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3 / 5)

作品:《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士大夫随着门阀大族消亡了,可是士绅就填补了这个空白应运而生。

这些地方士绅,要么是告老还乡的官员,要么是官员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要么就是读过圣贤书获得功名的秀才举人,说白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地主老财!

这些人,就是士绅!

中国帝制时代虽然实行逐步施行中央集权制度,但碍于中国地广人多的特点,皇帝即使想要完全主导具体的地方事务也会是有心无力。

因此在最底层的乡野之间,具体地方事务往往由士绅阶层主导,由此形成了“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地方宗族自治体系。

可这些宗族自治靠的是伦理道德,并不是大明律令!

而他们那些伦理道德,又全都是士绅说了算的!

换句话说,大明乡野之间,真正的主人,并不是朱高煦这个大明皇帝,而是那一个个的宗族以及一个个士绅!

宗族士绅成功填补了县级以下的权力真空。

但他们这种权力一是“非正式权力”,二是“相对”的自治,在大型国策面前,依然要在县级官员的管辖之下。

也就是说,士绅这种权力,并未得到朝廷认可!

但是,朝廷却不得不依赖他们维系地方治安,算是变相承认了他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