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黄巢起义的历史意义(3 / 5)

作品:《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朱标摇头。

苏璟丝毫不意外,这首诗虽然在上辈子还算挺有名的,不过在大明,并不被人所熟知。

苏璟说道:“那我便念与你听听,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苏璟念完,朱标当即道:“好诗,杀意十足!这位诗人是谁?竟然有如此之气势,相当厉害!”

苏璟淡淡道:“这位诗人名为黄巢,原本是唐僖宗李儇时候的读书人,出生在盐商家庭,可谓是家境富裕,从小便展露出了不俗的诗才,然后他去参加科举了,却接连没有通过,然后恰逢关东大旱,唐朝官府又加重了税负,直接导致了王仙芝起义,黄巢对于朝廷彻底失望,然后也举起了一支义军,反抗唐朝的统治,这次事件便被称为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最巅峰时,便是黄巢带领了三十万农民起义军杀入长安城,然后黄巢做了一件在当时看起来非常血腥残忍,但对于后世影响却是无比之深厚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无数普通人,因为黄巢人生有了转机。”

“太子可知道黄巢入长安之后,做了一件什么事情?”

朱标摇了摇头道:“学生不知道。”

苏璟笑道:“他带领着自己的起义军,逮着那些门阀世家的人杀,当时的长安城内,聚集了诸多贵族,其中不乏千年世家,而且都是千年世家之中的核心人物,但黄巢将这些门阀世家全部屠杀了干净,就算是李唐皇室的人,他也没有丝毫的留情,用彻底的肉体毁灭,将这些门阀世界给从世界上磨灭了。”

“而当时的诗人韦庄在黄巢起义屠杀长安之后,进入城内看到了诸多景象,做出了一首诗,名为《勤妇吟》,诗中写道‘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可以说,正是因为黄巢起义对于门阀世家的肉体毁灭,导致传承千年的贵族,直接从华夏版图上消失,此后的科举,普通人便有了正常的晋升渠道,朝廷也不会再被那些门阀世家所掌控。”

“唐朝之后的王朝,便再不需要担心世家门阀的问题了。”

苏璟说完,朱标整个人都陷入了震撼之中。

历史中的事件,竟然还会有这般深远的影响。

门阀世家,仔细听来,简直就是一颗毒瘤,而这颗毒瘤,无比的根深蒂固,简直到了难以拔除的地步。

而这个黄巢,一场农民起义,竟然将这个毒瘤彻底的清除了。

这般重要的事情,此前朱标发现自己竟然未曾听自己的老师提及过。

但仔细想想,这件事,其他人又怎么能看到苏师这般深远?

或许在其他人眼里,这就是一场普普通通的农民起义。

但其实,这是一场影响后世无比深远的事件。

朱标看向苏璟,眼中满是崇敬之情:“苏师,学生受教了。”

苏璟淡淡道:“太子,历史之中,许多事情看似简单,但背后都隐含着深意,你作为太子,日后要管理大明,有些事情,便是要看的深刻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