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毕万方的震惊(4 / 5)

作品:《学霸的人生模拟器

其实像这种课题研究,一般都是学校的教授、老师们弄的,研究生只需要根据导师给的方向和题目来做实验就行,顶多也就从开题报告写,倒是不用经历课题申报和课题立项这两个流程。

但现在的问题是,周明连一个课题报告都没有。

周明原本也是想着八月底的时候写开题报告的,毕竟这两项研究他都已经知道结果和过程了,又不是写整篇论文,写两份开题报告也要不了多久。

可谁知道八月底这么忙,周明更是直接将开题报告的事情给忘了,他还想着和之前写数学论文那样,直接写论文,然后投稿,这个也直接开始做研究,然后出结果。

不过,周明虽然没有写开题报告,但他对于这两项研究的具体内容都已经胸有成竹,便当场和毕万方说起了他准备怎么做这两项研究。

“神经元的生物物理特征塑造了大脑中的信息处理。人类皮质神经元比其他物种大,但是我们目前尚不清楚它们的大小如何影响突触整合。所以我这次的研究,准备从人类树突中直接进行电记录,并报告第5层锥体神经元的电区室化增强。

我们会以大鼠作为参照,最后的结果与大鼠树突进行比较。”

周明先是向毕万方介绍了一下他这第一个研究的实验方法,之后又继续说着自己对这一方面的了解,并说出了他这些了解的来源。

“人类锥体神经元具有比啮齿动物和灵长类神经元更大的树突状乔木,这一点在2001年的埃尔斯顿等人发表的论文和今年的莫汉等人的研究中有说明,但是它们的输入-输出属性仍然未知……

……在2013年哈内特等人发表的和2001年larkum等发表的……说明了树突尖峰可以放大局部信号以克服电气区隔……

因此我推断,人类树突长度的增加可以进一步划分单个神经元内的突触整合和信息处理。

然而,由于区隔严重依赖于膜特性和活性电导,这不能仅通过解剖学特征来预测,不知道人类神经元与非人类神经元的差异程度……”

说了大概有十几分钟,周明终于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地向毕万方说清楚了他要做的这两项研究中关于研究人类的皮质神经元是如何影响树突整合的具体实验流程,和对实验结果的预测,以及各个知识点的出处,这些出处就是写论文时要写上去的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