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衡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九十四章 赤霄立府辟太清(一万字大章)(2 / 4)

作品:《衡华

中天仙坊,伏白唐焦急道:

“他疯了?他重头再来,何时才能到山顶?“

拜师礼如此郑重的事,如此胡闹。万一惹得赤渊不满,不再收他为徒怎么办?

他起身频频往山下看。

默默思量一阵,果断对伏雪客道:“咱们也下去陪他!”

“嗯?”伏雪客先是愕然,随后反应过来。

对,没错。

伏家三人只要同气连枝,团结起来。要么,一起拜师;要么,一起出局。想来,赤渊断然不会让三人全部出局。

他也站起来,和叔祖一起往山下走。

……

“你家族人倒是齐心。”

水镜面前,一位劫仙对伏玄戈调侃道。

伏玄戈看向说话之人。单灵庆,赤渊八子之一,也是度过二劫的真灵境高手。传经长老们的领袖,蓝和甫便是他的徒孙。

尴尬一笑,伏玄戈拱手行礼后,继续看水镜。

“人家是明悟盘山路本质,窥见地脉运行之妙,参悟‘纵地金光法’,你俩去凑什么热闹。”衡华摇了摇头,对卜玄道,“前辈,不介意我出手拉一把吧?”

卜玄点头默许。

只见青年手掌拂过水镜,青赤仙气自水镜投落,中天仙坊周围立浮祥云把伏白唐、伏雪客拦下。

这一手玄妙精巧,看着几位劫仙眼皮跳动。

卜玄施展“圆光水镜法”是依托自家道派的法力真元。伏衡华施法干涉,其法力真元属性却与卜玄的法力相容。足见其对赤渊道法的认知层次。

……

伏白唐二人刚有动静,忽见周边环境变换,熟悉的声音在空中喝道:“别犯傻,继续你们的山路试炼。伏丹歌是另有机缘,你们没瞧见,他走上来的速度都比前次要快?”

伏丹歌沉溺幻境,跟着二代祖师的身影逐步前行。地脉之力加身,通体闪耀金光,比前番上山快了数倍。

伏白唐和伏雪客停下,四下寻找伏衡华的声音来源。

“我就在神元大殿,你们速速上来吧。当然,若是你们有机缘领悟‘山脉之妙’,也能快些过来。”

“……”

二小茫然,彼此对视后,默默往山上走。

我俩的悟性可不如您,顿悟什么的,跟我们无缘啊。

……

衡华撤去法力,见赤渊众人若有所思盯着自己,他微微一笑,继续等待“三小”上来。

“小友这一手《大赤天书》,果然与我派道法契合。”

劫仙灵庆幽幽道:“若非得知小友来历,恐怕都要认为是初祖在外的别支传承了。”

“前辈看过我那篇不成器的功法?”

“虽然劫仙之后狗屁不是。但劫仙之前的诸多境界修行,我也没多少修改的余地。”灵庆说话毫不客气。

“我听师兄说,你将此书赠给我派。不知你有没有兴趣,在赤岳开坛讲法?”

“在赤岳?我来?”

伏衡华一脸困惑。

这也行吗?

单灵庆笑道:“我派以山历为尊。昔年在东莱时,亦有诸多山历大家来赤渊讲道。哦,其中一人你可能还认识。瑾仙娥,她们三山岛的祖师,昔年曾来我们赤岳讲‘三山三海法’。我家还留着当年的记录。小友回去时,可以给三山岛带回去。

“对了,山历这边,你可能还认识我一位故人——火凤道人。”

火凤道人与伏家的渊源,早已被凌家告知赤渊道派。

“!”

衡华错愕后,似有所悟的点头。

覆洲至今有一千六百载。

以元婴宗师的年岁看。如果在覆洲前刚刚入道,眼下应该正忙着为渡雷劫做准备。而这些度过雷火的劫仙们,自然都是当年那一战的当事人。

对东莱,他们都是功臣。

只是碍于东莱环境变换,再难供赤渊道派修行,他们才不得不离开。

“前辈。我可以在赤渊道派讲道吗?除《太清大赤书》外,讲解七十二地煞术如何,兴许能帮贵派弟子增加一些保命手段。”

单灵庆看向卜玄,掌山道人笑道:“如此,自然甚好。”

地煞七十二书,当年杨岱也带回来了。只是杨岱当时顾着和东墨阳对决,有些要紧东西没有学到。

伏衡华这位开道者愿意亲自来讲,赤渊道派自然欢迎。

“回头,我让单师弟划一座山头给你。除却邪魔外道的东西,仙道正宗的法子,你都可以讲。”

衡华眉头一挑:“太玄金丹道也……”

卜玄轻笑道:“你要能讲出一本《太玄天书》又如何?回头若真有弟子肯随你去学习太玄道法,我许你再来一个太玄别府便是。”

虽然听闻伏衡华与玄微派的关系。但他不认为太玄道统的人会将自家道法无私传授。更别提,当今的玄微各派如何持有正统“太玄天书”?

……

伏白唐、伏雪客在盘山路上不断前行。

巳时过半,伏丹歌已从后方追上来。

他身上的金光越发厚重,灵神更加沉浸于地脉记录的历史。

不只是二代祖师开山路,三代祖师、四代祖师乃至每一个神州时代的赤渊弟子,都在这条山路留下自己的足迹。

看着一位位赤渊高足从山道走过,看着赤渊道派从师徒二人,逐步扩张为天下第二的大道派,气象之昌隆,让伏丹歌不免心折。

在这条山路上,他看到赤渊主导“移山倒海”计划,重塑神洲格局。他看到一位位山历高人来此拜访,共勘“山历”体系。

直到有一日,赤渊依靠“山历”夺走太玄道宗话语权,将山门挪移到“中天”,即东莱神洲的中央地带。

这次挪移山门,是全派上下齐心而动。二代祖师亲自作法,将自己入道之时打造的盘山路,一并挪移到新山门。

“难怪,难怪这条山路记录赤渊的历史。原来就是最初的那一条吗!”

初祖寻山修行走过的路。

二祖求仙问道,开辟的路。

这条路本身,便承载着赤渊道派的传承与气运。

伏丹歌的速度更加快了,他的身体受到山路地脉的洗礼,杂质尽数消去,真元属性越发精纯,竟有一丝丝丹元气象。

见伏丹歌从身边超过去,伏白唐脸色变幻。

虽然在为伏丹歌感到高兴,可心中也有一些焦虑与不甘。

年纪相仿,平常时常打闹。但辈分上,自己可是爷爷。

看着孙子超过自己,不免有些焦急。

“雪客,我们加把劲。你还能加速吧?”

突然,他听到身边的笑声。

“山有脉络,贯通古今。这是伏丹歌的领悟吧?可是,依山傍水,山海并行才是我的路。”

他身边浮现层层水光涟漪,与盘山路也有了一种奇怪的共鸣。只是与伏丹歌的速度相比,慢了不止数筹。

“我先行一步。”

和伏白唐打过招呼,伏雪客也快步向山顶而去。

“……”

伏白唐一脸茫然。

两个孙子都靠着稀奇古怪的手段加速了,自己怎么办?

怎么到头来,自己是最后一个?

“哼——外力有外力的好处,但没有外力,你就不修行了?长路漫漫,你只能靠着别人走?”伏衡华声音在耳畔响起。

“自然不是,”伏白唐不假思索道,“修道在己,外力加持终不得长久。”

明白是伏衡华劝告,他收摄心神,按照自己的步调,继续从中天仙坊向上走。

慢又如何?

坚定本心,才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