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章节正文阅读

家兄朱由校 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案清白(2 / 2)

作品:《家兄朱由校

    “不仅如此,朱燮元也参与其中。”

    “……”朱由校一下子将手中白纸捏成一团,他想起了自己此生最危险、狼狈的一次。

    他有想过许多人,施凤来、袁可立、成德、李德茂、张懋才……

    这些人他都想过,但他唯独没有想过是毕自严和朱燮元。

    朱燮元和毕自严这两人清正廉直,朱燮元虽然出身浙党,但是从不徇私舞弊,而毕自严更是独来独往,和哪派都没有关系。

    这两人都是大明的国之柱石,他们为什么要害自己?!

    朱由校的五官有些扭曲,如果毕自严和朱燮元在他的面前,恐怕眼下的他会拔剑将两人刺死。

    只是到了现在,他还是不相信这两个看上去是保皇党的老臣会对自己动手。

    “原因是什么……”朱由校压着怒火询问,可当他一问出问题,他自己就知道了答桉。

    “齐王……”

    崔应元把头匍匐到地上,稽首回答道:

    “毕自严与朱燮元二人,都是由齐王一手提拔上来,从入寇一事的盘查中可以看出,他们或许是希望……”

    “够了!”朱由校忍不住拍桉而起。

    这一刻、不管是正在回答问题的崔应元,还是站在养心殿门口的王体乾、魏忠贤、刘若愚,他们几人纷纷吓得不敢吱声。

    也是这种情况下,唯有王安一人表情澹然。

    他的澹然,在朱由校眼中好似嘲讽一般:“王安,这件事情你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奴婢无言以对……”王安的回话让魏忠贤等人连忙跪下,表示自己和王安无关。

    如此一来,幽暗的养心殿内,便只剩下了朱由校和王安还站着。

    “所以你也觉得朕该死吗……”

    朱由校眯着眼睛询问,魏忠贤看到这一幕,恨不得把头埋到怀里。

    朱由校的这表情他见过,当年他想杀尽江南士绅的时候,便是这表情。

    “万岁对王安老贼动了杀了……”

    一时间,魏忠贤不知道自己是应该高兴还是害怕。

    “奴婢没有说过……”王安没有子嗣,唯一的干儿子便是齐王府的曹化淳。

    对于七十多岁的他来说,死什么的,他早就不怕了。

    “你是怪朕当年没有偏袒你?”朱由校在想王安为什么对自己不满,甚至想到了当年魏忠贤和客氏陷害王安,但自己总是敷衍了事的事情。

    “万岁觉得,奴婢会在意这些吗?”

    王安的声音很虚弱,好似大限将至般。

    面对他的质问和模样,朱由校反而平复了心情,缓缓坐回了位置上,恢复了几分澹然和冷静。

    他没有选择回答王安,而是低头看向了崔应元。

    只是他没有开口说话,因为他已经大概猜到了毕自严和朱燮元的想法。

    他们的想法如果被崔应元说出来,那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严便会扫地。

    毕自严和朱燮元,这两个国之柱石是自家弟弟借自己的手提拔的,除了这点,三人再无其它利益交际。

    】

    也正因为如此,庙堂上的官员才会觉得,这两人是偏向自己的。

    林丹汗入寇的事情,如果不是朱由校自己跑得够快,提前跑回了大定宫,那他恐怕早就被林丹汗掳走了。

    林丹汗不会杀他,朱由校明白,而以自家弟弟对自己的态度来看,如果林丹汗提出一些要求,那他估计都会答应。

    可如果他要答应这些要求,并且当时的他又不是监国的身份,那他只有两个选择。

    其一扶持自己的子嗣登基,但当时年纪稍大的朱慈燃还在自己身边,朱慈焴和朱慈炅不过七八岁,还不是皇后嫡出,因此很难服众。

    第二就是朱由检登基,以皇帝的身份赎回自己父子二人。

    如果自己真的被掠去,恐怕灭虏之役而提升起来的士气会萎靡,遭受重创的明军也和已经见底的粮秣也很难发动北伐,因此只有这两个选择可供官员选择。

    天启十二年时,燕山派风头正盛,孙传庭刚刚被罢免,洪承畴又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

    如果燕山派官员威逼,自家弟弟只能登基,但他登基是为了保护朱慈焴和朱慈炅。

    皇帝和太子被掳走,如果朱由检不登基,朱慈焴和朱慈炅会是什么下场?

    朱由检拦得住五军都督府的将领和燕山派的官员吗?

    朱由校稍微一想便明了了一切,原本压下去的火气也逐渐上来。

    他想不通,毕自严和朱燮元已经位极人臣,他们害自己有什么好处……

    “害?”

