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册封仪式(1 / 1)

作品:《当孙十万成为完颜构

!--go--

宋人和金人的册封仪式的确安排起来有难度,而只有秦桧这样的人,才能将这个仪式安排的妥妥当当。

因为光有才华是没有用的,有才华的人不屑于做这样的事情,更不会采用行贿等手段让金人妥协。而只有又有才华还不要脸,才能够将这件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

而秦桧刚好就有这样的才能和脸皮,他的计划很是成功。这个计划和若干年后美国总统和日本首相的会面有的一比,一边得到了面子而另一边得到了里子,明明是不平等的两方看上去非常的平等。

在计划上,这样的册封仪式是很成功的,至少在仪式开始之前,大部分人包括秦桧都是这样认为的。

仪式的开始是金人的使节见过大宋的统治者。

“下官左宣徽使刘筈见过官人。”随后他拱了拱手,向宝座上的宋人统治者行了一个礼。

这句话是秦桧想出来的,从金人的官职上说,被金人的册封皇帝自然比小小的左宣徽使大的多,所以刘筈自称为下官没有任何的问题。而对于宋人来说那个下官也是一种谦卑的表现,自然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而官人这种说法,是对于皇帝的一种非正式称呼,从金人看,他们没有正式承认皇帝,而从宋人看,这是对于赵构的尊重。

至于那个拱手的礼节,有一个哲人曾经说过:“不要在意细节。”虽然在场的众人都没有听说过这句话,也不认识这个哲人,但是他们的心中想到的都是这样的一句话。

因为有些廉耻的宋人早就称病,没有参加这个仪式,比如韩世忠等人。

而秦桧也乐得这些人不参加,在他的眼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些主战派来了也只会破坏仪式的气氛,让现场更为的尴尬。只要这个仪式没有来的人,他秦桧已经一个又一个记下来,等待着日后算账,只要宋金之间和平了,那么那些主战派在赵构的心中就没有任何的用处了,可以被处理了。

只是秦桧没有想到,在他眼中不开眼的可不是只有反对派,在上面高高在坐,似乎对于这个仪式应该只有满意的那个人也对仪式不满意了。

“官人?”孙权轻哼了一声,他似乎对于这个称呼很不满意。

本来他都默认了这个称呼,但是想起了要破盟的事情,他自然也要在这件事情上做点文章。

秦桧对于赵构的行为很是意外,在他的眼中,赵构绝对没有胆子会在这件事情上提出反对,更何况在这件事情上金人真的很给面子。

“这是两国相交的正式场合,用这个称呼似乎不太对吧。”孙大帝说道。

这句话的确说的很有道理,就算两个人再熟,在正式的场合也必须要用正式的称呼,这样的私底下的称呼是很不礼貌的,更何况,孙大帝一点都不认识刘筈,甚至第一眼还不知道这个人的名字该怎么读。

这样的问题就将刘筈逼到了死路之上了,这个问题非常难回答,如果称陛下,这个时候金国还没有册封宋人,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不称陛下,显然从刚才的语气看有些来者不善。

在刘筈还在思考着对策的时候,孙权又憋了他一眼,而就是这一眼,让刘筈做出了不一样的决定。

因为孙权的那一眼之中充满着对于蛮夷的鄙视,似乎那些蛮夷是他的手下败将,他丝毫没有考虑到,在战场上占上风的可是他们这些“蛮夷”,而祈和的则是自诩为文明人的大怂。

这样的风气必须要打压,不能因为现在和平了,而放弃了对于金人的畏惧,不然之后的岁供可能收的就不顺利了。

刘筈虽然官职小,但是他也是金人的官,背后站着的可是整个大金朝,更何况他不认为这个为了议和会杀死自己大将的人有胆子和自己翻脸。

“您还不是皇帝,我还没有进行册封。”打人不打脸,但是刘筈想要打的就是赵构的脸。

本来他在这个仪式上就没有完全按照秦桧的计划进行,有一点小小的想法和改动,来彰显出大金的威仪。这并不是因为秦桧的土特产没有孝敬够,而是因为秦桧的土特产不足以让他牺牲自己的前途。当然收了土特产还是要给秦桧面子的,收钱办事,所以他的想法和改动是小小的,而不是大大的。

但是宋人的做法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而随即,被激怒的刘筈打算进行自己原定的计划了,在仪式上好好羞辱宋人。

“我是不是皇帝自然有天下公论,轮不到你这样的蛮夷来说。”孙大帝的话语也不客气,直接来了蛮夷论。

“不知道写降书祈和的人是谁?”刘筈问道。

“不知道谁是儿子,谁是父亲?”刘筈继续问道。

“不知道谁被我们打的丢盔弃甲,疯狂逃窜。”刘筈的话语句句都直面人心,即使来参加仪式的秦桧的人,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甚至连秦桧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不过这些人都没有人发难,因为他们都知道,向金人“投降”这件事情的背后自然有着赵构的意思在,这时候他们不知道该帮哪边说话。

安慰金人刘筈,这就做实了他对于赵构的侮辱,他们不清楚这样做的后果,而帮助赵构斥责金人,如果最终惹怒了金人,说不定就会成为替罪羊。毕竟那个赵构可是连岳飞都可以卖的存在,说不定金人一发怒,说不定他就成为破坏宋金两国邦交的罪人了。

一时之间整个朝廷噤若寒蝉。

在所有人之中,孙大帝是少数听了刘筈的话语没有愧疚的人,因为这一切都和他没有关系,赵构做的事情为什么要算到他孙权头上,虽然他用了赵构的身子,不过现在他也要为赵构讨回场子。

秦桧虽然感觉有些不对,但是作为仪式的设计者,他打算开口中断这样一个尴尬的气氛。

不过,他没有开口,因为大帝在他之前开口了。!--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