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儒道至圣 / 章节正文阅读

分节阅读 240(2 / 2)

作品:《儒道至圣

飞页空舟,是大儒以字化舟,翱翔于九天。

空行楼船同样是以一张圣页和一个“船”字化为为楼船,不同的是。书写者是半圣!

而且大儒的飞页空舟十分简陋,就是一张大纸片,可空行楼船则不一样。字与纸直接化为大船飞于空中,这就是半圣和大儒的区别。

大儒微言大义,字字有莫大威能,而半圣则是一字一天地。

空行楼船是极为尊贵的象征,哪怕国君出行也难以乘坐,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时候用来运送大量重要人物。

哪怕空行楼船再贵重十倍,方运都不至于那么惊讶,让方运惊讶的是背后的意义。

这次是孔家家主相赠,那其中的意义就显得耐人寻味了。

孔家与其他世家不同,孔家的每一位家主都可获得孔圣遗留的力量,获封半圣。

所以,无论各世家如何兴盛或者衰落,永远动摇不了孔家的地位。

孔家极少参与各家之争,无比超然,很少参与各家事务,但任何细微的举动都会被十国关注。

这一次孔家家主竟然相赠空行楼船,不要说方运等人,连几岁的蒙童都能看出孔家对方运的维护之意。

“请替我谢过衍圣公。”方运向孔德论作揖道。

“你在圣墟之功劳,换这区区空行楼船足够。”孔德论。

李繁铭笑道:“我们之前还在讨论如何去夕州,现在有定论了,一起坐空行楼船去!”

“我这个半圣世家的子弟坐过大学士的平步青云,坐过大儒的飞页空舟,却从未坐过空行楼船。方运,托你的福,以后我也是坐过空行楼船的人了。”孙乃勇开玩笑道。

“这空行楼船价值百万,一般只在古地增援中使用,咱们哪里有机会乘坐。”

“等咱们成了进士,就有机会去荒城古地,不急。”

“东门就要到了,我们在门口等一等,不久之后,家里人就会把空行楼船送来。”

墨杉道:“到时候就要麻烦李大学士,我们都是举人,几十人的才气加一起还不如您一个人的零头。”

孔德论却微笑道:“孔家还附赠两位驾船人。”

众人再度惊讶于孔家的大手笔,这空行楼船至少要大学士才能驾驭,孔家附赠两位大学士,那就不仅仅是赠礼了,恐怕跟圣院有关,用以保护方运。

“不愧是孔家,我心服口服。”

“跟孔家一比,荀家差远了。”

“平时的荀家不至于这个样子,只不过正值家主交替时期才这样,只能说可惜了。”

众人站在东门外聊天,方运向孔德论使了个眼色,两人走到一旁。(未完待续……)

----2014-10-523:38:00|9230109----

第314章荀子四道

全文字更新,TXT下载,尽在请看小说网/

方运道:“孔家为了我如此做,会不会恶了荀家?”

“我们孔家人既然做了,就不在乎荀家的反应!”孔德论骄傲地道。

方运一听,点头道:“不愧是第一世家,既然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现在就怕荀家人恼羞成怒。”

“我们孔家既然出手,荀家必然颜面受损,堂堂亚圣世家不会忍气吞声,又不可能对付我孔家,必然会针对你,但好处是,他们必然会更加小心。不过,孔家赠你空行楼船,是对你在圣墟的奖励,这一次维护你,不能处处维护你。家主之所以说是送你去‘玉海城’,而不是去‘夕州’,就是给荀家人留面子。”

方运道:“这我明白,孔家毕竟要一碗水端平,荀家只是阻我而不是杀我,连众圣也不好责罚荀家。只是,堂堂亚圣世家哪怕不用阴损的手段,也十分难缠,毕竟势力到了一定程度,可以动用的人力物力太多。比如这次阻我入圣院,一句话的事。”

“不过,荀家的老大并不支持敌视你。他……怎么说呢,被荀子的影响太深。荀子有四道,‘天人相分’‘化性起伪’‘名分使群’和‘虚一而静’。荀家后人难以学全四法,第四法更是难学,所以大都只选前三者之一学习。荀家老大精研‘化性起伪’,而且造诣极深,哪怕你说‘性本善’与他所学冲突,他仍然不敌视你。”

方运道:“我明白,这‘化性起伪’这四字。是说人要改变本性,通过人为的努力来提升自己的境界。从而引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荀子认为性本恶,但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改变。荀大先生若是真精通‘化性起伪’,那么他不会太过于计较我认为性善还是性恶,而是更注重我有没有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提高。”

“显然,你一步一步提高,完全符合‘化性起伪’,所以荀大先生甚至私下赞过你的诗词。”孔德论道。

方运问:“那荀大先生有没有修‘名分使群’?”

“名分使群太过繁杂,讲人有贵贱。有分工,有亲疏,但这只是基础,后面更重要的是治国之道,是国家的制度,是荀子之礼的体现,荀子重礼。就是‘名分使群’奠定的。荀大先生没有修此道,但荀家老三和老四,都修此道,二先生修的是‘天人相分’。”

方运道:“可惜无法见《荀子》原本,我对虚一而静极感兴趣,这才是荀子晚年的最强之道。这虚一而静。能让人保持谦虚专一的态度,从而看到最为本质和最为真实的一切。荀子当时能封亚圣,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当时他领悟了虚一而静。”

“是的。有半圣言,荀子后辈只修前三道而不修‘虚一而静’,必然会走岔路。荀烨就是,只知贵贱而不知虚一。荀子的前三道都有争议。唯独虚一而静无人质疑,尤其《劝学篇》,是虚一而静的初步体现,字字珠玑,诵之满口生香。”

方运脑中不由自主浮现“锲而不舍”“青出于蓝”等词句,都是源于《劝学篇》。

“只可惜,荀圣太过……直接。”孔德论道。

方运笑道:“何止直接,骂墨子的思想是禽兽就不提了,在自己的书中直说孟子的性本善是错的,从而引发了近千年的性善性恶之争,至今没有定论。直到圣陨前,荀圣才放弃批圣。可惜他虽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