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备前宰相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十三章 壬辰倭乱(16)第一次平壤之战(下)(1 / 5)

作品:《备前宰相

其实这一战怎么都不能说是胜利,日军虽然守住了平壤城,但是第一军团主力战损严重,几乎可以宣告小西行长的征朝之役结束。

反观明军这边,虽然主力损失1/3,但是战力尤在且军容较为整齐,不然也不可能面对日军的追击依旧有余力反击了。

所以综上所述,明军撤出平壤更像是战略性撤兵,虽然在战术上失败了,并没能拿下目标平壤,但是在战略上保存了实力。

反观日军这边虽然保住了平壤,但是在战略层面上却是失去了主动权,是切切实实的战败了。

而在祖承训看来自己也并没有战败,从平壤逃出来之后,带领剩下的明军经由顺安向北撤兵,半夜抵达安州城外。

安州是彼时朝鲜平安道兵营所在地,也是朝鲜部队聚集阻挡日军进一步北上的大本营。

刚刚回到城内,他便将朝鲜翻译唤来,让朝鲜翻译对朝鲜都元帅金命元这么禀告道“五今日多多杀贼!虽史儒不幸战死,盖因天时不利也,不能歼贼,当添兵更进。告知尔等宰相,勿忧!浮桥亦不可撤!”

然而嘴巴有多硬,身体就有多诚实。

当日金命元不再安州城内,祖承训随即以需要与朝鲜王和金命元商议进一步作战部署为借口带着明军继续向北撤退。

撤到嘉山时候,与另一队郭梦征所部会和,清点兵员、军马后发现只剩下2000余人,军马不足1300匹。

关于明军战损的情况,与前面明军战败的原因一样,明人所书的《两朝平攘录》由与其他史料明显的不一致,书中所说300骑兵仅有祖承训等数十人身免,大军全军覆没。

长期以来,这个说法在中国流传很广,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甚至成了明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这是万历朝鲜之战中少有的败仗。

但是试想一下若是真的如书中所写的那样,祖承训丧师辱国,自己仅以身免,又怎么可能在后来被重新重用呢?早就在回到逃回来不久便被砍了震慑三军了。

根据朝鲜《宣祖昭敬大王实录》记载,明军阵亡人数大约是300人,这是朝鲜王李昖命礼曹判书盈根寿询问后得到答复。

这一点与日本的历史记录是可以相互应证的,根据松浦家臣《吉野甚五左卫门觉书》的记录:“明军联合鞑靼6万骑入平壤,折损2000骑而还。”

很明显吉野甚五左卫门在这里对战况进行了夸张,但是也没有如《两朝平攘录》所记录要到全军覆没的地步。

而根据左贺县立名护屋城博物馆所藏的小西行长向秀吉禀告的书信,明军也不过被斩杀了1000多人,日军自身战死50~100人罢了。

可以理解日军对战果和自身战损的春秋笔法,但饶是如此依旧没有如《两朝平攘录》所记录要到全军覆没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