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仿佛误入了吐槽役培训基地(2 / 3)

作品:《为什么我是反派还自带吐槽役

对此李海波自然是又好气又好笑。自己明明就和这货不是一个阵营,莫名其妙就被划到了一条贼船上,那到时候真出了事,他要是再偏向林天宇,岂不是仿佛自己不做人?

然而凌耀的解释确实:没有啊,听我解释,他们瞎扯,猜的事怎么能作数呢?现在林天宇才是特情局新人头牌啊,你和特情局有合作不是很合理吗?

很合理个屁,把你丢进恒河里还差不多呢。李海波当然知道凌耀这一波装傻会很奏效,但问题是,到底是谁提供了这个机会,他自己难道不知道吗?

他谁都可以骗,但心里这一坎又怎么可能轻易过去?

但眼下,也只能如此了。毕竟不仅是他,他在黑市还有一整条唐街的人“嗷嗷待哺”,没理由为了一点心里的过不去放弃这么大块肥肉。

如果能越过南博图,直接和特情局更深入地合作,对他来说当然是大好事。

不过……

“你不会到了京都又招惹到林天宇吧?”

李海波上下打量着凌耀,满脸的不信任。

凌耀一听可不得了,就差吹胡子瞪眼了:

“怎么说话的,啊,怎么说话的!哪次是我主动招惹他啊,这不都是他自己撞上来的嘛!我这么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没事儿干嘛招惹大鲨笔……最后一句你可以当没听见。”

李海波:我听见了啊喂!虽然也没什么好反驳的就是了……

“你放心好了,你自己嘴巴闭紧,没人能把你捅出去。”

凌耀本来也只是开玩笑,因此语态愈发轻松起来,

“我这次主要是去体验大城市的医疗水平的,又不是去和谁掰头的,肯定不会遇到林天宇好吧……应该?”

李海波:请你把最后两个字去掉!

说他一点都不担心凌耀和林天宇起冲突那是假的,但真要是起了冲突,他也相信百分之八九十是林天宇主动挑起的问题。他们俩坐在这聊再多,也没有意义。

其实他更好奇凌耀是去京都干什么的。

虽然凌耀偶尔也会和他抱怨诸事不顺,吐槽听说林天宇在京都“大开杀戒”、“大展宏图”,“博图这种励志的名字应该送给他才是”。

但在李海波看来,凌耀虽然风声不显,但做出的成绩未必比“装逼大于贡献”、“利己大于利人”的林天宇要少。

林天宇如今已经经受住第一波小家族的挑衅试探,并且通过展露医术和战斗能力,再加上隐约透露出去的“特情局背景”,获得了一部分家族的投资;甚至还勾搭上了几个权贵,挂职了大企业的职务。

毫无疑问,这是京都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与此同时,林天宇黑百通吃,也黑白通挑,很快在京都树敌无数。哪怕李海波并不知道“主角”“套路”云云,也知道这是林天宇惯走的风格:在悬崖上走钢丝绳,步步惊险,仿佛这样才能吸引眼球,博得喝彩。

事实也的确如此。无论是报纸新闻,还是八卦论坛,所有人都在谈论“林天宇”这个名字。

而李海波总结下来就是,林天宇换了个地界,接触人和事的级别不断抬升,涉及权力和金钱的斗争不断升级,但依然行事如意,不怪乎人们惊叹和艳羡。

但本质上和在丰城所做之事并无不同。

而相比之下,凌耀在丰城所为则更像是一场攀登。

无论是入门丹药的量产成功,还是普适性内修法门的进一步修行,又或是新型附魔子弹及其配套装备的研发生产,再或是气燧能源与连锁机关项目的研究实现,都是可以直接兑现、转化为实战力量的重要研究成果。

凌耀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毫无疑问,他是这些项目的绝对领头人。

他所做的,就像是慢条斯理地收拾行囊、慎之又慎地清点装备,精挑细选地寻找队友,然后出发,然后一点一点向高耸入云地峰顶而去,步履艰难,行程缓慢。

但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而且,他带着那么多人同行上路,并且励志带领更多的人一起登峰。没有人会怀疑他的能力、他的目标、他的理想。

哪怕是当初基于年龄和身份对他千防百防的特情局,也在逐渐提升他的地位,放大他手中的权力,甚至开始关心他的身体健康。

否则哪来的什么“体验大城市医疗水平”的安排?真以为这是批发待遇?

当然,“南博图”的名字绝不会像林天宇那样出现在大街小巷、闲言碎语之中,但这个名字日后一定会出现在历史书上。

而如果说在林天宇手下干活,是一种直截了当的利益交互,那么和凌耀的合作,则有一种微妙的、推进了文明进步的豪情。

李海波自嘲一笑:原来黑市的人也会有生出如此感情的一天,这也太奇怪了。

凌耀当然不知道李海波心中的百转千回。更何况他做这些事,驱动他的反而更多是兴趣和爱好——研究嘛,芒生大世界的老本行咯。

这一年来他投身于处于丰城的工作,除了在吐槽役的短信里还时时刻刻传来的“主角”消息,让他多多少少能了解到一些林天宇的情报,他似乎已经彻底摆脱了所谓“剧情”的命运,在自己的事业上不断发展。

因此这次返京,他甚至已经失去了当初重返丰城时那种“鼓起勇气面对主角带来的疾风暴雨吧!”的心态,显得颇为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