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小车初露锋芒,角落里的秘密听众(2 / 2)

作品:《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非专业人士,徐丽也只能听出车琳弹得比王小虎好,弹得很自如,弹出了美感。

再往深里说,她也说不清楚。

徐丽的想法几乎代表了现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家长。

而小北的想法则只能代表自己,她喜欢车琳的演奏,不同于王小虎带着某种有色滤镜,她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到车琳演奏的音符带着一种她很羡慕却弹不出的灵巧,这首曲子的谱子就在群里,她也悄悄试过。

不认识车琳的小朋友,有的已经睡着了,有的在玩手机,剩下的多数都在为自己的登场做准备,所以说,台下真正被调动听觉神经的也只有一部分大人。

然而这些人里,高级专业人士可不止只有吴复生金佳琪和老汤。

最后一排角落里,不自何时出现了一个魁梧的长发背影。

上午他从桃子那里要到钢琴组的选手出场顺序,然后安排好八楼工作,特意抽出一点时间来看看李安这位得意门生。

现在现场的掌声响起了,他也跟着舞台上的车琳站起来。

他得回去了。

怎么说,听完了车琳的芭蕾旋律他还是挺满足的。

但是他不知道李安有没有给这个孩子讲过伯格这位西方音乐史中的边缘小人物。

是的,像伯格这样的小人物们自然无法在艺术领域群星涌现的十九世纪末被人注意到。

可当我们今天我们再研究音乐史,会发现那些巨人脚下的小人物们,也有别具一格的研究价值。

伯格晚年以创作喜歌剧为主,这首芭蕾旋律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喜歌剧,自然离不开平明百姓的生活日场,也离不开启发式的对白。

如果再把伯格这位具有奥地利血统的欧罗巴人是在法国安度晚年这一情况考虑进去,是不是又得把那一时期的沙龙音乐文化和伯格的晚年创作联系到一起。

那么再看这首舞曲在钢琴上的演绎,是不是画面里应该有些不一样的东西出现了。

方正暂时能想到的就这么多,老实说,对于伯格,他了解的也不是特别多,大概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被流传保留下来的作品实在太少。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今天能找来研究参考的资料寥寥无几。

他打算等李安忙完这段和李安讨论一下伯格,李安能选到这首作品,自然是对其有所了解,他感兴趣对方了解的那一部分

可他不知道的是,李安了解个jb。

掌声落下,方正已经消失在音乐厅。

‘100’

‘100’

‘100’

评委席,众人已动起了笔。

车琳的三个一百分别出自刘志、吴斌、夏老头。

黄娟为了避嫌,给了99。

其余老师的分数也基本都在97以上,每个人都送出了自己目前的最高分。

孩子弹得没什么可说的,再加上李安的学生,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分数合乎情理。

97,李安也给出了自己的分数。

不偏不倚,他很客观。

早晨的会议已经明确了评分要点,本次蓝天杯钢琴组的评分从四个角度打分。

作品呈现,包含音符时值和休止、节奏速度指示、音乐术语标记。

基本演奏技术,包含清晰的手指触键、手腕手臂的易用性、合理运用指法。

音乐流畅性,包含音色音质的顺滑、速度适宜表现音乐风格和形象。

曲目难度,各评委综合对曲目进行考量。

车琳在前三点都做到了极高的标准,但是曲目难度他清楚,和那几个弹中级小奏鸣曲的孩子比,芭蕾舞曲显得是那么的讨巧。

呵呵,就这么着吧。

下一个就是小北了,李安放下笔伸了伸腰,当评委可真是累。

右边随意一瞅,他看到了夏老头的100分。

他实在想看看如果没有指导老师姓名一栏,这老头能给车琳打多少分。

“a组028号选手,宋世哲...”

吴复生忽然觉得耳边什么都听不清了,‘指导老师—李安’

看着跟在车琳后面的指导老师姓名,他...她怎么会是李安的学生?

这不科学啊!

不该啊!

不玩了,吴复生接着往下快速翻阅。

a组名单剩下的人里,只有一个李安的学生,排在倒数第二个,a033于小北。

“海盗塔兰泰拉。”

吴复生喃喃着点了点头,又是一首小众曲目,这首罗琳的作品非常适合初学的孩子参加比赛。

从刘丰瑞的哥布林之舞到车琳的芭蕾舞曲,再到这位于小北同学的海盗塔兰泰拉,他懂了。

李安作为老师的选曲思路果然是可取之处。

只是这首塔兰泰拉未免也有点太简单了吧?还是说这个孩子程度不好?

如果是程度很差,那这首曲子只要节奏弹稳的前提下再上一点速度,确实比较容易出彩。

吴复生已经没心思再听别的孩子里,他只等这名叫于小北的孩子登场。

-

此刻小北正在老爸的陪伴下去往后场的路上,刚走到后场入口,她就看见不少人围在车琳妈妈站周围再悄悄观察似的,一旁车琳仰头正大口喝着矿泉水。

“车琳!”

“于小北。”

“叫我小北就好啦。”

“嗯。”

两个女孩明显比刚才在台下显得热切许多,互相鼓励一番,小北带着车琳的祝福走进后台。

“小北加油。”

小北进门前再次听到身后传来车琳的声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