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大府小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十二章,每个人心目中的亲事(1 / 2)

作品:《大府小事

四张请帖的内容差不多,在这冬天里,不是赏雪就是看梅,再不然水仙和兰花各擅胜场。

用词亲切,所以让曾宝莲疑心重重,这四位姑娘她全然不认识。

再看落款也就明白。

钱家署着:户部郎中兼河工总领。

吕家写着:户部员外郎兼盐课司。

雷家和杜家也差不多,反正都是油水足的差使。

曾宝莲觉得这样的署名谁殾有看懂,这请帖抬头写的是自己名字,不过还是送到真正的客人手中。

“丰年,把这请帖送给世子。”

丰年拿在手上去,又拿在手上回:“世子说,知道了。”

曾宝莲随手放到一旁,张妈妈拿着新的采买单子,说新年的菜价一天一个模样,果然这京里的物价不稳,赶紧把正月里用的东西全买回来;玉妈妈拿着新年请客的名单,请曾宝莲按人数准备席面,另外这请的有穷人也有随从四五六个的人家,给家人的酒席也得备下。

曾宝莲直忙到大半时辰后,才抬起头,问喜春要一碗热茶喝,喜春就势回话:“门外有个钱家套车来接,问酒宴齐备,贴子已下,少夫人几时赴宴?”

“现在?”

曾宝莲想这钱家莫不是冬天害热症,把人烧糊涂了,下请帖的时候没有等回话,这没过多久就来接,竟然是个霸王硬上弓的阵势。

她把请帖拿在手上,四张逐字的再看看,看出一层门道来,也即是,果然她猜测的没错,这是四张不怀好意的贴子。

这门道她刚才还是猜,现在赤祼祼的浮现在眼前,门外强硬的车就是一把子上好的导火索。

“少夫人。”

抱竹跑进来:“门外有个吕家,备轿来接,说酒宴已备,帖子也到了,这就动身吧。”

曾宝莲的火气腾腾的冒,第三个强硬人家也赶到,桃符奇怪的挑着小眉头,进来回道:“少夫人要出门吗?我刚问白芍姐姐不知道,杜贞姐姐也不知道,就算咱们的车行的远路需要刷洗,也不用坐别人的车,这雷家是怎么了,好生生的打发马车停在门外,我却不信是少夫人讨他家的车坐。”

曾宝莲这个气,对着大门走去。

从影壁后面出来,就见到丰年指手画脚同人在吵:“杜家?哪门子的杜家?户部主事兼管什么什么......”

小丫头怒了:“说这么多,我记不住,没听过说三国吗?刘皇叔三顾茅庐,报名汉左将军宜亭侯领豫州牧,别人回他记不住吗?你再报一遍,你家主人杜什么!”

曾宝莲顿时乐了,火气不翼而飞,她还想听下去,对着跟来的喜春、抱竹、桃符摆手,主仆蹑手蹑脚走到大门后面。

白芍从后面跟来侍候,见到丰年同人吵,她微微一笑也不约束。

杜家的人恼了:“小姑娘,你是原本曾家的人吧?镇西侯府可不会有你这样不讲理的,汉左将军宜亭侯领豫州牧你记得住,我家老爷户部主事兼管粮草运筹你就糊涂了?”

手指门内:“去!告诉曾家三姑娘,我家姑娘等着呢,赶紧的出来。”

曾宝莲就走出去:“谁家等我?”

“哟,这位是?”左家的赶紧打量,在台阶下面等着的钱家、吕家和雷家,也迎上来。

每个人都迟疑,都说曾家是小门小户,眼前这姑娘气派大方,通身娴雅,难道镇西侯府也进京一位姑娘。

曾宝莲看他们眼神闪烁就知道认错,冷笑道:“怎么,接我曾家三姑娘,却不认得,就敢来接?”

“哦.....”

四个人长长的恍然大悟过,钱家的抢先笑道:“看三姑娘说的,我家姑娘虽与三姑娘从没有认识过,却一直当三姑娘是京内知己,您请上车,我家姑娘等久了,未免失了和气。”

“不认识的人,有和气可失吗?”曾宝莲反问。

钱家的车夫根本不像车夫,他也大大方方,倒像常跟主人的贴身奴才,对于曾宝莲话中隐露出的锐利,他并不恼,笑笑道:“姑娘有话,何不对我家姑娘说去,和我说不着啊。”

曾宝莲看看其它三家,嘴角微勾:“是啊,我和你们说不着,也罢,白芍姐姐让人套车去,四家二顾与我,我不能全扫了脸面,总得先知道为什么,再做决定。”

钱家的车夫喜动颜色:“是是,可不是先知道为什么,再说后面的话。”

“三姑娘,我家姑娘也在等着......”

