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黄巢起义的历史意义(2 / 5)

作品:《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可是苏师,不是隋朝就开创了科举制了么,既然有科举取仕,那这朝中,也不会只有门阀士族子弟吧?”

朱标又有疑惑了。

苏璟笑道:“问的好,这个问题,其实很有说法,科举制出现,到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也就是真正做到取仕不问出身,其实还是有着一段时间的,或者说,是得益于一件事。”

“在科举制出现之前,普通人怎么当官呢?一般的方法叫做举孝廉,比如东汉末年的曹操,那就是举孝廉当官的。”

“如果只论举孝廉,其实也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毕竟品行好的人当官,才更有可能当好官。”

“但事实是什么呢,如果你不是门阀世家的子弟,根本不会有人举荐你,因为朝中为官的都是门阀世家的人,他们不会举荐自己的亲属后辈,却是可以互相举荐。如此一来,门阀世家的子弟继续入朝为官,利用自己的权力反哺家族,使的家族更加壮大。在这般情况之下,世家变得越发的强大,印象力不断的扩大。”

“到了唐朝的时候,甚至是皇帝赐婚都不如与拿下大家族的联姻,而像是王维这般的才子,也只能靠着‘入赘’的方式才能入朝为官,可见当时即便有着科举,但当官这件事,还是牢牢的掌握在门阀世家的手中。”

“魏征虽然是士族子弟,但和那些个大的门阀世家相比,只属于寒门,能反哺家族的程度有限,或者说,不会让魏家快速的壮大,他当宰相,李世民十分的宽心。”

苏璟说的有些渴了,拿起一旁的水壶咕嘟咕嘟的就喝了起来。

朱标沉默不语,一直都在仔细的回忆着苏璟刚才说的话。

门阀世家,似乎对于整个王朝来说,都是一个毒瘤。

“苏师,您刚才说的是唐朝之前是吧。”

朱标突然开口朝着苏璟问道:“那为什么唐朝之后,没有这个问题了呢?”

“学生了解的,现在大明似乎并没有那么多的门阀世家,不,应该是千年以上的门阀世家,根本没有!”

朱标听的是真认真,从苏璟的话语里,听到了不同的东西。

苏璟将水壶塞子塞上,然后道:“嗯,我的确是这么说的,科举制真正走上历史正轨的一个事件。”

“不知道太子可曾听过一首名为《不第后赋菊》的诗。”

《不第后赋菊》?

朱标愣了一下神,脑海里随即开始思索这首诗文的内容。

只不过,想了好一会,朱标还是没能找到这首诗相关的内容。

“学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