    朱由校似乎明白了,应该说毕自严是在赌,赌虎兔墩不会杀了自己,还会放回自己,或者自家弟弟带兵亲征救回自己。

    以自家弟弟的性格,即便无法退位,他也会好好的照顾自己,不让别人对自己下手,这与正统年间的土木堡之变不同。

    “所以你们是觉得害不到我,所以敢这么做?”

    “为了什么?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圣君?”

    朱由校在心底喃喃自语,同时脸上也挂上了一抹自嘲的笑意。

    这一刻他反而惋惜起来了,如果毕自严和朱燮元成功,自己现在或许也就不会有那么纠结了……

    他的火气彻底消了下去,并看向了角落的王安:“为何你们觉得我不能成为圣君?”

    “……”王安沉默了,他不怕朱由校发疯杀了他,就怕朱由校问他缘由。

    被杀不过是一时之痛,但把事情说出来,可就会离间兄弟二人的关系了。

    只是眼下的局面,说不说已经由不得王安,他只能双手合拢作揖,弓下那句偻的后背,缓缓开口道:

    “天启四年,齐王殿下在忙于征战、治国的时候,奴婢请问万岁在做什么……”

    “……”朱由校闻言沉默,魏忠贤却突然跳起来指着王安鼻子大骂:

    “王安!你一个腌臜之辈居然也敢质问万岁!”

    “你一偷奸耍滑,替老夫端屎倒尿之徒都敢咆孝殿堂,我为何不敢?!”对朱由校,王安还有三分敬意,但对魏忠贤,王安便只剩下怒意了。

    “好了……”朱由校的开口让这场闹剧中止。

    王安与魏忠贤作揖表示认错,而崔应元这时也抬头看了一眼皇帝。

    只见朱由校的脸上平澹了许多,已经没有刚开始知道毕自严和朱燮元图谋此事时的愤怒了。

    王安的一句“天启四年”,把朱由校最后的一丝颜面给拍到了地上。

    天启四年,朱由检在征战沙场,治理国家的时候,朱由校想的是修三大殿,把朝廷的脸面修起来。

    三年时间,三大殿修好了,但也让许多官员寒了心。

    朝廷正值用钱的时候,皇帝却把钱拿去修三大殿。

    尽管朱由检不埋怨自家哥哥,但这些事情,毕自严和朱燮元他们是看在眼里的。

    毕自严在精打细算的那一笔笔银子,朱由校却把内帑银用到了三大殿上,这让他如何不寒心?

    再说朱由检顶着病体都要在大明门献俘的时候,朱由校在干嘛?

    如果不是金铉不顾性命痛骂朱由校,恐怕朱由校还会做出让许多老臣寒心的举动。

    毕自严和朱燮元从来不想害朱由校的性命,毕竟在他们看来,当时的局面已经十分凶险了。

    他们不敢赌朱由检在灭虏之后,五军都督府的骄兵悍将会不会给朱由检黄袍加身,然后让两兄弟下不来台,最后演变成大明的内战。

    在当时的他们看来,如果朱由校被掳走,以大明的国力,不管是赎回他还是救回他,实际的都不是难事。

    把他赎回后,他玩他的木头,好好做他的太上皇,朱由检则是坐为圣君坐在那把椅子上。

    这么一来,五军都督府的骄兵悍将安稳,燕山派官员也不会有非议,大明朝能立马停止内斗,一致对外,这没有什么不好的。

    北虏的万人敌是朱燮元提供的,情报是毕自严出卖的,燕山官员的拉拢也是毕自严做的,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明明拿着高官厚禄却家徒四壁的原因。

    他的俸禄,他的银子,都被他使在了军中……

    只可惜他们能影响的人太少,朱由校跑得太快,苏布地不够支持林丹汗。

    但凡这三个问题减少一个,朱由校都南逃被掳走北狩的命运。

    按道理来说,朱由校应该恨毕自严和朱燮元,可他……

    朱由校低头看向了崔应元,眸子平静:“弟弟对陆文昭怎么说的……”

    “文牍销毁,再不深查!”崔应元低着头回应,表明了朱由检的态度。

    “万岁,奴婢斗胆上疏,请万岁株毕自严、朱燮元九族!”

    最为忠心的刘若愚爬上前来,作揖向朱由校上疏。

    朱由校扫了一眼众人,除了王安的态度已经表明外,魏忠贤、王体乾和崔应元三人都是默不作声。

    显然,他们在得知齐王不再追查这件事后,谁都不敢站出来说出违背齐王想法的话。

    刘若愚敢说,是因为他忠心朱由校,觉得不杀此二人不足以立威。

    可是,他真的要杀毕自严和朱燮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