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争议(4 / 4)

作品:《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之后再经历五代十国到宋,纸张渐渐进入了百姓家。

这看着是一条纸张的推广史,但其实是世家的衰弱史吧?!

东汉年间,世家力量强盛,所以纸张只能在宫廷和一小部分世家之间流通。

到了汉末,世家力量依然强大,所以左伯的左伯纸只是昙花一现,根本没有流传开来,大概率就是让东莱那边的世家给私藏了起来,只要我不造,就没人能用。

魏晋南北朝之后,世家势力随着战乱减弱,只有一些大世家能在这个时代游刃有余,所以纸张渐渐的从这些大世家内部流传了出来。

一直到隋唐一统,世家力量大幅度减弱,关陇军功集团压制了世家,这才让纸张从世家手里流向了寒门。

再加上杨坚父子,李世民父子外加一个武则天,不遗余力的打压世家,这才让唐玄宗时期有了出现宣纸的可能。

至于五代十国的战乱后,啥世家都没了,有些能活下来的,撑死都只能算是一地豪强,根本控制不住纸张的流通了,所以纸张渐渐的流传到了百姓的手里,为后来科举制的发达奠定了基础。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话,张溪惊讶的发现,居然还能逻辑自洽。

但这里满还有一个问题张溪搞不明白——如果张溪想的是对的,那么杨汰的父亲杨既,也是巴郡杨家的家主,他为什么要插手推广纸张的事情。

没道理的,对吧,他也是世家啊。

张溪也不是左伯,他可是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手握一郡兵权,甚至可能随时调动大军镇压叛乱的人,杨家不可能通过控制张溪来控制纸张的流通。

甚至说句难听的,张溪只要把造纸术往刘备那边一交,流不流通可就不是世家说了算了,那是刘备说了算。

所以,杨家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是单纯想要靠造纸技术谋利,还是有着其他的打算。

这个问题,张溪始终想不明白,一直到诸葛亮亲自来到鱼复,张溪这才得到答案。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