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正解(2 / 5)

作品:《天赐万象玉作杯之兵哥哥

等到八位大汉吃好喝好,叶天师便让人找了一个木杆。把病人从床上抬起来,将其双手捆在木杆上。然后八位大汉两人一组,抬着这个木杆往返颠着跑。不管这位病人是被拖着还是拽着,也不管这位病人杀猪般地叫。反正两位大汉跑得精疲力竭的时候,再换上两位大汉。如此轮回,一口气跑了一个多时辰。八位大汉都累得再也跑不动了,把这位病人扔在地上,解开了绳子。

这位病人气的大骂庸医,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治病的方法,这纯粹是羞辱人。说着这个人,挣扎着站起来,走上前就要找叶天士拼命。

但是众人都傻了,此人好了。

后来叶天士解释。蒙古人善于骑马射箭,经常有人从马背上跌落,除了筋骨皮肉伤以外,最容易是肝叶折叠。一旦折叠如果不能及时救治,必死无疑。于是草原上就发明了在两匹马之间担上一根木棒,拖拽上人跟着两匹马颠着跑。直至把肝叶颠落下来。而这幅图正是这个典故。

而下面的一幅图则更简单,疑似治岔气的。

据说晋代炼丹大家葛洪十分了得,精通天文、兵法、气功、经脉等,他在写医书《肘后备急方》时,就把腰给闪了。行动不便,躺在那里他就想,古人都认为岔气是差了一口气,是所谓的气道岔行。其实人身上的经脉都在皮肤下面,有一定的脉络经道。实际上如同一条条槽道,如果经脉脱槽而出,离开了经道,岂不就是岔气。

想通了这点那就好办,如何想办法让筋软体酥撑开再回到槽里。于是他烧了一大缸热水,自己坐进去,泡澡。当泡到体软筋酥时,便在平地上打滚,瞬间就治好了岔气。

此土方难登大雅之堂,所有医书均无记载。直至唐代初期,有一位叫王焘的著名医家,因写《外台秘要方》,四处收集医家秘籍,前后收集了世上所传的六十多部书,便把这条土方也写进其著作。

王珂看到这时,抬起头,对着二排长胡志军说:“这两幅图,按你老师的初步解释,应该是偏方,这就对了。”

二排长胡志军不明就里,“怎么就对了?”

“排长,我跟你说实话,我曾经也得了一幅很古老的手绘图画。可以说是无字天书,我认识的一位教授曾经告诉我,他推断可能是本单方或者养气、气功、巫术之类的书。这也是我为什么把这两幅图也拓片的真正原因,它们有些相像啊!”

“还有这回事?你回头让我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