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朕不杀人,心里难受,去把和张瑾有姻亲的都杀光!(3 / 5)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朱祁钰不停叹息:“老太傅,这皇帝,朕真的当够了。”

“远不如当郕王时痛快。”

“真的。”

朱祁钰假惺惺地沾沾眼泪。

胡濙明白了,皇帝想处置孙氏,但又不想亲自开口,坏了亲戚之情,就让胡濙来背锅。

“明日老臣便请全体朝臣上书,严惩孙氏!还天下朗朗乾坤!”胡濙掷地有声。

“老太傅忧国忧民,不愧是朕的左膀右臂。”

朱祁钰叹了口气:“但孙氏……”

“算了吧。”

“到时候太后再闹起来,朕这个做儿子的,该怎么收场?”

“算了算了!”

胡濙瞪大眼睛。

您的意思,让我们上书废了太后?

您可真敢想啊!

还不如您直接让太后暴毙,来得更痛快些。

但皇帝不会脏了自己的手。

“陛下,会昌侯一门,老臣必定给陛下一个说法!”

胡濙不断妥协。

因为文官得了便宜,皇帝正在气头上,把他惹怒了,掀了桌子,把那些暗中搞事的文官都杀了,到时候还不便宜了勋贵?

他现在是拿勋贵做人情,倒霉的是勋贵,跟文官有什么关系?

偏偏勋贵又是皇帝的基本盘,让皇帝自己难受去。

这也是个小坑。

“罢了,不提这事。”

“朕不顾亲戚之情,以峻法处置了彭城伯、惠安伯满门,天下人必然骂朕刻薄寡恩。”

“皇祖母在地下,是否也在骂朕这个不孝孙儿,太过无情了呢?”

“这名声吧,朕可以不要,但不孝皇祖母的恶名,朕怕是担不起啊。”

朱祁钰幽幽道:“朕这法统来自于先帝,先帝来自于仁宗皇帝,你说说。朕该怎么收场?”

法统和名声。

这是皇帝坐着的龙椅四角中的两个角。

两角塌了,他这皇位就坐不稳。

“陛下,唐宗宋祖有好名声吗?”

“但千百年过去,后人只记得他们的煌煌功业!”

“汉高汉武,何尝又有好名声?”

胡濙坦然道:“名声又有何益?不过庸人自扰!”

“太祖、太宗杀人如麻,现在可有人敢骂?”

“陛下呀,您应该把心思放在功业上,放在朝政上,什么名声根本就不重要。”

可皇帝不点头,不允他起来。

说明没说到他的心坎儿里。

皇帝想让他接着说。

“名声是把双刃剑。”

胡濙咬牙道:“陛下有好名声时,做事束手束脚,不能全力施为,是要顾及名声的;”

“如今陛下身背恶名,便无须顾及,随心行事便可。”

“而陛下的法统,的确来自先帝,来自仁宗皇帝,但和张氏没有任何关系。”

“若论亲疏远近,您才是先诚孝皇后亲孙。”

“那孙氏享受了三代富贵,如今犯了大错,正是寿终正寝的时候!”

“老臣愿联名上书陛下,请杀张氏满门!”

胡濙掷地有声。

为了消解皇帝的心结,他不惜一切。

朱祁钰眼睛一亮:“那朕要杀掉张瑾所有姻亲,可否?”

“可!”

胡濙废话没有。

您想杀谁便杀谁!老臣一概遵命!

“老太傅!朕有你,方能走到今日!朕方知岁月并不蹉跎啊!”朱祁钰一把抓住胡濙,将他扶起来。

算过关了!

胡濙额头上全是汗水,后背都被浸透了。

他真害怕,皇帝会变成彻头彻尾的暴君,带着大明去死。

“朕被张氏算计,被孙家欺负,皇太后又看朕的笑话。”

“朕以为朕真的是孤家寡人。”

朱祁钰动情道:“却不想,朕的身边还有你这样的良臣良佐,朕知足了!”

这话的意思是,真要杀光张瑾亲属?

那打击面实在太大了!

大半个勋臣都要进去。

“若那些勋臣对陛下忠心,就应该杀妻证道,证明自己的忠心!”胡濙疯了。

为了弥合皇帝心中裂痕,连如此暴戾的话都说出来。

被起居郎记下来,他胡濙的名声也毁了。

会被史书记载成:昏君佞臣,天生一对。

杀妻证道?

朱祁钰被胡濙震到了:“老太傅,朕虽然有坏名声不假,但朕是个好人。”

您是好人?

您要不要脸啊!

胡濙目瞪口呆,您是真的想让勋臣杀妻证道?

“罢了,杀人太多,显得朕过于刻薄寡恩。”

这话让胡濙松了口气。

不止要杀妻,还要杀子、杀夫,不知多少勋臣会被此事波及。

“等过段日子,找个由头,都打发去河套戍边吧,省着看着心烦。”

嘶!

胡濙倒吸冷气,您是真记仇啊。

看来张瑾是真把您骂急了。

当着皇帝面,骂人家没儿子,皇帝不杀个血流成河,都是千古仁君了。

“老臣遵旨!”胡濙可不敢忤逆。

“今日老太傅怎么一反常态,朕说什么便是什么呢?”朱祁钰纳闷。

“陛下乃承天洪运的皇帝,杀、放皆在一念之间,老臣不敢忤逆陛下!”

“哈哈哈!”朱祁钰得意大笑。

朕是皇帝,没儿子,那也是皇帝!

正相谈甚欢的时候。

冯孝进来:“回皇爷,舒公公查到了生员作弊!”

朱祁钰眼睛一眯,伸手接过奏章。

看完后,递给胡濙。

“多亏了舒公公心细如发,这个胡信背后不会这么简单。”

胡濙心里卷起万丈波澜。

刚刚弥合了皇帝心中的裂痕,让皇帝恢复正常。

结果,文臣又亲手揭开伤疤,告诉皇帝,我们都是骗你的!

完了!

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了。

这群傻子,还亲手将刀把子送到皇帝手上,让皇帝捅死文臣!

张瑾的事,背后没有文臣的推波助澜,傻子都不信。

皇帝心有万般愤怒,在多事之秋只能暂且忍耐。

胡濙又帮着皇帝顺气,终于让皇帝开怀。

结果,天送枕头,逼皇帝杀人。

“查!”

朱祁钰语气森然:“一查到底!”

“不管是谁,只要牵扯了,统统诛族!”

“涉事者,诛九族!”

“交给东厂查办,冯孝,去传旨!”

这哪是查科考舞弊案啊。

这是查皇帝怀疑的所有文臣啊!

是谁安排了张玘,是谁让皇帝无子的流言甚嚣尘上的,又是谁口诛笔伐皇帝的?

都揪出来!

统统杀光!

这才是皇帝的深意。

“陛下不可!”

胡濙跪在地上,沉声道:“陛下,此事还需调查,先找到这个代瑛,再一步步查下去。”

朱祁钰挥手打断:“一步步查,最后只会不了了之。”

“那个胡信,连续参加几次乡试,浙江主考会不知道?”

“朕看啊,这胡信作弊案,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这伙人多次作案。”

“不知道有多少进士,是靠徇私舞弊上来的!”

“甚至,上面还有保护伞,全都抓起来,打掉!杀光!”

“老太傅,此事你无须插手。”

“交给东厂,一定能查个水落石出。”

的确,能查出水落石出。

但文臣估计剩不了几个了!

文官集团,是靠同年、同乡联系起来的,逐渐形成了党派,进而形成集团,逐渐壮大。

皇帝要破了这同年之情,从根子上打破文官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