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神洲异事录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四十四章、触怒龙颜(2 / 2)

作品:《神洲异事录

康有仁不敢怠慢,当下便派出了许多暗探,对徐府上下诸人,密切监视,而对于晋王反复交代的那位“姓胡的仙子”,他自然格外重视,一直是亲自跟踪窥探。

于是,胡依依与舒恨天、毛娇娇、陆火离的对话,多半就被康有仁给暗中听到。当时,胡依依与陆火离言语之间大起争执,双方闹得不欢而散,胡依依心中郁闷难言,是以竟一直未曾留意,那暗藏在角落中的康有仁。

等胡依依一行离了得月楼之后,康有仁不敢怠慢,忙偷偷溜出了酒楼,径奔晋王府而去。

他在得月楼中虽只听取了双方言语的大半,然于他们话语中的意思,业已听得大致分明!

康有仁来到晋王府之后,当夜,他就向晋王李祀尽数道出了他所偷听到的结果。

依照康有仁的分析与揣测,他得出三点意见:

其一、京城中妖物为祟,非但有一只猫妖,还有一只狐狸妖!那只狐妖与猫妖还是姐妹,一个称对方为“九妹”,而另一个则称其为“大姐”。

其二、那只狐狸妖眼下,就躲藏在徐恪的府邸之内,并且,那只狐妖与徐恪的关系还极其不一般,既象是姐弟,又象是情人。

其三、照以上两点推测,徐恪既与狐妖关系如此亲昵,那他与猫妖的关系,想必也不一般!如此看来,之前徐恪身为猫妖一案的查案副使,缘何过了一月之久,还是查不到猫妖的半点踪迹?其原因不言而喻,无非是徐恪早就与猫妖串通一气罢了!

……

李祀听罢当即大喜,他连夜就将康有仁偷听与揣测而来的情状,又添油加醋一番,写成了一封弹劾徐恪私通妖物,祸乱京城的奏折。他本想当夜就进宫,但看当时已是亥时六刻,只得暂且作罢,待次日天明之后,他再进宫面圣不迟。

谁曾想,李祀平素一向晚睡晚起,今日待他起床之后,也已是巳时二刻,他起身之后,便顾不得吃早膳,当即拿了奏折,命汪简灵备车,急匆匆地直奔大明宫而来。

李祀赶到大明宫丹凤门前,恰正逢内廷大总管高良士欲出宫宣示皇帝口谕,他听得高良士所言,是要“去青衣卫诏狱内为徐恪宣旨”,当下他不敢耽搁,忙三步并作两步,径直来到了金銮殿内,当时的李重盛,才刚刚用罢午膳,正坐在御榻前休憩片刻。

见李祀气喘吁吁地赶来,李重盛极其怜爱地笑道,祀儿,你这么急着进宫,是想同父皇一道用午膳么?

见李祀点了点头,李重盛更是笑道,这可不巧了,朕已刚刚用了午膳,如今杯碟已冷,你要吃饭,还是回你的晋王府去吃吧!

李祀当下也不再兜圈子,他随即开门见山,向他父皇表明了自己此番的来意:他要检举揭发,青衣卫里的那个徐恪,其真实身份,或许是妖界的细作、人类的叛徒!

李重盛闻言忍不住心下大惊,皇帝随即问,祀儿何以有如此之见?若说徐恪乃妖类的细作,证据呢?

李祀当即就将自己早已备好的奏折呈给了皇帝。

李祀在奏折中写得极其详细,以至于皇帝反复看了长时,然李重盛看过之后,心中虽惊且怒,然兀自有些不敢相信。

这小恪看着不象个坏人,如何竟会是一个妖界的细作?

然而,李祀不断地以他如簧之巧舌,在他父皇面前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其中的详细理由,李重盛听到后来,心中便有些不得不信……

其实,李祀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一点,为何他三哥身为神王阁副阁主,武功被誉为天下第一,手底下的人也都是我大乾的精英,却还是抓不住区区一只猫妖?

三哥带人在长安城查了一个月之久,几乎已将整个长安城都已翻了个底朝天,却连猫妖的一根毛都未曾寻到。若非徐恪这个“查案副使”暗中与狐妖、猫妖私通款曲,屡屡为猫妖通风报信,想那猫妖,如何能在天网恢恢的长安城内,一直逍遥至今!

这也是为何父皇命令他必须三日内拿住猫妖,他宁可施展苦肉计,自己将自己关入诏狱,也不愿尽力去锁拿猫妖的原因……

末了,李祀更是信誓旦旦地言道,要判定儿臣之言是真是假,父皇只需派兵包围徐府,将那个“姓胡的仙子”抓来一审,结果便知!

而且,李祀还异常恳切地向他父皇进言,若他这番话乃无中生有,纯属诬陷徐恪,若最后证明,徐府中那个“姓胡的仙子”实是一个凡人而已,他非但会向徐千户磕头赔罪,甚而愿辞去头上七珠亲王之冠!

到最后,李祀的一句话更是彻底激怒了皇帝:

“父皇,六哥死于猫妖之手,然猫妖却与那徐恪早就暗通款曲!如今,非但猫妖逍遥法外,徐恪竟还位居千户要职,六哥若泉下有知,亦必不能瞑目啊!”

李重盛当即不再多想,立时命内侍叫来了尚衣监总管李延红,皇帝当场又下了一道口谕:

“青衣卫巡查千户徐恪,尔竟敢私通妖类,于府中暗藏大妖!尔既放纵猫妖,为害京城于前,又蒙蔽圣听,悖乱朝纲于后!尔独不念韩王之无辜乎?尔岂不思百姓之艰难乎?尔勾连妖物,暗中与通款曲;尔坐视猫妖荼毒生灵、虐害京城,竟还与妖类结朋为友,狼狈为奸!尔辜负圣恩,实实枉为人臣!着即褫夺尔一切官职爵名,打入诏狱,听候审谳定罪!朕赐尔之昆吾剑,着即收回!”

李延红俯身御前,已听得额头冒汗,这一道口谕委实太长,他不是高良士,实在没有这么好的记性。

李重盛看了那尚衣监总管一眼,见他不断举起袖子,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也不为难于他,当即命他去内侍省誊写一道诏书,明发至青衣卫以及朝中各部。

在李延红将要出发之时,晋王李祀还不罢休,又走进一步,向他父皇陈奏道:

“父皇,儿臣听闻,那徐千户虽自己将自己关在了诏狱里头,然他自己所住的牢间,内里陈设极其精美,吃穿所用之物一应俱全,风光无限之好,就宛如‘人间天堂’一般!”

“竟然有这等事?”李重盛扭头问道。

事实上,这件事,皇帝已从高良士的口中,有所耳闻,然并未如李祀描述得那么夸张。

“千真万确!父皇若是不信,到诏狱中一看便知!”李祀恳切言道。

李重盛随之向李延红吩咐道:

“李延红,你到诏狱里去看一看,若真如晋王所言,你传朕的话,让他们将徐恪换个地方关押!”

“陛下,若他们问起,该将徐恪关进哪一间牢房?老奴又该如何作答?”李延红耳力虽然不好,记性也委实不佳,然办事却是异常地谨慎,当下,他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重盛一挥手,不耐烦地说道:“天牢中哪一间牢房最差,就将他关到那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