

没错。

除了控制着绝对的速度,李安在这个乐章不再有任何顾忌。

由于对于这一乐章没有任何准备,他弹到这里脑海中只能想到前段时间上过的大师课。

西塔亚大师那如同小精灵般的音色他在大师课后也悉心研究过一番,于是便在这一刻拿了出来。

聚光灯下,漫天音符。

李安的演绎越富激情,现场的气氛就越高涨。

到了最后的最后,熟悉k271的人已经再也看不到哪怕一点点K271的影子。

演奏家热衷于填补莫扎特音乐图谱上空白处时,但必须有一定的范围,使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听众,不至于竖起耳朵才能听明白。

这话虽然不假,但前提是演奏者必须能将谱子背下。

只见最后一刻,金色的舞台上,钢琴前挥洒着汗水的演奏者早已开始了即兴。

围绕着乐章调性的高难度技巧快速音群跑动,未加思索而挥就的诗意吟呕。

歌唱性的沉浸,极致灵动的灵感之流。

所有这一切,最终化作了一个现代钢琴演奏者想问莫扎特的一句话。

在这样一个时刻。

“莫大爷,为什么K271不是两个乐章?”

这样他就不用红着脸在全国人民面前玩莫扎特即兴表演了。

真的,很难把这当成一种很美好的感觉。

随着钢琴声部的最后一组音落下,侯振涛双手一收,乐队完美收场。

上一秒还无比恢宏的大厅,下一秒静的鸦雀无声。

观众们似乎还没准备好结束,但音乐确实到了结尾,还有一些人认为这首作品不该以这样的方式结尾。

直到此刻,依然还有人沉浸在刚才那段令人无法自拔的第二乐章当中。

可是K271的三个乐章的的确确已经全部结束。

李安也已从钢琴前轻轻站起。

无论如何。

他尽力了。

下一秒。

“哗————————————————————”

文学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