曾宝莲板起脸:“一家一家的来,要么,我不去了,你们转回。”

四家的车夫凑到一起商议,白芍让人套车出来,她和玉妈妈更换出门衣裳过来,叫一声丰年,丰年乐嘻嘻跑到她面前:“姐姐带上我,准保不丢咱们家的人。”

白芍轻笑:“正是看你刚才回的好,所以带上你,再把喜春带上。”

抱竹、桃符扁起嘴,不敢说什么,就对着丰年和喜春吆喝:“如果吵,记得把我那份也吵了。”

丰年连声道:“知道,”

嗓音压低:“世子爷在京里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咱们眼里就应该有这些奴才吗?什么户部主事兼粮草运筹,就直说你管粮草,既是管粮草,就应该拜世子说话,偏偏又寻少夫人,一个外男就敢呼喝我,也不想想出得门来,我脸上是侯府的威风,我怎会让他?”

抱竹、桃符附合道:“好可怜的兵部,粮草也让户部管了去,只是这与少夫人有什么相干。”

“丰年。”

白芍在车上唤她。

丰年跑的贼溜快,她和张妈妈坐一辆车,白芍、喜春和曾宝莲坐一辆车。

.....

杜姑娘锦绣和母亲杨夫人相对着说话,母女中间放一壶刚泡的梅花茶,用今年的新雪水,杜姑娘做的一手好点心,一盘子玉酥糕,一盘子羊肉卷,都是好味道。

房里烧着檀香,虽然不是最名贵的,也把杜老爷兼管粮草运筹这官职衬托得起来。

“母亲,曾三姑娘也许不来?”

杜杨氏笃定地道:“所以我说,请帖送去不要等回话,竟然是再派车强接的好。”

杜锦绣笑道:“好是好了,不过她心里说不定着恼,接下来的话可就谈不拢。”

她生得鹅蛋脸,妙目流眼聪明其中,是种端庄大方的美貌。

杜杨氏看着心中得意,悠然地道:“她恼?凭什么。不过一股子狠劲,拿着家中长辈的战功,就敢跑到镇西侯府说冤枉,世子跟着她进京,可见世子是个好说话的,既然是这样,咱们为什么放过他。”

喝一口茶水,接着又道:“曾三没有身份,她若是真当自己能得世子欢心一辈子,也就不会是敢跑到西疆的人,只能是个能审时会度势的姑娘,才能把谢世子拉到京里。”

“母亲,我倒不是这样看待谢家。”杜锦绣闪闪眼睫。

“锦绣你说。”

“在京里的都知道皇上日子越来越难,镇西侯府没有皇家血脉,倒也罢了,东王、南王和北王三位殿下纷纷给京中的府第派来增援,醉翁之意不在酒多时矣。”

杜杨氏醉心的连连点头:“不愧是你父亲的娇养女儿,我儿,你颇能看懂时势。”

“母亲,皇上与三位殿下的对峙,属于多年沉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散,镇西侯府也懂时势,肯定有自己的心思,皇上握不牢兵权,就握紧钱粮,父亲知道皇上心思,调度粮草上自然掌握尺度,也因此常受谢家和三位殿下的窝心气。”

杜锦绣说到这里有些神往:“若是能把谢家掌握,父亲这常年主事的官职理当高升。”

“是啊是啊,我儿说的明明白白。”杜扬氏欢欢喜喜。

“曾三姑娘今天来也罢,就对她说明,她若是不来,我也自有办法对她说明,现在我只奇怪一件,母亲的娘家亲戚,家里在西疆做官的出欢姗妹妹,她有个姐姐叫乐姗,她们姐妹不攀谢家吗?”

杜锦绣认为,镇西侯让帐下情谊打动,谢世子让大义曾三打动,都在情理之中。

杨家表姐妹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年里没在谢世子亲事上下手,她不相信。

峨眉不自觉的挑起,杜锦绣回想着杨欢姗的容貌:“二表妹容貌姣好,乐姗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哎,你说她们不知道下手,我儿你看错了,”

杜杨氏撇着嘴:“你当欢姗双手把谢世子奉送给京里吗?那天我回娘家,见到你外祖母,就去和你伯母婶娘们说话,杨欢姗也在,我们就和她说京里的姑娘谁家的好,又问西疆的姑娘谁数第一,她一听就紧张,连声说她姐姐的亲事已经定下,只等男方下定礼,当然我们要问她,她说是镇西侯府,这话可笑吧,那天恰好是京里传出来谢世子为未婚妻闹事,回来我就和你父亲商议,谢世子定亲不知道是真是假,既然曾三可以办到,咱们家为什么不试试?”

