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儒道至圣 / 章节正文阅读

分节阅读 569(2 / 2)

作品:《儒道至圣

尤其是“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那是被后世数不清著名词人推崇备至的一句。

无论任何朝代,读书人大都推崇功成名就之后归隐田居,在陶渊明之后,这种风气更是达到了巅峰,这是一种精神的境界。

从入世到出世,是读书人认为完美的人生过程,而在圣元大陆,也注重在出世之后再次入世,但这一次入世,不是踏足官场,而是经过多年的修炼之后,踏上真正的圣道之路!

“读罢‘斜风细雨’四字,其他一切与风雨有关的语句竟然味同嚼蜡!轻风细雨,清风细雨,轻风微雨,轻风雾雨……无论如何,都远远不如‘斜风细雨’更真更美!”

“果然是好词!整首词没有一个春字,却处处是春意。”

“此词,堪称诗情画意,每一句都如画在眼前!你们看,青山之前飞白鹭,桃花开,流水涨,鳜鱼水中游,一位渔翁身披绿色蓑笠,身在斜风细雨之中垂钓,沉浸在这美景之中,怡然自得,忘却归家。”

“若陶渊明见此词,怕是也会大声称赞吧!此句比之陶圣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亦是不遑多让。只是此词超脱俗世的意境稍差于‘悠然见南山’,但论景色之优美,还要胜之!”

丁豪盛道:“陶圣若见,必然欣慰!同样是田园诗词,这首《渔歌子》纯粹沉寂在山水之间,无丝毫抱负,不追求志向,不追求意境,求的就是一个悠然自得,精致不失朴素,优美不染俗艳。春景之美,本首堪称当世第一!”

“那是当然,例如《春晓》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其中质朴超过《渔歌子》,那句‘花落知多少’中的愁与思也超过,但是,论美,则远不如《渔歌子》!斜风细雨不须归,当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方虚圣不止一首春景,他曾写过一首《蝶恋花》,前半阙的‘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亦是写春景之妙词,但景色更像是远望,寥寥几笔勾勒出春色。但这《渔歌子》,却更加细致,论诗情画意,此词堪称当世一绝!”

“方虚圣用字,犹如天授!”

“字如丹青,自带色彩,令人难以置信。”

“从此之后,这天下风是斜的,雨是细的!”丁豪盛再度放言。

“陶圣归园田居,饮酒作乐,悠然见南山。方虚圣则一身蓑笠,在斜风细雨中垂钓。两种风景,一种闲适。美哉!乐栽!”于八尺摇头晃脑,像极了不通时务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书生。

一开始只是方运的幕僚们称赞,但等丁豪盛开口后,其余左相一党的官员再也按捺不住见到好词的喜悦,纷纷赞赏。

从方运写完《渔歌子》开始,申洺的脸都是黑的。

方运向众人一拱手,转身就要下台,申洺却阴沉地望着方运道:“方县令莫急,还未结束!”

(未完待续。。)

----2015/7/60:17:20|15297040----

第826章十息改词

全文字更新,TXT下载,尽在请看小说网/

方运不慌不忙望着申洺,平静地道:“申主簿这是何故?”

申洺微笑道:“恕老夫人老多忘事,此次词会有些特别,并非只写一首词。看完美世界最新章节,去眼快杠杠的。”

方运望向词会的主持者,那位老举人。

那老举人坐在台下,微笑着起身道:“我以为申主簿在路上与您说清了,看来他并没有说,真是不巧。那我就再次说明,此次文会是‘转词文会’,不仅每人要写一首词,更要写第二首,以前一首词的内容为基础,重新以另一个词牌写一首新的词。”

在听到“转词文会”四个字后,方运的幕僚们无不为之色变。

文会万千,但转词文会绝对是文会中最麻烦的,因为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固定的格式,也要考虑词韵。

像这首《渔歌子》,许多人能很快作出来,但在《渔歌子》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成别的词,那需要长久琢磨,因为不是增添语句就能成新的词,更要注重内容、意境和词韵。

而且,转词选择新的《词牌》和格式只是开始,若改的不够好也不行。

尤其是《渔歌子》这么优美的词,若改写的不够好,那就是在玷污原词,在转词文会上几近“污词”,必然会被评为下等。

正是转词太过艰难,所以这种转词文会都要提前多天提醒,而且许多人为了防止转词改的不好,故意把前一首词写得一般,然后再全力写第二首,避免第一首写得太好导致第二首远远不如。

转词文会的核心就是“低入高出”,第一首万万不可太好,但方运却不知道这是转词文会,第一首就写出鸣州之词,那若第二首是达府或许勉强可以,但若是出县甚至达不到达府,哪怕第一首再好。也免不了得一个狗尾续貂之名,沦为词会末等。

转词本身难度有限,最苛刻的地方是对时间的要求!

第二首词必须要在一百息内完成,否则就是失败!

一百息内别说作一首达府诗词。就算作一首稍有才气的诗词都极为困难。

各种文会上所谓的首本诗词,都是在几天前甚至几个月前打好腹稿,没人真的会临场作诗词。

但现在,却要求方运临场转词!

方运听后微微一愣,一百息还不到两分钟。利用这么点时间转词,太难为人了。

敖煌目瞪口呆道:“这群读书人简直坏的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啊!现在方运要么选择放弃,背上逃避骂名,要么选择在一百息内仓促作一首差词,遭到众人攻击。这是谁出的主意?站出来让本龙看看!”

方运的幕僚们默不作声,拼命思考解围之策,但是却发现算计方运之人太恶毒,那人恐怕早就知道方运会为春天的文会作好词,一拿出来必然是最好的,等方运作完再说出是转词文会。打一个措手不及。

“无耻之尤!”于八尺忍不住怒道。

宁安县的许多官员这才恍然大悟,他们也是刚刚知道这是转词文会。怪不得这次文会的人这么少,原来是为了防止走漏风声。

许多官员露出淡淡的微笑,望向方运,毫无疑问,这次方运栽了!

作为人族的一员,作为景国的官员,他们还是很感激方运的,但是,方运却不知死活干涉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