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 章节正文阅读

273功劳(3 / 3)

作品:《隆万盛世

太祖朱元章当初建文渊阁时旨意上可是写的明明白白,可是历代皇帝苦心收集来的古籍现在就要被付之一炬了。

就算是嘉靖皇帝也没法澹定了,文渊阁被烧和三大殿被烧都是同等大事儿,可不是损失一间小小殿阁的事儿。

三大殿被焚毁,更多的还是政治意义,那里代表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

烧掉了,还可以再建,实际上这并不是三大殿第一次被烧毁。

三大殿在建成启用后三个月就被天雷击中引发大火,当时成祖朱棣不仅马上派人祭告祖先,还被迫下了《罪己诏》,“上天垂戒,朕甚惊惧,不惶自安。”

之后重建的三大殿,也就是现在正在燃烧的殿宇比最初的三大殿可是整整小了一圈。

倒不是没钱,在永乐年间大明朝廷的财政还是很富足的,之所以修小了,还是因为选材的问题。

最好的材料在之前已经用了,被烧掉了,剩余的木材就只能建成规格稍小些的。

而文渊阁,则是代表着文化传承,汉文化的传承。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章准备北伐,攻打元朝首都,当时他发布的《朱元章奉天讨元北伐檄文》提出了这一个口号。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等其体之。

建立大明王朝,不仅彻底摧毁元朝残暴统治,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恢复汉人传承,参考史料重新制定出一套典章制度。

收藏天下书籍的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可是眼看着全部的心血都要化为灰尽,这个时候嘉靖皇帝内心是惶恐的。

还有那本就是孤本的《永乐大典》,这要他以后怎么面对祖宗?

嘉靖皇帝颓然的垂下头颅,不敢继续看那远处的熊熊烈火。

黄锦在一旁则是连忙吩咐小内侍抽调人手,左右顺门过不去,就绕道太庙,承天门走东华门进去,内侍则是从后宫绕一圈赶往文渊阁。

死马当成活马医吧。

而就在他们的对面不远处,被烈火隔绝的那边,魏广德还在和陈矩小声开着玩笑。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上天看皇帝住的皇宫旧了,这是要让造新的。”

“那也得朝廷拨的出银子才成,唉,后面的日子难过了,得亏咱们把廊道弄断了,不然这会儿该烧到文渊阁了吧。”

“那是,回头你告诉你干爹高公公,咱们俩的功劳可不能被别人偷了。”

“那是肯定的,就凭保住《永乐大典》这份功劳,我也该上品级了”

两人在那里说笑,丝毫没有把这把大火看在眼里,眼下他们关心的是事后能不能因公受赏。

没多久时间,北边宝善门就冲出一大群内侍,手里提着锅碗瓢盆往这边冲,显然是赶来灭火的,领头的太监魏广德不认识,可是陈矩认识啊。

看到人过来,马上就满脸堆笑迎了上去。

两人站那里时候了几句话,那太监就吩咐手下内侍又往回跑去报信。

他已经看出来了,陈矩的话没有虚言。

眼前大火还在燃烧,只是烧到这里就再也无法存进,因为他们在此之前就挖断了廊道,这才让大火没有烧到东阁和文渊阁,这功劳是妥妥的了。

这太监并不知道文渊阁有多重要,在他看来不就是存书的地方嘛?

不过干爹黄锦很重视,所以他也要很重视。

这功劳诱人,可是没办法,陈矩这个内侍身后还站着高忠高公公,平常人也不敢造次,跑去抢这份功劳。

他自然也不能。

“文渊阁没事儿?”

嘉靖皇帝得到内侍回报,说左顺门的廊道被陈矩和魏广德带着人给挖断了,隔绝了大火漫延到东阁和文渊阁的可能,满脸不敢置信。

他已经做好去太庙请罪的准备了,没想到峰回路转,文渊阁安全了。

听内侍述说了那边的情况,知道在火势蔓延过来前他们就做了准备,庆幸的嘉靖皇帝马上吩咐道“传魏广德、陈矩觐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