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赵匡胤:最终还是我默默承担了所有(1 / 2)

作品:《视频通古今: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赵匡胤看着赵元佐小小的身子,又侧头深深的凝着母亲杜太后,见她眼圈微红、目露恳求。

他心中微沉,最终长叹一声:“罢了,赵光义,你生了个好儿子。来人,赵光义枉顾皇命、残害手足,罪大恶极。念太后年事已高,恐不能承受丧子之痛。即日起贬为庶人、迁涪陵。”

话音刚落,殿外驻守的禁军便将赵普、王承恩、赵光义三人拖了下去。不多时,禁军统领便呈上了赵普、王承恩二人的人头,赵匡胤敛目一瞧,便摆摆手让禁军统领下去。

心腹大患都解决了,可赵匡胤却有些神不思蜀,他又犹豫再三,而后才看向杜太后和三弟赵廷美:“母后、三弟,你们也瞧见了,为了这皇位生出了多少事端,兄弟阋墙、骨肉相残。如今……”

赵廷美闻弦而知雅意。

另外,赵光义这一番举动也让他感到心寒,知晓大哥寿数尚多后,他对皇位更是避之不及。再加上大哥把赵光义迁到涪陵也正是为自己报仇,这份恩情他不得不报。

于是他真心实意的提议到:“仙家盘点说了,您寿数还长着,如今母后身体康健、“金匮之盟”也并未成立,不若此事便就此作罢。毕竟大宋是你建立的,哪有传弟不传子的道理?”

杜太后也含笑点头,口称合该如此。

“多谢母后成全、多谢三弟体谅。”

而后,赵匡胤又转而环顾四周,目光在杜太后、赵德昭和赵德芳身上停留片刻,才朗声道:“吾之三弟深明大义,为国为民。加封亲王,赐“丹书铁券”、封地扬州,秦王之位世袭罔替、永不削爵!”

这可是份天大的恩典,虽比不上皇位,可“世袭罔替、永不削爵”的亲王历朝历代有能有多少?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谢皇上恩典。”赵廷美也知道这是大哥对自己的补偿,虽然不能和坐拥天下的皇帝相比,可扬州富庶,大哥将扬州作为自己的封地,也是极有诚意了。只要后代子孙不脑子发昏谋逆犯上,完全可以安乐数百年。

这份恩典不得不报,于是他指天立誓:“臣弟赵廷美在此立誓:吾与吾之后裔必定忠君爱国、不行谋逆犯上之举,誓与大宋共存亡!!”

“好好好!如今天下初定,三弟,我们可要齐心协力,共谋大事才对。”

赵匡胤欢喜极了,疾步上前把赵廷美扶起来,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的说到:“老二鬼迷心窍,你我二人定要引以为戒、兄友弟恭才是。”

赵廷美也虎目含泪,重重点头。

解决了内在隐患,大宋君臣们便转头向盘点看去,屏幕上,大家还在讨论赵匡胤到底是死于“烛影斧声”还是“赵二下毒”,又或者就是自然去世,一时间众说纷纭、争吵不休。

宋太·祖赵匡胤:“……,大家别吵了,此事不会发生了。我已经将赵光义贬谪流放,“金匮之盟”也不会发生了。请大家不要再猜测,还请仙家继续盘点吧,我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止步于第九名?”

正主现身了,再看热闹就没意思了,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也都安静下来,不在探究赵匡胤的死因。

其实,除了元、明、清三朝的皇帝之外,历朝历代的皇帝们根本不知道赵匡胤有什么功绩,他们也想知道这赵匡胤到底有哪些问题,竟然导致他排名拉低?

然后,屏幕上就闪过几条后周皇族的评论,诉说着最后的不甘。

后周太·祖郭威:“不会发生?你确定?那只是你那个宋朝吧?”

后周世宗柴荣:“就是,宋□□赵匡胤的朝代杜绝了赵光义上位的可能,可对于宋太宗赵光义的朝代来说,他已经成功上位了。”

后周恭帝柴宗训:“自欺欺人,羞不羞?”

宋太宗赵光义:……啊,对对对,你们说的都对。那我是该留言评论,还是该继续沉默?

宋太·祖赵匡胤:……我是谁?我在哪?能不能让他们别说了?这宋朝的皇帝们怎么也不出来帮我掠阵助威?

果然,不是我的后裔,就是不亲!

盘点继续,出现了新的画面和内容,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