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小秀才和大猎户 / 章节正文阅读

小秀才和大猎户_第105章(1 / 2)

作品:《小秀才和大猎户

林安只道不敢。

县太爷却笑道:“我看过子默的文章。子默文章轻灵隽永之余,不忘关心民生,爱惜百姓。我从前虽只和子默有过一面之缘,却如同已经相识数年的老友,不愿白首如新,但求倾盖如故。”

林安没想到这位县太爷会想要与他交好,心下不明其意,只是对方姿态放得这样低,却也拱手笑道:“宋大哥如此,正是子言之幸,求之不得。”

县太爷姓宋,名瑜,字乐瞻。

林安唤他宋大哥,果然让宋瑜笑容更深。

二人谁都没有提陈恪的事情,宋瑜只带着林安看他别院的景致,待到饭时,就令家仆将蟹宴摆在四下皆是水的亭子里,与林安划船到亭子上,吃蟹饮酒。

二人并不论诗词,只论民生。

林安初时还在怀疑宋瑜此举的目的,到得后来,见宋瑜果真是关心百姓生计,并非只是一心追求自己官位之人,心下感慨之余,倒也多了几分真心。

二人你来我往,互相试探,到得一场蟹宴吃完,又赏了菊/花,却当真已经“倾盖如故”。

毕竟,宋瑜曾经做过秦修然男妻,从他十六岁中了秀才后,就嫁给秦修然,及至六年后院生涯,幡然悔悟,重新拾起科举之事,三年后中举后又考中进士,于殿试之前,向秦修然讨得一份休书,终于重获自由之身。

而林安和秦止的婚约一事,虽然未曾大肆宣扬。但林安从前和秦止一直形影不离,若有人相问,林安也从不避讳的会说秦止是他的未婚夫,不管对方是何人何种身份,林安对秦止的介绍,从未有改变,因此宋瑜这个县太爷,也是早早就知道了林安之事,这才对林安另眼相看。

只是待得天色将晚,宋瑜欲留林安在别院,痛饮一番,不醉不归,林安却推拒了。

“实不敢瞒宋大哥,我亦愿意留下,与宋大哥痛饮。只是我师父之前嘱咐了我,若回华阳县,必要去他跟前讨教功课,是以……”林安抬头看看天色,苦笑道,“是以子言现下必须要告辞了。”

宋瑜奇道:“师父?子言拜了何人为师?”

“刘夫子。是……”林安将刘夫子的名讳说了出来,然后又道,“三年前我被冤枉科举舞弊,被下大牢,正是我师父千辛万苦,为我之名声和功名耗尽心神。若无师父,我今日仍会背着科举舞弊的骂名,不得翻身。师父待我之恩义,林安无以为报。”

宋瑜目光微闪,叹道:“怪不得。”

林安正欲相问,宋瑜却不说这件事了,只亲自将林安送出别院。

自始至终,宋瑜都没有介绍跟在他身后的陈恪。

林安在吃蟹时,已然与宋瑜说过,他现下/身边唯有一个妹妹,不欲妹妹早嫁。

宋瑜玲珑心窍,听得这一句,就知道林安是看不上陈恪——亦或者说是看不上陈恪家中的情形了。

因此自始至终,他也没有再提及这件事。而陈恪也心中有数,只低着头,没有说话。

只等分别之际,林安看了陈恪一眼,才夸了一句:“陈公子年少有为,将来必成大器。”

不过这个将来,他却不愿让他妹子去等。

宋瑜、陈恪皆知起意,叹息一声,只当是无缘。

却不想林安这句话一落,往马上一坐,却有一柔弱的妇人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直接双臂张开,就往林安马前一跪。

“恪儿他大舅兄,聘礼一事好说,你万万莫要因恪儿他还未中举,你却中了举,就不认这件婚事了啊!”

一番话说得林安面色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