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铁骨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二四六章逼向绝境(一)(1 / 2)

作品:《铁骨

鲁逸轩面无表情地说完,转身就走向大门,作战处长等人急忙跟随而去,章祖颖挠挠头,愣在当场。

“老章,如果你明天听到平津一线日军和二十九军全面开战的消息,恐怕你就不会有半点儿怨气了。”

“是!”

半时后,身穿二十九军守备部队灰色制服的萧潜,与麾下十六名特种队员一起,在鲁逸轩的副官亲自陪同下,从侧门离开韩家祠堂,消失在大清河南岸的芦苇荡边沿,停在祠堂门前晒坪上的两辆运兵卡车,装上二十余名伤员,沿着来路返回,徐徐行进中,车灯仍然没有打开。

“啊……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

七分钟后,十一名日军列队走到山包下方的公路拐弯处,公路右侧的低矮山包,相对高度不到八米,长满了茂密的野草和低矮的乔木,山包下方围着半圈高高低低的坟墓,日军巡逻队根本就不愿多看一眼,很多人侧过头,目光望向左前方隔着个水潭的铁路,两名早起的牧童肩上挂着竹篓,牵着一头瘦骨嶙峋的老牛在公路边吃草,不知带队的日军少尉说了句什么话,引来十名日军一阵哄然大笑,吓得铁路旁的两名牧童瑟瑟抖,手中的镰刀和肩上的竹篮掉到地上了都不知道,睁着惊恐的眼睛,望着欢笑的日军一动也不敢动。

日军第二混成旅团占领廊坊之后,一鼓作气,沿着铁路向北进攻,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大兴县城以南二十公里的交通枢纽安定镇,与奉命撤至大兴城南黄村大营的张自忠师两个旅遥遥对峙。

身穿日军尉官军装的萧潜,迈着稳健的步子走在队伍旁,精光闪烁的双眼,警惕地注视前方,一旁脚步整齐的弟兄们也都穿上了日军军服,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常,除非靠近看到两名突击手背后的无柄冲锋枪,否则就算与日军迎面而过,都不会引起对方的怀疑。

唯一一个最大的破绽是,自己这队巡逻日军身材都太高大了点儿,但是萧潜已经来不及顾虑这么多了,他此刻最想知道的是,在一个时时间里,会不会有日军车辆经过?

战况空前惨烈,继续请求月票支持!

巡逻队一路向北,越走越远,铁路边被吓傻的两个牧童这时才清醒过来,年纪的孩子扑到年纪稍大的孩子身边,喘着粗气抖个不停:

萧潜分队匍匐在距离公路不到百米的山丘上,纹丝不动,密切注视着镇北日军刚设置不到两天的检查哨。

第一二四六章逼向绝境(一)

十名千锤百炼的特种队员杀人时都毫无表情,此刻听到头儿萧潜怪异的口令,忍不住全都咧嘴笑了,可是笑归笑,手上的活儿和脚下的步子一点儿不慢,很快就似模似样地扛着三八大盖,继续向北沿路巡逻,看得山包上的两组警戒弟兄,咧嘴直乐。

鲁逸轩回了个礼,颇为惊讶地问道:“萧上校?司令安排由你亲自带队执行这次行动?”

凌晨五点庄镇北。

黄应武摇了摇头,伸手拍拍章祖颖的肩膀:“老章,这次行动属于高度机密,整个军团十二个师长里面,也只有你了解些皮毛,这还是因为萧潜他们需要经过你们十七师阵地的缘故,这下你总该明白了吧?要是不明白,我再提醒你一句,别看这是个的行动,但是很有可能就此改变整个华北乃至全国抗战局势,你认为这样的行动,仅仅是胡司令和我们这几个人,敢下这么大决心拍板吗?”

第一辆车驾驶室里的一名精壮汉子一跃而下,几步跑来到副军长鲁逸轩、军团政治部主任黄应武等将校面前,举手敬礼,沉声报告:“司令部直属特种大队队长长萧潜奉命率领一分队前来报道!”

由于廊坊至武清之间的三座型铁路桥梁已经被安家军炸毁,现在铁路运输实际上已经中断,日军无奈之下,只能从天津日本侨民和各大企业、商社中征调车辆,保障后勤供给,多达三百余辆民用卡车的车门被油漆涂上膏药旗后,摇身一变,便成为了日军运输车队。这些情报,都是总参谋部第四厅天津情报站及时放南京总部,再由总部转到第五军团司令部的。

华北驻屯军新编第三步兵联队,也于昨日中午时分火开到安定,随即与第二混成旅团冈崎联队一起,摆出一副随时进攻黄村守军的态势。因此,位于廊坊至安定中间的这个万庄镇,也就成为日军的一个重要据点,为随时可能进攻大兴的日军提供后勤保障。

“不得了啦……不得了啦!咱俩马上回去,告诉爹和沈叔伯,皇军自己杀皇军……要出事了,快点儿,根子,我拉牛,你把镰刀捡上,快啊……”

十一名巡逻的日军见状笑得更欢了,扛在肩上的长枪,胡乱摇摆。

萧潜将捡回来的日军少尉的军刀挂到腰间,似模似样地了一下脑袋上的王八帽,拍拍黄色制服上的尘土,抬起头,低声下令:“列队……枪上肩,开路的有!”

“哥、哥……杀人了是吧?杀人了……”

走在道路里侧的日军少尉张大了嘴巴,按在刀鞘上的手刚一握紧刀柄,三颗子弹几乎同时击中他的脑袋,破碎的脑浆碎骨夹杂血液,洒落一片,顶着如同半个烂西瓜般的尸体,旋转了两圈才突然倒地。

ps:谢谢天天打渔、骄傲的阿龙、龙缘寻梦大大的打赏,谢谢大家的月票!

走出百米,队伍中一个队员猛然横移出两步,迅伏到地下,数秒钟后跳起来,几步跑到萧潜面前:

万庄镇驻扎着日军第二混成旅团一个步兵中队和一个工兵中队,两日来,日军工兵中队强行抓走镇子和附近村庄七百余青壮,日夜不停地抢修铁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