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 回程(1 / 3)

作品:《锦绣农家之福嫁天下

一个是养伤的王爷,一个是过来寻人的郡主,岳老爷子说,现在县城的生意都好做几分。

安溆还没跟他说自己不能去县城的原因,听了笑笑,对老爷子道:“我能坐上车感受一下吗?”

岳老爷子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笑道:“行得很,你要是喜欢,这个车厢就送给你了。”

安溆心想您费这么长时间做出来的,哪能要。

提着裙子上了马车,和岳老爷子相对坐好了,车夫挥起马鞭子,马车驶动,一点都不颠。

安溆心想,等以后自己买匹马,肯定要去跟老爷子定做一辆这样的马车。

没做过现在板车的人,根本不知道马儿跑动起来,带动的车厢会有多颠,说屁股敦成八瓣儿都不夸张。

安溆还要顾着自家小推车,没让岳老爷子带的车夫走太远,转回之后,她给老爷子和车夫一人沏了一杯浓浓的热茶。

天阴沉沉的,看来要下雪了。

岳老爷子喝完茶,对安溆道:“你怎么不去县城租个小铺子做生意?县城人多,有铺子也比这样风吹日晒地要好。”

安溆摇了摇头,“县城那样的地方,我们小老百姓可待不起。”

见她言语间不太喜欢县城,岳老爷子没再多说什么,只指着坐在桌子另一边的车夫道:“这是我二孙子岳风,他木工手艺不怎么样,但是在水上混得开,漕运的人都比较团结,以后你有什么麻烦,找他。”

安溆笑着谢了,不过她如今结下不少善缘,别说在这薛家集不会有人欺负她,就是到了樗蒲县,她也多的是同盟。

正如安溆刚才所言,小老百姓生活不易,便很容易抱成团,她的什么方子都不藏私,卖的也不贵,小摊贩们敌对她的,很少。

自然,不会没人不好奇,她哪儿来那么多小食方子,有人问,安溆的说法就是看见大家都喜欢她做的东西,回家就琢磨的。

为此她还让在新安镇读书的小弟,去镇上唯一的书铺给她买了两本跟烹饪沾上边的书。

在古代,烹饪、打铁之类的技术活儿,都是要师傅口手相传,根本没有什么专业书,能找到两本相关的,已是很不易。

不过厨艺无非加炸烹炒,安溆目前卖出的又都是小吃的方子,根本没有什么能上席的大菜,而这些小吃,相比大明朝流行的吃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新巧。

前段时间,安溆还用陈米做了些米粉,根本没用卖方子,好些个做吃食生意的,一尝就知道是大米做的,不就是做成面条样子吗?回去便有人试了出来。

安溆半点不生气,她就是特地做米粉出来让人能仿的,看看,她也不是次次的新鲜做法都能卖成钱。

如此,还真是更多人都不觉这小姑娘之前能做出来那么新鲜小食稀奇了。

毕竟大家常吃的是面条,谁想过用米做?只是人家想到了而已。而且,那小姑娘还提醒鼓捣出米线的那几个小贩,说这米线用陈米做出来的口感更好。

岂不是说,她做的东西,只要能渗透自己做出来,也完全不用买的。

因此,安溆现在每一出摊,最先过来的就是闻讯而来的小贩们。

他们中间的人经常在换,已经有不少人得了方子做起稳定的小生意,且听说生意都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