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瑯琊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零三章 整顿海盐(2 / 2)

作品:《三国瑯琊王

但刘容却也不能一下子招募太多的兵马。反正,官府的正式官兵就只有两百人。但另外招募的,不叫官兵,叫瑯琊商队护卫。

这个,其实原本就有的,只不过,原来是叫杨家或马家的商队护卫,或叫船运水手。

瑯瑯县的那些世家大族,平时他们都会通过马家的船只,把自家的产品商货通过水路运送到别处去。

当然,瑯琊县刘氏宗族的海盐也是通过他们的商船运送出去的。瑯琊海盐行业,瑯琊王府方面原本就只负责产出,并不负责中间的贩运运营的事务。

现在,刘容自然要把这个贩运的事也都抓起来。

这些不算是正式的军队,理论上,是可以组建的。

当然,由瑯琊王府直接出面管理其实并不太好,很容易落人口舌,如果落入有心人眼中,很容易被人抓住这些来攻击刘容。

可是,刘容却并不太担心。

现在这样的大汉朝廷,政令出了皇城之后基本就没有什么的威慑力了。

就像张让等宫中常侍派来的所谓钦差天使,刘容都敢杀了,还怕一些攻讦吗?

现在大汉各地,真正造反的人那么多,刘容相信朝廷也不可能在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自己招兵买马造反的情况之下,他们不可能直接就把自己打成反贼叛逆,不会无端逼自己造反。

只要自己表现出一定的强势以及才干,到时候,朝廷怕巴结自己来都不及。岂会轻易的将自己推向一个对立面?

如此,刘容就决定放手大干。

让黄叙、陈远他们先补充满县中的官兵后,继续招募,招足两三千人。

瑯琊县一般不会直接受到山贼强盗的威胁,招两三千人之多,就是为了控制全县,对地方豪强进行一定的震慑。

同时,刘容也让刘立、刘灿,从宗族之内挑选出一千青壮子弟,到时候跟县城的那两三千人马一起训练。

如此,也就等于由黄忠、黄叙父子分别在开阳城以及瑯琊县为自己训练兵马。

但是,这个侧重是有分别的。黄叙训练的,主要就是训练水军为主。

黄忠所训练的,会涉及到各方面的兵种。

现在那些士兵已经开始针对性的训练了,再过一个来月,就算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基本训练。宣布第一阶段的大练兵结束。

到时候,他们也就可以换防,把各县的那些官兵换下来,再进行训练。此外,也该对臧霸的数万山贼兵进行正式的新式训练了。

同时,刘容也打算,正式向臧霸提供钱粮,作为他那数万山贼人马的粮饷。

经过这段时间,刘容相信臧霸也已经对下面的山贼山寨人马完成了一个初步的整顿。应该按原来的计划,完成了对那些山贼兵的登记造册等等的工作。

这些,刘容等处理好瑯琊县的事儿之后,会亲自巡视一遍臧霸的山寨情况。

刘容现在,要对瑯琊盐业进行一个彻底的整顿。

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对于各个盐田,刘容决定不让一般的百姓私自经营的。也就是不再准许有个体盐农的存在。将所有的盐农都吸纳进瑯琊王府,让他们以雇佣的方式为瑯琊王府制作海盐。

这其实就等于瑯琊王府是公司,他们盐农是员工。

这是按月给他们发薪酬,让每一个盐农的收入,都要比他们自己个体生产海盐所收获的都更多。

并且,从此他们也不需要再看天时,哪怕他们一年都因为天气问题,没能生产出海盐,但瑯琊王府方面,都会照常给他们发放薪酬。

这样的举措,那些盐农还真的觉得挺新鲜的,并且也更容易接受。

如此,盐田、盐农都等于收归为瑯琊王府所有。

然后就是对盐田进行改造,扩大规模。

要知道,一些盐田,其实就是全靠海水涨潮,海水倒灌进盐田来晒盐的。靠天然盐田来生产出海盐来。

如果离海边远一些的地方,那就不能作为盐田了。

可刘容现在让人弄出了水车,完全可以将海水运送到离海平面更高更远的地方,可以扩展更多的盐田。

另外,刘容打算让人去探矿,希望可以探测到煤矿出来。有了煤的话,刘容也可以让人进行人工大量批量煮盐,不用只依靠天时吃饭。

如此一来,海盐的产量自然是大辐度增加。

还有,刘容以后不再售买粗盐,刘容要制作出更精细的精盐出来。

但这并非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这整个大汉的身体健康的问题。

精盐对人体无害,并且没有粗盐的那般苦涩的味道,会更加的美味。

说真的,刘容来到这个三国时代一两个月了,他真的也有些受够了这个时代的饮食。

缺了太多的调味料,连辣椒也都没有,就是盐也都是一些粗制的盐,杂质很多。吃多了不仅对身体不好,还很难吃。

更让刘容受不了的是,这个时候的大汉,其实还没有铁锅的,没有炒菜的概念。一般的饮食,都是蒸煮、卤。

刘容觉得,自己要做的事很多,但做了一些更重要更迫切的事,然后才慢慢的改变一些东西。

如饮食方面,那就先从食盐开始,慢慢的一点一点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