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如见道心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一六章 点兵出征(2 / 3)

作品:《如见道心

血战的时刻即将来临,超然避世的生活已经结束了。

号角声再起,鹤鸣长天,潘圣临驾驭七鹤宝辇腾空而上。

霞光齐放,修者大军共同进发,他们勇武矫健,一往无前,斗意昂扬的阵容观之极其震撼。

军团开拔即沿最短的路途往东疾行,战事瞬息万变,他们必须在七日之内抵达,那是祖龙令勒令普天修士齐聚的最后一天。

山风呼啸,大军阵势变幻为雁形阵破风而进,速度不急不缓。阳光游动,整支军团在地面投射出怪异的黑影。

东昧之地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仅有低矮的山岭和浅丘,大军尽量避开凡人的聚居地,不希望引起太大的骚乱。尽管已有黎民百姓知晓修真者的存在,甚至听闻过关于妖修的传说。

连续遁行的三个日夜,不断有天南地北的修者应约前来汇合。

漫天人头攒动,嗖嗖的仙剑破空声响彻云霄。

随着蟠渊盟麾下大乘府、翠羽观及逍遥谷修士千人战队的加人,大军人数已逾三千之众。

所有人为共同的目标齐驱并进,这是极其罕见的场景,纵使再渺小的一员,都是不可或缺的战力。

有人吟诵道:“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这是先人屈原追悼阵亡士卒的挽诗,字里行间充斥着慷慨雄壮,激荡人心的感染力。尤其当数千修士齐声唱诵时,壮士出征的英武风姿被渲染得淋漓尽致,那种凛不可犯的阳刚之美被赋予了不朽的情感。

夕阳渐逝,暮色吞没了远方的松林,日夜兼程的急行军,让许多修士深感法力难以为继。

离此一箭之地有条干涸已久的浅溪,溪水的痕迹曾绕着裸露的岩石穿隙而过,仿似一条绸带蜿蜒而下,没有奔腾的喧响,仅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恩泽众生。

慧水!佛家本谓之智慧之水,可洗脱一切烦恼污垢。诸多善男信女趋之若鹜,想求一杯而不可得。

殊不知,喜怒哀乐是天性是常情,可控却不可绝!

佛之发愿上乘、解危救苦,烦恼永无终止。佛说无空无色、无垢无净,污垢无以谈洗脱。

信仰佛胸怀苍生,天性纯真、人性完美,可舍己以渡人。肉身佛则自诩为涅槃佛度人的工具,曲解佛的道义,在愚弄众生。

可惜此慧水非彼慧水,《山海录》记载:慧水宛如神迹,发源及终结地未知,分三段,墨渊为其一,摘星城为其二,青帝陵为其三。

此水富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倘有婴儿天生肢体不全,脏器有缺,或聋或哑或双目不见物,骨疾脑疾等等一类病症,以慧水饮用、浸泡,可不药而愈。

美中不足的是此水流量极少,每段不过里许。摘星城一段被化清门、伽蓝寺和蟠渊盟掌控,常人求之不易。墨渊一段陷于地心,等闲之辈不可入渊汲取。唯青帝陵一段可供黎民取水,治疗疑难杂症。

青帝陵是有些神眉鬼道的处所,惯常匿影藏形,每隔十八年重现于世。

陵现则慧水汩汩流淌,届时至溪旁取水者,何止挨山塞海!陵隐则溪水枯竭,毫无预兆。

燕辞端视着窄浅的河道,行走在神迹的边缘却觉得无比孤单。过度需求决定了资源的稀缺性,而稀缺资源却为少数人所掌握。资源派生财富,财富繁衍权力,权力缔造阶级、塑造世道。当常人缺乏与之抗衡的力量只能苟活在底层时,连一句抱怨的话都是种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