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一天推平一个土司!(1 / 5)

作品:《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女子能顶半边天!”

朱祁钰轻轻摸肚子:“朕也希望女子能走出家门,不再拘泥于礼法,能够出来做事。”

谈允贤回头,怔怔地看着皇帝。

“朕和你说过的,女子也能顶半边天!”

朱祁钰柔声道:“所以朕一直说,朕懂你!”

泪水,含在眼眶。

她出来做医者,全家人都认为她离经叛道,认为她是红颜祸水,是个祸害!

幸好她被诏入宫中,成为淑妃,怀有龙嗣。

否则,她只能孤独终老,被人指指点点过一辈子。

但真正让她高兴的,不是皇宫里的物质权势,而是皇帝口中的理解。

“莫哭,对孩儿不好。”

朱祁钰帮她擦擦眼睛:“朕会鼓励妇人走出家门,从事工作。”

“臣妾替天下女子谢陛下隆恩!”谈允贤想跪下。

朱祁钰却不许:“朕已经在做了,如今经厂里全是妇人,经厂反而条理有序,刊刻水平直线提升。”

“在皇家商行的纺织厂,也全是女织工,纺织厂已经成为京畿最大的纺织厂,全是女子的功劳。”

“但还是有些人家不愿意抛头露面。”

“朕就让人,把散活儿放出去,给这些不能出门的妇人,在家里做,然后定期去收,也是一笔进项嘛。”

“礼法、天下人,给妇人太多束缚了。”

“朕要一点一点,解开女子的束缚。”

谈允贤抓住皇帝的手,脸上堆积笑容。

这些年,礼法给她带来的压迫实在太重了,她抛头露面被人叱骂不检点,连媒婆都不愿意给她相亲。

她过得太苦了。

“允贤,朕懂你。”

朱祁钰躺下:“睡吧,伱永远知道,朕永远是你的后盾。”

“臣妾谢陛下。”谈允贤哽咽。

朱祁钰轻轻为她擦拭眼泪:“睡吧。”

一夜无话。

翌日,朱祁钰在永和宫里锻炼,谈允贤尚在香睡。

“回乾清宫用膳,不要惊到淑妃,让她多睡会。”朱祁钰也去乾清宫洗漱。

他让冯孝敲打永和宫宫人,用心照料淑妃,龙嗣是第一位的。

上了早朝。

朝臣对士绅的看法,写成奏章,呈送上来。

“陛下,今年干旱水涝,天灾不断,怕是粮食难收,而山东市舶司到现在,也没收到多少粮食。”

叶盛启奏道:“微臣以为,今年南方夏粮收成后,便解送入京,以备不时之需。”

“那南方百姓怎么办?”

王竑反驳:“南方百姓比北方多几倍,全靠夏粮下锅,解送入京,当地百姓怎么活?”

“而且今年战争连连,把国朝的底子都用没了。”

“哪来的钱去大肆收购粮食?”

耿九畴附和。

户部确实太空虚了,现在都靠内帑撑着。

朱祁钰摆摆手:“先不用吵,朕已经令罗绮从朝鲜购粮了,粮食钱内帑出。”

“从南方酌情收购一些,先屯积在京师。”

朱祁钰话没说完,王竑却道:“陛下以内帑补贴百姓,乃圣君之举,但是天下百姓受灾几何?陛下能做到面面俱到吗?”

他的意思是,老百姓是救不完的。

与其救一些,不如全不救,出了灾情,就酌情管一管,然后继续清谈吹嘘即可。

反正自古以来,都是这样过来的。

“王阁老先听朕把话说完。”

朱祁钰并不恼怒,反而对奉天殿的气氛十分满意:“朕的意思是,大明领土扩大,需要建造城池、修缮驰道,很多东西都要新建。”

“干脆,今年不征夫役,朕给粮食,以工代赈。”

“令北方百姓,全都动起来,去漠北给朕修建城池。”

“这样一来,漠北能在入冬前,修建足够的城池,老百姓呢,也得到了实惠。”

“漠北建设起来,北方百姓又解决吃饭问题,两全其美。”

听朱祁钰说完。

王竑皱眉:“陛下可算过成本?”

“没敢算,肯定是要花很多钱。”

“真的不敢算。”

朱祁钰苦笑:“但百姓不能不救啊。”

“而且,长城外的城池建造得太慢了,按照这个速度,十年都推不到捕鱼儿海去。”

“钱,朕来想办法。”

“能救多少百姓,就救多少百姓,朕这个做君父的,总不能看着百姓饿死啊!”

“唉,重要的是缺粮。”

“南方的夏粮,能出产多少?”

“远远不够全国百姓吃饱饭。”

“山东市舶司确实让朕很生气,但倭寇猖獗,海盗比比皆是,山东市舶司也没办法。”

“就算咱们凑出足够的钱来,也买不到粮!”

“这才是最大的难题!”

朱祁钰无奈道。

“陛下,大明这么大,哪里能一点灾祸都没有呢?”

胡濙苦笑:“陛下爱民之心,天下尽知。”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如就酌情救济,反正自古便是如此。”

“老太傅,朕不希望大明再饿死人!”朱祁钰冷冷打断。

胡濙一摊手:“陛下,就算咱们有足够的船支、水师,能够击败倭寇。”

“可户部仓储已经跑耗子了。”

“漠北几仗打得确实漂亮,却把国朝全部积蓄全都用光了,还透支了十年后的积蓄!”

“真的没办法啊!”

胡濙充满无奈。

归根结底,就是底子太薄,国家太穷。

张凤立刻道:“陛下,老太傅并未夸张。”

“今年一直都在打仗,微臣虽在内阁,但户部的账微臣最是清楚。”

“真的无力再承担打仗的负担了。”

这是实话。

大明的军制,就决定了打仗负担巨大。

最近两战的封赏和战抚,朱祁钰看了都咂舌,实在太多了。

要不是于谦缴获非常多,户部会欠二十年的账。

欠的账,是民间的钱。

是皇帝从民间贷的印子钱。

敢想象吗?

皇帝去贷印子钱,明令禁止的印子钱,却出现在朝堂上。

没办法,封赏、战抚需要的银子实在太多了。

“朕知道,不然也不会停止战争。”朱祁钰苦笑。

大明每年产出的钱和粮食,是一个恒定值。

不是说有钱,就能解决的,因为产粮是有数的。

尤其今年打了三大仗,掏空了国库、内帑。

朱祁钰又强推疆域,在漠北建城,消耗甚巨。

胡濙的意思是,停止大肆建城,徐徐图之。

“钱,朕来想办法。”

朱祁钰敲动指尖:“重点是怎么能买到粮食!”

朝臣静默。

往常,都是有灾了再救。

至于能救多少,反正不会记入史书的。

现在是提前做预案,预留出足够粮食来,以前真的没做过。

“陛下!”

于谦出班,跪下行礼,道:“中枢着急,则奸商得利。”

“陛下为百姓谋福,乃是好事。”

“可到了奸商那里,可就是发财的良机了。”

“朝堂若在南方大肆买粮。”

“不但南方粮价会暴涨,影响南方百姓生存。”