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收购(2 / 4)

作品:《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嗯,这也是罗志学的心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你连命都是我的,你的钱是不是我的重要吗?

而且罗志学又不花钱,他可以很自豪的说,自打穿越过来十几年,他身上就没带过钱……更没花过钱。

所以罗志学要你的钱干嘛,整个帝国都是他的……

人家看你,就跟你看自家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你会眼红自己养的猴子手里多了一跟香蕉吗?

当然了,这些帝国高层那一小撮人,准确的说是罗志学以及那几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参务大臣们的心态!

但凡地位差一些,哪怕是个协办大臣,都很难体会到这种心态。

所以很多事情你咋一看很不合理,但是你站在不同的高度,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时候,那么就会发现又理所当然!

就连李氏制铁公司都是有些惊讶帝国高层会这么快批准他们的收购案,不过惊讶归惊讶,但是得到了同意收购的回复后,他们迅速展开了行动。

要收购芜湖机床公司的核心业务,这可是需要花不少钱的……因为人家工业部的目标很明确,一方面是填补拖欠的财务银行巨额贷款……这笔贷款如果出现了问题,财务银行安庐省分行恐怕要暴跳如雷,一大堆人也要跟着倒霉。

另外一方面则是要恢复生产维持行业发展。

处理贷款坏账以及维持整个行业发展,这是工业部方面主要顾忌的原因。

他们可以让芜湖机床公司破产,但是不希望看见一家国内第二大机床企业彻底完蛋,从而导致整个机床行业完蛋,他们也想要引入外部投资者,重新激活这一大堆的机床业务,给机床行业带来新的竞争力,进而持续发展整个机床行业。

工业部的这些诉求,最后归根到底到了李氏制铁这边,就只剩下一个问题:钱!

有钱好说话,这些事都不是事。

没钱……那么就搞不起来。

李氏制铁公司迅速和破产重组委员会的人进行了相关的谈判,然后对交易细节进行逐一谈判。

最终,双方达成了谈判协议,芜湖机床公司把核心业务以及其他业务拆分,李氏制铁公司以直接四十三万楚元现金,收购了芜湖机床公司的核心业务,包括三大生产基地,一个研究所,两个大型实验室以及其他相应资产,同时承担了核心业务大约二十万楚元的银行贷款、供应商货款等债务,这样算下来,其实总出资就达到了六十三万楚元。

这对于当代的工业界而言,虽然不是最大的,但也算是大手笔的收购了,而且收购对象还那么特殊。

工业部那边把核心资产甩卖了后,基本上就填平了六十万多楚元的大坑,然后再把其他乱七八糟的资产一一变卖,最终这么一拆分出售后,发现本来资不抵债的芜湖机床公司,最终把贷款全部甩出去了不说,还剩下了好几万楚元……

用工业部大佬的话来说就是:总算还剩下了个点银渣子……

其他业务方面不用去说,且说芜湖机床公司的核心机床业务被李氏制铁接管后,历史制铁公司把这些核心业务重组为李氏机床公司。

紧接着进行了全方面的整顿,人家李氏制铁公司能够成为国内第一大民营企业,靠的可不仅仅是有钱,还有他们的高效管理。

要不然,他们怎么可能支撑起来一家资产数百万楚元的庞大综合性集团企业。

重组后,李氏机床公司的员工规模,比芜湖机床公司时代里缩水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而这些工人也不用担心失业……国内大楚帝国的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工人,尤其是有技术或者有经验的工人还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

芜湖机床公司破产重组之前,其实很多人都已经跳槽了……

裁员的同时,李氏制铁公司再一次祭出了他们惯用的大杀招:砸钱挖人!

裁员,裁的是普通工人以及行政人员还有那些半吊子的研发人员。

挖人,挖到是研发人员!

作为一家立足于造船、制铁的典型重工业企业,再加上之前的一系列成功经验,让李氏制铁管理层对技术非常的重视。

砸钱挖人研发技术,这是他们的基操……甭管干啥,他们都这么干,都快要形成习惯了。

然后,在旁边吃瓜看戏的汉天机械公司就发现……自家的机床核心研发团队就被挖走了很多人……尤其是机床刀具研发的十几个核心工程师,更是被挖走了半数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