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从观众席到舞台,八折还是六折(2 / 5)

作品:《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在彩排过程中能够发现很多在策划环节无法发现的小细节以及问题。

今天的走台任务主要是为了听听钢琴在舞台上的具体声响效果。

舞台演出根植于舞台,其最终的演出效果赖于灯光声响舞美等的全方位配合。

对于钢琴音乐会而言,其中音响效果尤为重要。

李安走上舞台来到钢琴下坐下,漆黑的施坦威D274琴板上映照出他的消瘦面庞。

大约尝试了四五次,他将琴凳的高度调至腰身手臂完全舒适,接着抬手演跑动了起来。

丝滑流畅的双手同向降D大调音阶瞬间倾泻而出。

台上演奏的认真,台下观看的仔细。

整个现场远远望去给人一种某钢琴系学生正在参加期末考试的感觉。

就在这时,台上的大龄考生忽然停了下来。

在钢琴上跑了两组音阶之后,李安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这个厅的舞台听感比华国院的厅要差不少。

同样按照日常状态来热身,坐在华国院音乐厅的舞台上他能更清楚的听到自己正在弹什么。

而此刻他听自己指下的琴声有点大。

可以理解,这个厅修建的时间距今已经有些年头了。

再次开始跑动,李安减少了大约一成灌入手指的力量。

这回钢琴传出来的声响让他听起来舒服多了。

热身完毕,他收起双手。

耸了下肩膀放,深呼一口,五秒后他重新抬起双手。

右手食指小拇指先行落下,一组清澈柔美的三度音程响起。

整个音乐厅反而变的越发安静。

告别奏鸣曲。

第一乐章

-

李安正式开始演奏之后,傅天鸣也悄声的坐回到观众席。

他也是第一次听李安现场演奏告别奏鸣曲。

近距离直观感受对方手指的抬落,耳边的曲调仿佛更加具实质感。

和他预想中的效果极为接近,细微的区别在于其中少了许多细小的气口。

最近他一直在听李安第三轮比赛演奏的告别,与此刻的演奏相对比,傅天鸣认为李安运用了一种他用文字无法描述的手段,将零散段落执笔成一条优美的弧线,偶尔轻轻一个小翻腕,留出一口呼吸的时间,才会让人注意到其间的迷人一瞥。

如果不是整体音量听起来略显偏小,他愿意从个人角度给李安的告别第一乐章打一个满分。

“停一下。”

舞台上,李安刚准备演奏第二乐章,台下魏三碗的声音将他打断。

他收手望去。

魏三碗已经站了起来,“你听不听得清?”

李安起身走到舞台边缘,“我这里刚好。”

大概猜到自己被打断的原因,他问:“是不是台下听起来声音有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