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 章节正文阅读

890条件(2 / 4)

作品:《隆万盛世

这就是魏广德现在对隆庆皇帝心理的分析,既想和解又担心国内反对之声太盛,进而影响到自己的皇权稳固。

而在刚才,内阁几人分析此事时,魏广德“不经意”间就透露了这点想法。

所有表达对态度的奏疏,都是被隆庆皇帝留中,所以很有可能,最后让皇帝下定决心的就是看那边支持的人多。

现在听到李春芳重提先前魏广德的猜想,高拱只是思考片刻就答道:“此话有理,最关键此时若真看朝臣的意见,我等阁臣这五票算是投不出去了。

因此,我们更要拉拢每一个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和勋贵,以获取他们的支持。”

之所以这么说,其实高拱已经是按照皇帝召开廷议的模式来对待此事。

在明朝,处理政务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圣裁、阁议与朝议。

圣裁即“宸衷独断”,是皇帝个人进行决策,这种方式在传统和法理上都是最重要的决策方式。

明代的内阁在初期也是皇帝的非正式的顾问机构,与以前的尚书、中书、枢密等性质相似。

之后,内阁逐渐成为正式的机构,但其主要任务仍然是为皇帝提供咨询,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明代初年皇帝经常参加内阁的集议,但自成化以后就基本上不参加了,只有孝宗还偶尔召见阁臣。

在明代,章奏的转呈与皇帝的批答乃至于最后发抄生效,都必须经过内阁,内阁进行票拟时,阁臣要集议,即阁议,形成共识。

自英宗之后,皇帝怠政普遍,内阁的票拟成为皇帝决策的最重要依据。

虽然内阁票拟须经皇帝批红方能成为决策,但没有内阁票拟的中旨传出被视为不符合程序,六科可以封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皇帝只是执行了阁议的决定。

中国向有“大事必集议”的传统,即君主和大臣集体议论国事,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秦汉时期已发展出了一套皇帝和羣臣讨论决策的机制,这种机制到了唐代更加成熟,到了明代已经发展成为廷议,也就是集议。

根据决策的内容、参与人员和集议地点的不同,有朝议、阁议、廷议、部议等形式,但其实都算廷议的一种。

其中部议主要是六部将皇帝交付的有关本部的奏章,进行部内的讨论和议决,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阁议主要讨论超越六部和九卿职权所辖的政务,提出对策,大致而言,阁议讨论的是国家日常政务中出现的问题。

更为重大的决策则须提交廷臣集议,即朝议、廷议。

所有这些集议的结果都需上奏,由皇帝做出最后裁决。

做为商议重大机要决策的廷臣,则是指朝会上有资格进殿的那一小拨人,也就是朝廷三品以上文武官员。

虽然不管是廷议还是阁议,最后的结果都需要皇帝“圣裁”,但因为明朝中后期独特的政治体制,皇帝对于阁议和廷议的结果,一般都不会反对,而是会选择认可,因为这代表朝廷的决议。

应该说,魏广德做出皇帝可能希望通过廷议来确定对蒙古的态度,对内阁几人来说都是最为不利的结果,这意味着他们无法在这件大事上发挥作用。

但是廷议的结果,也是最有效的,封堵朝臣嘴巴的。

因为一旦一项事物由廷议得出结果,其他官员,甚至是科道言官都必须闭嘴,只能无条件接受廷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