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诸天反派的逆袭 / 章节正文阅读

诸天反派的逆袭 第五章 玉漱(1 / 4)

作品:《诸天反派的逆袭

    造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造出一批纸需时四五个月。

    手工造纸共分八个步骤,其中最费时间的就是“晒白”这个步骤。

    光是这一个步骤,就需要两到三个月时间,因为纸浆根据材料的不同,是原本的颜色,或灰白、或浅黄、或棕色。

    在这个没有漂白粉的时代,便只能依靠日光照射,直到晒成白色。

    当然,灰白色和浅黄色的纸,也可以直接使用,没什么问题。

    但棕色肯定不行,本身颜色就较深,写字看都看不清。

    第一批纸李慕还是想造出白纸,因为白纸才是最完美的纸,美观程度甚至超过绢帛,看着比较珍贵。

    日后可以将纸张分档次,白纸只供应皇室和卿侯阶层使用,产量少一些也没关系。

    士大夫阶层和民间用本色纸,在这个阶级分明的时代,这种做法也更符合权贵们的心意,可以让他们体现出优越感。

    李慕下令在公子府较为偏僻之处,建立了造纸作坊,并调集一批官奴,负责材料的收集。

    在作坊的基础设施全部准备好时,材料也已到位,李慕从中庶子中挑出一人,专门跟在他身边学习造纸的技术。

    他日后不可能专门负责这件事,所以得培养出一个专门管这事的人。

    而中庶子作为扶苏的贴身侍从,自然是扶苏最信任的人。

    且先不论在扶苏手下做事,有没有这个必要,但光是他这态度,任何主家都会十分舒心。

    工匠都是由公子府的部分木匠和篾匠充任,造纸也是需要一膀子力气的,有手艺的人学起来也快。

    造纸的第一个步骤是“泡料”,也就是将材料放到水中浸泡,这个过程根据材料的不同,需要浸泡七天到半个月。

    竹子需时最久,要泡半个月,稻草仅需七天,树枝麻杆得泡十天。

    造纸效率最高的就是稻草,用稻草造出来的本色纸为澹黄色,可以直接使用。

    但这个时代可不像后世,稻草的数量并不多,所以李慕得用上所有可用的材料。

    蒙恬离开的第二天,他派出的人就来到了公子府,是一个名叫徐彦的副将。

    李慕将材料泡上后,就跟着徐彦去了城外蒙家军大营。

    蒙家军三十万大军,大部分在边境督造长城,常驻咸阳城的只有五万兵马,专司卫戍咸阳。

    徐彦也知道,那套马具与来复连弩出自李慕之手,是以对他十分敬重。

    如今他要助秦军改良兵器,对他们这些将士来说,更是天大的喜事,是以对李慕言听计从。

    蒙家军大营设在距离渭水不远处,这倒是十分方便李慕行事。

    “徐将军,这附近可有水流湍急之处?”

    徐彦闻言立刻回道:“渭水向来平缓,不过有一条支流,河滩甚浅,但水流湍急。”

    李慕高兴的道:“甚好,徐将军且唤军中工匠前来,咱们去那支流处。”

    “诺。”

    要改善兵器,首先就得改善冶铁之法,提高铁的品质。

    这个时代的冶铁法还是“块炼铁”,即在较低的冶炼温度下,将铁矿石固态还原获得海绵铁,再经锻打形成铁块。

    这种冶铁方法不仅效率低下,且铁的品质也不高。

    李慕也没打算搞什么太超前的东西,太超前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和工艺水平也跟不上,且会大幅度改变历史。

    但哪怕只是超前几百年,达到东汉时的水准,在这个时代也已相当先进。

    高炉这是基础中的基础,这玩意也并不难建造,用粘土和石块便可建成。

    他之所以要找水流湍急的地方,便是要建造“水力鼓风炉”,简称“水排”,这是东汉光武帝时期才出现的东西。

    有了这玩意,什么“炒钢法”“灌钢法”,都能轻易实现。

    如此一来,大秦由青铜时代过渡到铁器时代的推进速度,将会大大加快。

    水排和高炉造好后,便只等矿石和燃料到位,这是需要和少府那边对接的。

    但有扶苏亲自过问,问题也并不大,始皇那边他自然已经得到许可,几天时间应该就能搞定。

    李慕便趁机回到造纸作坊,开始主持造纸术的第二步“煮料”。

    至此,李慕开始两头跑,彻底忙碌起来,也顾不上小月了。

    小月大部分时候独自练武,偶尔找几个相熟的侍卫切磋剑术。

    要么就跑去亲兵营,找将领切磋长兵器武艺,同时训练骑术,掌握骑战之技。

    她虽只习武年余,但这个时代的武夫,又怎么可能是她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