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农家乐?(3 / 3)

作品:《我带全村脱贫致富

霍千里指着一片刚收获完,正平整着的土地。

“对头,这片竹林还记得噻,就是那次我们找他,他装说出去了,结果遭我骗出来抓个正着那儿!”

“哈哈,记得!记得!那晚上我直接喝醉了,高粱酒劲是真的大。”

......

“咦,我记得这儿原来是个堰塘的啊,怎么成土了?”

“集中居住了,这一片就都没得人了,那时候我们不是提了一个宅基地复垦的事情嘛,詹宝兴他们干脆就把这个也填了,土地也能连成一片。”

“那这几片竹林咋个还留着呢?”

“莫说了,这个鬼东西,难收拾得很,单纯地砍上面的竹子根本没得用,越砍长得越快!只有砍了之后,撒芝麻,或者淋盐水,甚至于干脆用挖掘机把根全部挖起来,才解决得掉!所以说有些不是刚好挡在大土正中的竹林,就干脆留下了。”

......

“霍兄弟,还认得这是哪儿不?”

“怎么会不认识,以前天天来的地方,哈哈。”

“哎,说起来也真的是感慨,当初清月丫头的老汉儿,为了修房子,人都累瘦了,后面还为了它把命都搭进去,结果现在房子都成了土了,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了。”

“所以,我们要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如果死守着这些曾经很珍贵的东西,就很有可能错过未来真正更好的东西。”

顾大强认同地点着头。

......

“老哥,你觉得现在这样的村子,你喜欢吗?”

二人走了好久,好不容易找到几块村民搭起来的条石凳子坐下,霍千里问了一个让顾大强很意外的问题。

看着顾大强惊讶又迟疑的神色,霍千里微微一笑,“随便聊聊嘛,我们两兄弟,别想那么多。”

顾大强抹了一把光头,缓慢地从烟盒里掏出烟来点上,借机思考组织着语言,“咋个说呐,肯定是现在这样住起安逸些,大家离得近,方便又热闹。但是呐,确实也有好些东西没得了,堰塘、竹林、果林;噼柴捡柴、去竹林里捡笋壳引火、穿起蓑衣戴起斗笠放牛之类的,还是要少点乐趣。总的来说,肯定还是现在的日子好得多。”

霍千里点了点头,“那你说,我在这儿,修一批农家乐,怎么样?”

顾大强在城里待过几年,当然知道农家乐是个什么东西,想了想,很轻松地就得出了一个结论:有这个想法的应该是脑壳遭门夹了。

出于对霍千里的尊重,他尽量用委婉的语气道:“农家乐?哪个来耍?村上的人怕不得来哦!镇上那点人也消费不起吧。”

霍千里笑了笑,“我们就按照最典型的林盘风格来打造,面前一个小池塘,然后一个宽敞的院坝,屋后再配上一点菜地和果林,房子就按照咱们之前设计那批院子那样来弄,多留几间客房。”

顾大强皱了皱眉,看着霍千里认真的神情,颇有不解,这咋还劝不住了呢?

他开口道:“霍兄弟,你这个设计,好像也没啥子吸引游客的地方吧?”

“你说得很对。”霍千里点了点头,顿了顿,“那就再弄一个中药材博物馆,以丹参为主,再加上我们能种的那些中药材,搞一个介绍,从种植到加工再到成品,全过程进行一个详细解释。”

不等顾大强反驳,他又道:“嗯,再加一个民俗体验馆吧!把那些你刚才说的那些有意思的东西都加进去,然后再设置点场景来体验,应该也不错。”

“兄弟,你等一哈!”顾大强终于忍不住了,“你说这些,没得人感兴趣啊!你看城头那些农家乐,要不就是搞啥子采摘,要不就是啥子依山傍水,吃特产,我们整这些,哪个要来啊?”

霍千里微微一笑,“怎么没人来,有孩子的人就会来啊。”

“有孩子?”顾大强一怔,然后勐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让那些城里人带娃娃来耍?”

“耍?怎么能叫耍呢?”霍千里调皮地挑了挑眉,“这叫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