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秦朝当神棍 / 章节正文阅读

(2 / 3)

作品:《我在秦朝当神棍

反正……能挣钱就行了。

于是,杨恢自己印了一百份。两文钱一份去卖。

不到一刻钟,被抢购一空。

杨恢大喜,又加印了五百份。

一个时辰之后,又被抢购一空了。

杨恢看着这几千钱,有点难以置信。这……这……这东西来钱这么容易吗?

这比种田轻松多了,也比经商稳多了。

有了第一期小报打下的名气,杨恢第二天又出了第二份小报,这次印了一千分。然后又赚了几千钱。

杨恢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因此他给自己的小报起了个名字,叫灰色小报。

这个小报,一方面是在纪念自己的名字。另一方面,是因为杨恢总是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卖报。

这时候官府的人还没有上来,不会被抓。

每次杨恢带着报纸出来的时候,都能看到东方灰蒙蒙的天空。

早晨的清冷,创业的辛苦,给杨恢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此,他把自己的报纸定名为灰色小报,作为纪念。

每当杨恢抱着报纸出来的时候,他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不是害怕辛苦,是害怕辛辛苦苦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就譬如编报纸这种事,他就能做的津津有味。

杨恢的生意做的越来越顺利,一个月之后,他每天的收入都能达到数千钱。

杨恢觉得自己有点忙不过来了,于是他雇了两个人。

这两个人一个帮着杨恢油印,一个帮着杨恢卖报。

后来,人数越拉越多,杨恢的灰色小报,甚至有了记者。

只是,他这些记者,和旁人的不太一样。

人家正规的记者,是要在街上采访的。但是灰色小报的记者,总是打扮成一幅闲人的形象。

其实,他们原本就是闲人。

你看见三五成群的人扎成一堆,谈天说地。没准角落里那个穿着破棉袄找虱子的男人就是灰色小报的记者。

你看见一群女人蹲在河边洗衣服,没准其中一个大娘就是灰色小报的记者。

你们两口子在家中吵架,互相咒骂对方的亲族,没准趴在墙根那偷听的人就是灰色小报的记者。

灰色小报的记者,无处不在,但是又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身份。

这是一个很隐秘的组织。

杨恢的产业越做越大,他终于如愿以偿,买了大房子,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但是得到这一切的时候,杨恢发现,他对这一切已经不感兴趣了。

有衣服千百件,穿的过来吗?有金银几百箱,花的完吗?有美食无数,吃得下吗?

杨恢叹了口气,忽然觉得自己最爱的还是事业,在报社里面的时候,是最快乐的。

因此,他始终奋战在第一线。

可是最近,杨恢有点不安了。

因为有人主动送上来了素材,而且这些素材……都有点奇怪。

大部分是关于商君别院的。

杨恢是半路出家做报纸的,但是他有这样的天赋,他天生能创造出各种理论来。

他知道,商君别院是热点话题,只要带上商君别院四个字,报纸往往卖的特别快。

比如说,刘大爷家的狗丢了,你出一篇文章,说刘大爷家的狗丢了。百姓们大多数是不会理睬的。

但是你告诉大家,刘大爷家的狗是商君别院的同款,那就有不少人要看两眼了。

但是如果你再标题上写上:商君别院同款狗走丢。

百姓们就会忍不住去卖报纸了。

所以,杨恢喜欢有关商君别院的话题。

可是最近这些消息,让杨恢心里不踏实。

这里面揭示了商君别院很多内幕。

这些内幕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起初的时候,这些内幕多半是在说商君别院里面的新发明。

比如可以飞起来的船。

杨恢拿到文章的时候,文章写得很简陋,只是说商君别院已经研究出来了。至于这船的原理是什么,这船怎么使用,会产生什么后果,一概没有提。

杨恢挠了挠头,觉得这样卖不上好价钱,百姓们不会买账的。

于是杨恢抓耳挠腮,想了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