若论门第,杜家远比曾家般配,母女想到这里,相对着含笑,都是不言而喻。

外面雪如鹅毛,杜家小园里玉塑晶雕美不胜收,杜锦绣就催了催:“还没到?”

丫头答应往外面去,片刻带着管家回话。

“回夫人、大姑娘,客人已在二门下车,有点故事得在她前面说。”

杜杨氏和杜锦绣诧异地道:“到了?还有什么要说的。”

“不知是谁走漏消息,钱家、吕家和雷家都是今天接她,本来说好先到钱家,因为咱们家路近,客人就先到咱们家里来。”

杜杨氏骂出来:“这三家真真讨厌,在户部与你父亲争差使,仗着有女儿,又和你争亲事,如果不是雷家前年坏事,我儿已经成就和谐.....”

“母亲,钱家、吕家和雷家是怎么知道?如果不是母亲在外祖家里见到欢姗表妹,咱们家也会以为谢世子早定亲事,不会想到曾三挟冤登门。”

杜锦绣沉着脸打断。

杜杨氏干搓着手,无计可施:“先不管了,这事情慢慢的查,”

丫头在外面隔窗道:“客人已到。”

曾宝莲扶着白芍徐徐的走来,见到杜家的小院子玲珑剔透,自己家里穷时分割开居住的院落也比他家大,不过假山后一丛梅别致新颖,下面是小池子,落满白白的雪,可见夏天也有荷花看。

“会收拾。”曾宝莲笑道。

白芍轻声道:“户部管粮草呢,倘若不会收拾,还管什么粮草。”

曾宝莲会意。

杜家以为“管粮草”,会让自己震慑,或者让世子高看。

可惜的是镇西侯府对待管粮草的人深恶痛绝,这是多年的怨气,是加入到崔二拐的运粮队,亲眼见到运粮队日夜兼程,出于好奇请教的钱伯。

据钱伯添油加醋:“崔大人眼泪都要下来,他说也想睡个好觉,可是侯爷不让,如果晚到一天,就不是世子进京催粮草,而是侯爷到兵部开打。”

当时听到镇西侯府彪悍成这个模样,曾宝莲对家里申冤多出来好些底气。

小小的院落很快走过,前面是三间红漆雕梁一明两暗,银纹绣百花的厚门帘一动不动。

曾宝莲离台阶只有三步远,她微侧过面庞看白芍,主仆原地停下来。

丰年和喜春从她们后面伸长脑袋。

“咦,这家没有主人啊。”

“少夫人,咱们回去吧。”

带路的婆子急了:“姑娘,我家姑娘在房里,怎么会没有主人。”

这个时候,门帘有人打起,走出来两个丫头,点一点头:“三姑娘请进。”

丰年和喜春相对扮个鬼脸,白芍露出鄙夷。

曾宝莲倒不介意,她直到今时,还真不确实亲事会不会到底,而只要没成亲,“三姑娘”这称呼就没有用。

她对着房中走去,见到门帘第一间房坐着大小丫头,又一个门帘打开,房里一个妇人,一个年青姑娘看过来,这个才是主人起坐的房间。

曾宝莲笑了,走近倚门而站,并不进,也不退,打门帘的丫头埋怨的看她,是后脑勺,曾宝莲看不到。

她盈盈地笑:“哪位是杜姑娘?”

杜杨氏和杜锦绣同时气白脸,难道这个看不出来?

“大雪天的,明儿就是三十,有什么话不能等到出正月再说,是什么事等不得?”

曾宝莲不无解气,主人不曾迎客,就不要怪客人认不清主人。

杜杨氏看她,白生生的面庞,琼玉般的鼻子小巧,红唇微弯有如新菱,乌黑的眼睛里神采自如,仿佛她穿的云雁绣花袄、八团刻丝裙,是她平时的衣着。

她有一头乌压压的好头发,倒没有太多的首饰,简单的三根金簪子,只有一根镶宝石,不过杜杨氏瞅着那宝石有指甲大,肯定不是曾家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